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初探

时间:2022-06-17 12:41:35

初中数学情景教学初探

摘 要:数学的学习具有独特性。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学习活力。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提炼出适当的教学模型。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可以愉快地进行数学活动的学习,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情景;课堂教学

一、通过教材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教材是最贴近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版块,营造数学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如,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介绍数学公式发展史的小材料,带领学生阅读,全面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让学生又经历了一次数学公式探索,让数学公式更生动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依据实际生活创设数学情景

想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仅仅通过教材是不够的,学生对数学形成生动深刻的印象,更应该利用实际生活的体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紧紧围绕“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制订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习惯,设置有现实意义的数学情景模式。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动手能力。如,在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个点,过这些点向另一条直线做垂线,再用刻度尺量出垂线段的长度,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规律。举一反三,耐心帮助学生找出规律。

四、创造“迷魂阵”让学生从困境中找出答案

为了达到巩固学生的正确思维,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反面进行教学,在学生不甚了解数学概念、法则、定理、性质等问题上,教师可以结合考试的易考点,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迷惑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这样的困境中,激发出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再加以指点,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情景教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实际生活等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良好合作。情景教学,既符合今天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而且注重现实生活,更能顺利实现让学生从课堂的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转变。

参考文献:

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4.

上一篇:发现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