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7 12:54:13

苹果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2011年11月24日至12月10日,我们深入国内南北11个果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济南堤口、上海农产品、上海龙吴、浙江嘉兴、杭州果品、厦门、深圳布吉、东莞、广州江南和广州运城),对当前苹果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苹果销售缓慢,形势严峻

我们所到之处,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所见所闻,苹果批发销售都很缓慢。广东东莞批发市场档主叶丽平说:“过去一天可以卖几车,现在是一车卖几天还卖不完。这不今天山东来一车,基本没卖,只好入库了。”周六本应该成交活跃,但看到广州江南苹果交易区买货的人很少,档主们不少在打牌,交易区里显得很冷清。一位干了20年苹果批发业务的姓司徒的老板感叹:“2011年是最近几年来苹果销售最难的一年”。北京新发地市场几百辆车在寒风中一字排开,卖果的比买果的多,一位王老板反映同等质量的苹果2010年卖80元/箱,2011年卖70元/箱,每箱要赔2元,还卖不动,已经3天没开张了。她说:“收的比2010年贵,卖的比2010年还便宜,还卖不动,真是弄不明白?!”

运费也是销售的“晴雨表”。“从陕西洛川运苹果到福建厦门批发市场,一车苹果30吨的运费,在9月底13000元,11月底已降到9000元。因为苹果卖不动,运苹果的活越来越少,运费基本上是一趟车一降”,汽车司机屈永全说完直叹气。

总之,不论是从市场的交易状况还是走访货主交谈,苹果的批发交易量的确是下降很大。

2 苹果滞销的原因分析

2.1 苹果价格太高,抑制消费

以80#规格普通一二级为例,2011年产地收购价为6.60元/千克。经过人工分选包装、纸箱、长途运输、正常损耗、银行利息,从产地到南方销售地,每千克加2.20元,每千克批发成本为8.80元。苹果的终端消费果品店每千克12元左右,超市16~18元/千克非常普遍,苹果真正成了“贵族果”,高消费。在嘉兴批发市场,档主莫勤分析,没有4000元月薪,舍不得买好苹果吃,就连批发市场老总也讲,他过去买苹果一次买两箱,现在太贵每次只能买几个。苹果的高价格,抑制了苹果的消费,价格越高,买的越少,卖的越慢。

2.2 柑橘丰收价格低,冲击苹果销售

据济南堤口批发市场统计,10月份苹果销售下降12.7%,柑橘类销量上升66.86%。我们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橙子、橘子、柚子批发价每千克2元多,批发火爆,而苹果80#规格,普通一二级未入库的地面苹果,最便宜的批发价也要7.4元/千克。南方果,南方、北方都吃得起,北方苹果,北方吃不起,南方也吃不起了。水果本来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此消彼长是事实。

2.3 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严峻,苹果消费也受其害

此次南北水果市场调查中深刻地感觉到,在目前经济环境中,南方水果批发业务受影响更大、更敏锐、更直接。果商们说,以往批发几百箱的是大户,现在批几十箱就是大户,股市套住了,房子不值钱了,老板跑路,员工下岗,企业停摆,欧债危机了。在批发市场上批发商们都在谈论,经济发展放缓,人们的心态是钱少了,钱紧了,省着花吧。苹果也就和其他非生活必需品一样,消费量深受影响。

3 2011年度苹果销售风险很大

2010年苹果销售亏损巨大,全国苹果经销商都受到轻重不同的影响。山东产地的经销大户中,亏损几百万的很多,亏损上千万的也不少。此次走访批发市场才了解到,南方不少苹果经销商亏损也是很普遍。本来2011年山东苹果减产,收购价高,收购入库量少于2010年的情况下,有不少人认为2011年苹果销售可能问题不大,后期会涨价,经营风险不大。但是经过调查后分析,2011年全国苹果,除新疆、山东以外其他产区均为增产,全国苹果总产量增加。同时,2011年果汁果因收购价太高,全国总用量不足400万吨,比最高年份用果量减少300万吨,这就增加了苹果鲜果国内销售的压力。苹果出口连年下滑,2011年1―10月苹果出口同比又下降了75%,而同期苹果进口同比却又增加14.1%。以柑橘类为代表的南方水果,量大价低,而苹果是量大价高。因此,国内鲜果销售压力巨大。产地由于地面果量大,现在销售价格已比收购旺季时下降近2元/千克。据市场上的客商反映,他们有很多苹果已装好箱,但因市场价格低赔钱,迟迟不敢发货,天气寒冷苹果在库外存放又怕受冻,左右为难。往年12月初,西部冷库果早已开始出库销售了,但据陕西宝鸡果品流通协会赵万虎会长电告,冷库基本还没开门,西部冷库果销售大大延后。以往在国内市场上卖完西部果,山东果才能进入销售旺季。由于2011年西部陕、甘、晋新建冷库不少,贮果量不小。由于西部果销售滞后,市场留给山东大量冷库果的销售时空就会减少。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2011年全国苹果销售形势不容乐观,销售风险仍旧很大,不可小觑。

4 思考与建议

(1)经过这次调研,有一个问题凸显,那就是当今苹果流通中的中间环节实际是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而流通链的两端,话语权大大强于中间环节的是贮藏收购商、经营商。

生产者是价不高不卖。经营商千方百计收购,又要千方百计面对困境销售。而超市、批发市场经营利润尚可,不承担经营风险,收费获利的项目多多。超市一次性进场费、扣点、扣重、促销、低价风暴,长长的账期、无偿的用工导购还要再加收导购管理费,批发市场有的收7%或3%不等的管理费、入场费,卫生费、装卸、租金等,名目不少。而苹果经营者所承担的资金、人力、物力、时间、风险的巨大压力,与可有也可没有的利润不成比例。更要命的是超市认为经销商卖给超市价格太高,经营利润小,还要经营者让利。生产者认为苹果在终端超市卖价这么高,中间环节赚的太多,心够“黑”的。上层管理者、媒体也常常责怪中间环节问题最大,阻碍流通的观点不绝于耳。

我们认为,苹果的农超对接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真正实现还要经过一个长时间培育成长的阶段。实际上,目前的果品流通是绝对离不开中间环节的,没有贮藏商不可能做到周年供应,没有经营商就不可能分级别、分规格、分品种、分质量的分销到各种需求方的手中(其中包括超市)。当今兴起的农民合作社,多数缺乏实体运作的实力,名义大于实际。果品流通中,经营商是产业两端的桥梁,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问题是存在的,但对中间环节是提效、整合而不是消除,是需要扶持、改进而不是忽视和误解。实践证明,果品流通链前、中、后三端,如果某一端亏损严重或者获利过高,对整个产业都是不利的。

(2)全国苹果面积在继续扩大,产量也将不断地增加,各主产省十二五规划中都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指标。冷库东边建、西边建,国家资金支持,成果斐然,但是市场是有限的,生产出来存在冷库不是目的,目的是满足需求,创造财富。2011年苹果产量可能为3500万吨,国内的需求、国外的出口、果汁果的用量是不可能跟随着我们苹果面积的扩大而扩大,也不会跟随产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从大局上需要全国统一协调,在宏观上进行“沙盘推演”。如果现在宏观上不在全国一盘棋的层面上考量,麻烦将会到来。

苹果产业中果农的增收,并不是全部诉求,还要有经营方的盈利空间和消费者买账,保证市场平稳、持续发展,才是最好的结局。

上一篇:对苹果树实施主干环剥需慎之又慎 下一篇: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的要素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