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灯影五十载缘定今生影艺情

时间:2022-10-28 05:37:55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但却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

在山东省南部山区的枣庄市邢山顶村,有一位老人至今仍保持经常性的演出活动,他成为山东最后的皮影艺人。

半山腰上的老艺人

那是一个建立在半山坡的小院,周围全是田地,还没有进入小院,就听到院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让人不禁感到诧异。看门的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是邢山顶村的民办幼儿园,而我们要找的皮影艺人邢如雨师傅就是这个幼儿园的老师。我们没有打扰上课的老师和孩子们,而是仔细观察了这个小院。院里并不大,破旧的房间只有四间,一间教室,一间皮影表演室,一间休息室,还有一间放置日常杂物。

不一会儿,下课铃响起来,孩子们先后从教室里叽叽喳喳地涌出来,最后面跟着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个子中等,面相清癯,一身朴素的衣着,如果不是从教室出来,很容易被当成附近的农民。

在不足10平方米的皮影表演室里,镜框里镶的,箱子里、影集里装的全是栩栩如生的皮影影人。坦率地说,一般民间老艺人的生活条件都不太高,却没有想到邢如雨住得这么差。邢如雨说:“我不愿意让外人到我家来,丢人啊!记者采访我,我都是到人家那里去。”

邢氏皮影始于上世纪30年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传到邢如雨已是第四代。2005年8月,山亭皮影成功报批,成为当地仅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家庭的影响,邢如雨打小就迷上了皮影戏。老父亲已经103岁高龄,走村串乡地演了一辈子的皮影戏,后来再也演不动了就传给自己。

邢如雨14岁时学艺成行,从此一条吱吱作响的扁担,挑着破旧的道具箱和锣鼓家什开始了自己的演出生涯。后来,邢如雨和堂兄邢如良、侄子邢现伦共同组建起了邢氏家庭皮影剧团,由邢如雨担任团长,主要从事皮影演出、研究与教学,并整理了大量邢氏家族皮影资料,包括曲谱、操作技巧、皮影戏老剧本等。

堂兄邢如良也是自幼学戏,精通柳琴唱腔,可一手操作四支皮影,是邢氏皮影剧社中年龄最长的表演艺术家。邢如雨的侄子邢现伦学会了全套皮影表演技术,在团里主要从事鼓乐演奏和皮影戏后台。邢如雨他们正是用自己艰辛的努力共同撑起了山东皮影最后的希望。

一个“皮人”三千元

相传皮影最早诞生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等地,极盛于清代的河北,而山东皮影也是从河北滦州传人的,清代时已经遍及全省,所演剧目也多为神话传奇和当地流传的历史传说。

山东皮影外型简朴,刻工粗犷,一般由两人或三人表演,唱腔上保留了原始的经调,加之鲁西南地区的梆子戏调、大鼓调,形成了特有的“九腔十八调”唱腔。

皮影是融绘画、雕镂、音乐、操纵、演唱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而这一整套,邢如雨都能完整地做下来,既会唱念做打,又会设计雕刻,像他这么全面的皮影艺人,在全国来说也不多。

邢师傅从屋角处拿出几个皮影,来到表演台前给我们边唱边表演起了皮影,在鼓声灯影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精灵在舞动跳跃,在鲁西南唱腔的独特味道中我们好像回到了儿时,回到了那段让人难忘的岁月……同行中有个好动的伙伴表现出了对皮影极大的兴趣,拿起一个皮影也耍玩一番,没想到手指不听使唤,根本不能做出任何动作。

邢师傅说,皮影艺术创意主要汲取了我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和风格,造型精巧别致,装饰纤密,施色考究,刻工细腻,在没有电影和电视的年代,以“影人”为道具的皮影戏以其生动活泼、独到新颖、诙谐多趣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皮影人物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缀结合成这8个步骤,皮影人物主要是用牛皮、驴皮制作。在制作时先把选好的生皮放进缸里用石灰水泡半月,取出后用刀把表面的毛和皮上的残肉刮掉,再用钉子把皮固定在平板上绷紧3至5天,做到平整无皱。然后,按肚皮、大腿分割,比较厚的用来做武士,较薄的用来做文人,最后用纸刻画出人物形象,放到皮子上摹刻下来才成,仅最后一个程序也需要至少1天的时间。但是,由于用驴皮做的皮影人透光性不好,近年来,邢师傅在制作皮影作品时,开始使用五彩塑料制作人物的身体,以适应各种情况下的皮影演出。

“怎么样?我的皮影还不错吧?这些都可以保存百年以上的。”说到自己的皮影,邢师傅喜上眉稍,“你们看看我新写的剧本……”只见他转身从另一口箱子里拿出了正在编写的《二十四孝》剧本,每一孝近千字的内容,洋洋洒洒几万字,故事感人、内容丰富,彰显邢师傅深厚的皮影文化功底。我们粗略算了一下,邢如雨的皮影作品有200多套,而《水浒传》、《西游记》、《八仙过海》、《东游记》等十几个传统剧目是他的经典作品。邢如雨告诉我们,他的一个“皮人子”现在可以卖到3000多元,但这些年他一个也没有舍得卖。

看皮影的越来越少

“解放前农村穷啊,种地根本就吃不饱。我父亲打小就跟着祖父学唱,到处演皮影戏。那时候有红白喜事,人家就请我们来演。不光在地主家演,还在枣庄的大户人家演。”邢如雨说。可见,山亭皮影戏在他父亲这一代繁盛空前。然而到了邢如雨这一代,皮影艺术开始渐行渐远。

前些年,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主要在山亭和枣庄、济宁等周边地区的农村进行演出,村落、剧场、土台子、田间地头,甚至室内,随时都可以搭台演戏,数九寒天,他们把背风处留给农民,炎炎夏日,他们把阴凉和风口留给观众。

有时,这个家庭剧团也受邀去城市里演出,景点、公园、庙会,也去过文艺汇演、校园等地,欣赏捧场的有普通百姓,也有学生、文化界和政界人士,这样一年下来,也得演出几十场,不过,这些演出费用都很低,有些甚至是免费演出。虽然每天都要演出很长时间,但他们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享受着皮影表演的乐趣,享受着山乡村民的欢声笑语。

可是,山东皮影发展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皮影发展最好的要数甘肃环县皮影,它已发展成一项产业,通过教观众表演、出售皮影工艺品、发展皮影动画、成立皮影博物馆等措施,带动了环县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反观山东皮影,由于皮影要从小抓起,长年训练,再加上受到现代科技文化的冲击和自然交通环境的改善,皮影表演再也难为人们带来经济上的利益,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像老一辈艺人那样,辛辛苦苦学了这么长时间手艺而每天只能有一二十元钱的收入,远远比不上外出打工挣得多,这让他们不屑于从事皮影创作,而纷纷改行换业。

“用不了多少年,曾经辉煌的山亭皮影戏,将永久看不到了。我们的皮影文化已进入荒凉的境地,这样的荒凉将伴随着前辈艺术的衰老与后继者的寥落而消失。因此,如何振兴皮影文化就成了我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重要使命。”邢如雨面容沉重地说。

皮影希望在少年

为了让山亭皮影继续生存下去,邢师傅一方面坚持收藏传统皮影艺术的各种资料,加强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宣传与推广,另一方面也一直在苦苦寻求皮影艺术新的发展方向。在他的计划里,“创办皮影学校”这个宏伟的计划已经悄然实施了。

邢师傅告诉我们,由于生存环境的限制,现在山亭皮影表演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时间上空了下来,生存上却有了问题,由于年轻时学了些文化,邢师傅就在邢山顶村创办了一个民办幼儿园,每天教孩子们文化课程,成了这里唯一的一位民办老师。

为了不让自己的皮影技艺荒废,他从山亭城区搬到村里学校居住,专门腾出一间房做自己的皮影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皮影。后来,他发现自己表演皮影时,有些孩子放学后没有回家,而是搬了小板凳坐在前排有滋有味地看他表演,后来孩子们越聚越多,于是,每天为孩子们表演一出皮影戏就成了邢师傅的必备课程。

在为孩子们表演皮影的过程中,邢师傅发现有几个孩子对皮影特别感兴趣,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以后,每天上完文化课,他都会叫上那几个孩子,拿出自己心爱的皮影一招一式地教孩子们表演。随着学习皮影的孩子的增加,创办皮影学校的大胆想法也在邢师傅的脑海中产生了。没有皮影课本,他自己写;没有教学道具,他自己做,每天下午在上完文化课之余,他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一堂皮影课程,对这些孩子进行专门的皮影教育和训练,认认真真,一招一式,倾注心血地教孩子们表演山东皮影戏。

聊天中,几个好动的孩子推开了皮影表演室的门,个个脸上露出山区孩子特有的纯朴,这些孩子是邢山顶村和周围其他村农民的孩子,但正是这些孩子们重新给了邢如雨希望。邢师傅语重心长地说:“哪怕皮影学校这个计划最后不成功,皮影最终消亡,但只要有更多一些人,特别是孩子们能了解它,我就非常开心了。”在邢如雨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守的态度,一种不灭的希望。

说话间,两个孩子拿起皮影来到了表演台,一招一式地表演了起来,那姿式、那唱腔颇有邢师傅的风采,这让我们无限感慨。一个孩子一份希望,默守着一份执着和坚韧的邢如雨就这样在家乡的小山村里,将皮影这颗民族文化的种子种在一颗颗小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豫西地坑院忧思 下一篇: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解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