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时间:2022-06-17 02:37:56

新课改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摘要]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1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无论是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无一不与人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发展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科技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制订了自己的教育改革规划,其共同之点都是注重素质培养,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总的说来,在素质教育中,老师的工作是重要的,不少优秀教师也从各方面总结了一定经验。但从整体上看,工作还处于无序状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短缺,在课堂题材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强,各行其是,有时会发生改上文化课现象,应该像其他教材一样,确定必上内容和选上内容;工作方法指导不得力,还没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一些个人经验的介绍,还处于口耳相传的阶段,只能在摸索中工作:对课堂有组织的培训力度不够,要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对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期,构建一种科学的工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2 新课改下初中生素质教育的策略

2.1 进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学生在校时间的很大部分在课堂中度过,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过去我们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归纳为“讲准讲清教懂教会”八个字,今天,随着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变化,为完成教学过程服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要不断改进。要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但是,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部分还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表现在备课只注重备教材,不突出备学生;注重备知识的讲解过程,不注重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研究教法,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学法;讲课则一讲到底,平铺直叙,重点难点不突出;练习上搞题海战术,层次不分,多多益善,加重学习负担;课堂中常常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或表面热闹,外动内静,思维不够、不深,学生的素质难以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学生学习时间又相对有限,素质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育科研,做到因材施教,推陈出新,努力寻求多种多样的科学方法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2.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2.2.1 集体辅导。抓住开设“初中生与心理学”兴趣课的好机会,以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专题,进行集体辅导教育。如随着身体的发育带来的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是学生普遍关心的,我们以“初中生的身心特征”为专题给学生分析了初中生生理特点、自我意识发展,青年初期性意识的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性”。

2.2.2 个别辅导。学校还创造条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同学们随时可以把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扔”进信箱,寻求老师的帮助。心理咨询信箱挂出后收到好多同学的来信,咨询室开设后也接待了不少同学的来访。有为父母的纠纷烦躁厌学的,有为亲人的安危紧张焦虑的,有的对集体活动没兴趣,有的提出问题,也有的是考试紧张,以及学习缺乏动力、缺乏自信心等。心理咨询老师总是耐心地辅导,抒解他们的压力,解答他们的疑问。改变封闭的自我,加强思想交流能力,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3 建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

2.3.1 注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因而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是选拔和甄别,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中,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科学文化知识、情感以及能力等方面给以全面的评价。

2.3.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而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因而,学生在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各不相同。这使得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也各有特色。有的学生“少年老成”,有的学生“大器晚成”,因而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每位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采用恰当的方式对个体进行科学的评价,发挥激励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差距,明确努力目标、奋斗方向。

2.3.3 注重结果与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学生评价平时要收集并保存记录学生发展状况的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在收集资料时,要提倡“小循环,快反馈”的方式,即一个事件一次评价,并且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过程的回忆与反思能使学生对自身的发展及潜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坚定信心,发扬优势,吸取教训,获得更高、更快的发展。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不良情绪的表现及矫正方法 下一篇:如何培养职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