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停车难”解决策略

时间:2022-06-17 09:48:14

浅谈城市“停车难”解决策略

【摘要】“停车难”是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分析城市停车难”现象存在的原因,提出城市停车设施应分区供应、分类供应、分时供应、分价供应的策略,为打造畅通有序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城市献计献策。

【关键词】城市 停车难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48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版图的迅猛扩张,城市交通机动化(包括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发展越来越快,城市交通机动化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呈迅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城市私人小汽车发展预测中常采用2020年(人均GDP10000美元左右)达到18辆/百人的指标。随着汽车生产数量的剧增,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机动车进入家庭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城市停车设施指城市中的社会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家规范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规划城市人口人均0.8-1.0设计。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面积宜占80%-90%,市中心和组团中心的机动车停车位应占全部机动车停车位数的50%-70%。因此,停车设施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综合交通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停车设施作为车辆出行的起点和终点,是支撑现代城市交通必不可少的载体。

城市机动化发展的需要与停车设施严重匮乏,他们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来的如此之迅猛,以致人们对其缺乏充分的认识与准备。以郑州市为例,截止2014年8月3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66.6万余辆,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约144.35万余辆,小型汽车约125万余辆。按照“一车一个基本车位,100辆车15个公共车位”的国际通用标准计算,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66.6万余辆,需要有21.6万个公共停车泊位。而目前三环内开放的公共停车泊位11.2万多个,存在10多万个泊位的缺口,整个市区缺口比例已超过50%。停车难已成为制约“畅通郑州”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城市“停车难”现象存在原因

2.1城市“停车难”现象

城市停车难的直观表现就是停车位供不应求。郑州市区的居住小区约有27%的车辆处于“有车无位”状态,尤其是旧居住小区“有车无位”,无序停放的现象十分严重,居民因争抢停车位而产生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据了解,郑州市白天有近2/3的停车占用道路面积,夜晚约有100多万辆左右的机动车没有合法车位。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导致一系列相应问题的产生:①违章占路停车,不少新修建和拓宽的道路由于两侧占道停车使通行能力大为下降;②居住区内侵占公共空间停车,目前,居住区占路停车,占据公共活动场地停车,碾压公共绿化设施停车行为已经造成了“无车人”与 “有车人”的利益冲突 ,涉及到社会公正和居住环境,以及邻里和谐。

2.2城市“停车难”的原因

产生停车难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之间的基本矛盾。具体分析就是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等因素。

2.2.1停车位供应因素

停车位供应不足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另一方面是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造成的。对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建成的居住小区和大中型公共建筑的停车位严重不足的历史欠账,是目前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关键内容。

2.2.2停车场需求因素

影响停车需求总量的因素,一是汽车总量,这与国民经济、居民收入、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等因素有关;二是汽车的使用频率,这与城市的总体功能布局、用地特征、城市交通综合体系以及能源价格体制等因素相关联。

3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3.1分区供应策略

3.1.1居住小区的停车停车管理

对于老旧居住区,在有限的空间内,重新整合小区资源,增加停车位。比如调整居住小区的绿化方式 ,以种树和垂直绿化为主,适当降低绿化标准,以换取建设停车场(库)的空间。降低专用车位的比例,提高其收费标准,加快小区停车位的循环效率。对于新建居住区,首先,要规划合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定标准,配备相应的停车位数量;其次,加强停车场和小区出入口的管理,可设立必要的小区交通设施,保证停车秩序,减少居住区车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最后,可大力发展立体机械式停车库。

3.1.2城市中心区的停车管理

新加坡停车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将过多的市中心昂贵的土地用做机会成本极高的停车场。在市中心不建容量过大的停车场,避免导致更多的小汽车进入原本已拥挤的市中心区。但是,我们又要保持中心区的活力和他的土地经济价值,因此,施行限制供应策略,采用集中停车为主,内部少量临时停车为辅的方法,通过建立完善便捷的公共交通及换乘体系,和中心区内非机动交通系统来解决交通问题。此外,提高中心区停车位收费水平,减少专用车位比例,提高停车位的利用效率,大力建设地下车库。

4.1.3“三环”以外地区的停车管理

对外交通场站,比如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地区,以及大量的批发市场大部分都集中在三环以外,在这些地方,人流量比较大且很集中,相应土地开发强度不是太高,车位设置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适当设置一定量的私家车位。

3.2分类供应策略

《郑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3年08月)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办公、宾馆、商业服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体公共设施、游览场所、交通枢纽、学校、科研、社会福利、工业各类建设项目必须配建相应的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必须与主体工程统一设计与施工。并且要根据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变化情况,对停车设施配建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3.3分时供应策略

在居住区道路大于5m 宽且实行单向交通的前提下,可设置夜间停车带,并在夜间利用附近的公共建筑停车位的剩余空间来停车。鼓励社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实行错时停车,为周边居民提供停车服务。在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时,要充分考虑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和推广的需要,建设、改造或预留充电等相关配套设施,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求。

3.4分价供应策略

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严格规范停车收费管理。鼓励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应根据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不同车型、不同停放时间的停车费率。

4结语

因此,解决好城市“停车难”问题,打造畅通有序、繁华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更是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董苏华谈北京市停车系统规划思路与建议【A】规划师2002(11)

【2】张泉城市停车设施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109098出版日期:2009 年7月

【3】吴涛 晏克非停车需求管理的机理研究城市交通2002年 第26卷第10期

【4】吕峰 洪亮平基于需求管理的城市停车规划对策研究华中建筑【A】201004

上一篇: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现状与前景分析 下一篇:输电线路施工方案精益化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