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二)

时间:2022-06-17 12:46:22

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二)

钻木取火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

《文化月刊・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应该选取对当代社会发展最具促进作用的项目。而像“钻木取火”这类对当代社会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传统习俗,是不是绝对不应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苑利:人们评断一件事时,常常会问:我做这件事究竟有什么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就是我们做某件事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有意义,但这意义对当代社会而言有时是直接的,有时则是间接的。而且,也并不是说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就是最好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有更长远的眼光。像“钻木取火”这类项目,对当代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很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其价值不如一个打火机,甚至一根火柴。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保护这样一个已经过时了的“老古董”呢?为了证明人类的历史!历史上,有关钻木取火的记载可谓汗牛充栋,人们虽然自己不会钻木取火,但从未对它产生过怀疑。

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个学者对它产生了怀疑,并力求实证。他首先用古籍记载的方法做了木棍、木板,开始钻木取火,不成。他想可能是钻速不够,又开始用锔锅锔碗的弓子左右开拉,还是不行。最后他想到了电钻,电钻一分钟3000钻,古人再有力气也不会有如此之高的钻速吧?直钻得木板变黑、冒烟,还是不成。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钻木不能取火,古籍记载全是骗人的假话。

但现在我们在海南岛、在云南找到了钻木取火的技术,找到了历经万年之后还掌握着这种技术的人。他们的存在告诉我们,不是钻木不能取火,而是今天的人们在取火的具体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你看,钻头已经将木板钻黑、冒烟,说明里面已经燃烧,而他之所以没取出火来,不是因为速度,而是他使用的引燃物燃点太高。古人之所以能取出火来,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火绒”的植物纤维。这种纤维燃点很低,见火就着。而我们的学者并没有掌握这个秘密,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尽管钻木取火在当下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在人类发展史上,它的出现却结束了人类没有雷电就无法取火、只能生食的历史。这对于人类了解自己用火的历史、了解人类的进步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钻木取火的价值,它的历史认识价值,就凭借着这一点,它就完全有理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社会分工理论来看待“保护”与“创新”这对矛盾

《文化月刊・遗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改编、再创作似乎也属正常。我们过分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

苑利:从总体来说,人类社会肯定是向前发展、不断进步的,包括改编、再创作在内的文化创新,部可视为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那么,作为传承人,是应该原汁原味地传承,还是为适应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这显然是一对矛盾。因为只有原汁原味地传承,他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历史认识价值,但不去创新又无法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老实说,如果我们不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问题,这恐怕是个永远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社会分工的理论来看待“保护”与“创新”这对矛盾,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认为,一个社会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会将人分为两个大类:一类专门负责“保守”“守旧”――如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当然更包括我们的传承人。他们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守旧,对传统的坚守越坚决越彻底越好;而另一部分人――这部分人很多,有时甚至可以占到社会总人口的95%以上――则专门负责“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

有了这样的分工,人们就可以各司其职,你管你的“保护”,我管我的“创新”,

“保护”与“创新”在社会分工的观念下,不但不再矛盾,还会成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我们保护传统的目的,是为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为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而不断的创新,反过来又会提升传承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古老的传统枯木逢春,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

上一篇:鼓声灯影五十载缘定今生影艺情 下一篇: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