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06-17 02:35:29

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中地理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优势

在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所需知识的搜索及查阅,但是依然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及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备以下优势:

1.可以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高中地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同样还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传统的地理教学仅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及教材的分析,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加深学生的认知,从而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动态的方式将地壳运动、板块漂移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对于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吸收非常有帮助。地理教学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系统性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下可以极大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教学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情感教学等方式都非常的可行。在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自主学习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的把控。

二、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1.充足的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做好详细的课程计划,可以通过幻灯片、微课课件、动画或者是视频下载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素材的制作或准备。如在进行高中地理《水循环》课题的讲解前,教师需通过个人的理解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动画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该动画的制作内容必须非常全面且脉络清晰,能够让学生很直观的捕捉到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动态的展示可以更加形象地将知识点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在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地理知识是比较立体、复杂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在相关课件的辅助下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如在进行地表形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来进行地表形态的讲解,并且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于不同地表形态的区分及识别能力。在这些知识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地表形态,树立较强的学习意识。

3.及时的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模式的改进。

教师在课程的结束阶段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优势和需要改进的部分,或者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来进行效果的检测,阶段性的小测试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丰富的实践中,地理老师需要抓住教学的核心,适当的进行引导和讲解,从而实现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与改进。

4.注意事项。

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的核心,不要增加过多的知识量。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因此应该立足于课本,不要过于注重形式和趣味性,需要抓住学习的重难点,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讲解。如在课题《工业区位的选择》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当地工业区的分布,围绕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关注度,逐步扩大范围,让学生明白工业区选址的条件及要求,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由于很多地理知识讲解复杂,不利于展示,多媒体凭借其形象灵活的讲解方式为教师节省了很多精力,也帮助学生在立体的展示中加深理解。但是在教学中必须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师教学的助手,师生之间的人性化交流是不可替代的,多媒体要与传统教学进行完美的融合而不是取代。比如在地球的自转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来立体展示地球和太阳的旋转和角度变化关系,但是在学生观看课件时,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课件演示,而是要随时进行讲解和沟通,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等反馈来进行讲解,并通过对学生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所学知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可以很好的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并且可以极大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但是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的进行教学意识的转变,合理地加以利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要抓住地理教学的主线,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作者:李森林 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

上一篇: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