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6-16 02:41:10

中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选取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发行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作为研究样本,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则并不显著。鉴于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信用利差更多反映发行时的宏观系统性风险,而未能体现发行企业的个体风险差异。

关键词:中小企业私募债;信用利差;企业资质

文章编号:1003-4625( 2015)06-0011-06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论

为了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2012年5月22日,深交所与上交所分别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同年6月,首批9只中小企业私募债券通过深交所的备案申请,意味着具有高收益、纯信用特点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以下简称“私募债”)正式推出。

私募债的发行企业,以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中小微企业为划分标准,且面向未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私募债要求以非公开的方式发行,并转让给合格投资者,合计不能超过200人。私募债又称为“中国版垃圾债”,属于高收益债券,是我国一种新的另类投资品种。自2012年5月推行之初至今,累计发行私募债509亿元,发行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大多集中在2-3年。

与我国债券市场现有的企业债和公司债相比,私募债发行与定价更加市场化,并且对发行企业的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没有硬性要求,对募集资金用途没有特别限制,对担保和评级也没有强制要求。私募债各要素(如发行金额、利率、期限等)均由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协定,并通过合同形式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私募债采取备案发行制,即以电子化方式提交备案材料,而无须对企业资质进行审批。

在私募债推出之前,我国债券市场上已存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集合债券品种,包括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其中,中小企业集合债是由一个机构牵头,几家企业一起申请发债,是企业债的一种,并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两个以上、10个以下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统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并采取注册制发行。相比而言,私募债采取的是交易所备案制。鉴于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需要对多家企业进行尽职调查,融资过程操作复杂、耗费时间较长等原因,该市场呈现出不活跃、流动性不高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私募债一经推出,便在发行金额和发行数量上远超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为更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之一。

私募债作为一个全新的债券品种,因受其私募特性、发行主体限制,以及发行企业非公开信息等因素制约,关于影响其定价的实证研究尚很匮乏。一方面,对企业和投资者而言,全面了解私募债定价因素,有利于二者投融资策略的制定,进而获取更合理的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私募债定价因素的研究,对决策监管部门提升该市场的流动性,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从而更高效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的因素人手,全面研究了我国当前私募债的定价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具体来看,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利率期限结构斜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股票市场指数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债券发行金额、行业周期性指标对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为负;基于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的企业资质因素与信用利差则不存在显著关系。这说明私募债的定价仅体现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而企业的微观个体风险则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因此,为促进私募债市场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私募债定价机制十分重要。

文章第二部分回顾了债券信用利差方面的相关文献;第三部分介绍了数据和计量模型;第四部分给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最后部分是结论及未来研究建议。

二、文献综述

关于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二级市场。基于美国市场数据,Delianedis和Geske(2001)使用了包括国债收益率、公司财务杠杆等宏观和企业个体信息变量解释公司债市场的信用利差,发现市场风险、流动性溢价和税收是解释信用利差的主要因素。Bhar和Handzic(20ll)同样基于美国市场数据,发现标普500收益率、股票市场隐含波动率、长期债券收益率这三个因素对信用利差影响最为显著。

Elton等(2001)和Driessen(2005)从公司的基本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税收影响和流动性风险等角度,发现它们对信用利差都会产生显著影响。Chen等(2007)基于美国4000多个公司债券的数据,验证了流动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发现流动性低的债券信用利差更高,即流动性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信用利差。

基于我国债券市场数据,雎岚等(2013)针对发行人为上市公司的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发现企业财务杠杆率的变化、股价的波动率、总资产规模和债券久期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赵晓琴和万迪P(2011)分析了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决定因素,发现信用评级、公司杠杆率和总资产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

任兆璋和(2006)研究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上,企业个体因素如何影响债券信用利差,他们选择了企业的杠杆率、总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债券剩余期限等指标作为变量,用结构化模型和阿特曼Z-score模型来衡量企业违约风险。他们的研究表明,由于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二级市场中的信用利差主要被债券剩余期限影响。然而,该研究样本只包括18只债券,样本量过小。张燃(2008)从宏观经济变量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企业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发现短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斜率以及股票市场收益率对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水平均有显著影响。

当前关于我国私募债的研究大多为描述性,缺乏实证研究。在2012年发行私募债之前,国内文献主要集中于我国发行高收益债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谷小青(20lO)阐述了发行高收益债券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效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何君光和陈佳(20IO)通过研究美国市场的高收益债券,从发行者、投资者和风险控制三方面为我国发行高收益债券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在2012年发行私募债之后,胡恒松等(2012)和李永森(2012)分析了私募债市场概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私募债的高违约风险和二级市场的低流动性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积极发展专业的投资机构和评级机构,建立健全的增信体系是控制市场风险的正确对策。李湛(2012)建议借鉴美国的144A条例,放松对合格投资者和发行者的限制,以达到增加流动性的目的。

三、数据和实证模型

(一)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发行的所有私募债样本,剔除存在缺失值的观测点后,共计355只。宏观经济和债券因素属于公开信息,数据较易获得,其相关数据均来源于Wind数据库。然而,由于私募债并非公开发行,有关企业资质的信息,只对合格投资者开放,难以公开获得。我们通过收集到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募集说明书以及私募通数据库,手动采集到了104只私募债的企业资质数据,并与描述宏观经济和债券因素的各变量进行整合,最终以这104只私募债样本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样本。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如前所述,被解释变量是私募债的信用利差,用CS表示。由于我国私募债在二级市场上几乎没有流动性,即使存在少量的交易行为,外界也难以获得。因此,我们将私募债的信用利差转化为其发行时的信用利差,即私募债发行时的到期收益率减去同时期同期限的国债到期收益率。由于我国私募债均为平价发行,且本文研究对象为发行时的私募债信用利差,因此债券的票面利率即到期收益率。

2.解释变量

我们将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对私募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l)宏观经济因素。

a.通货膨胀。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情况下,CPI同比增长率较大则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为弥补投资者在未来获得现金流现值相对减少的风险,债券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会相应提升。本文选取月度CPI指标,并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私募债发行时的CPI与信用利差正相关。

b.经济增长。

一方面,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人们对企业发展具有良好预期,债券信用利差缩小;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通货膨胀预期也较高,因此信用利差相应增大,如戴国强和孙新宝(2011)”的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信用利差正相关。因此,经济增长与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不能确定。鉴于只能获得GDP季度数据,我们选取月度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

c.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指标。根据戴国强和孙新宝(2011)基于我国沪深债市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选取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作为衡量货币供应量的指标,即流通中的现金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不同的货币政策会给企业营造不同的经营环境,从而影响债券发行的利差水平。范龙振和张处(2006)对1997年8月至2005年12月间的上交所债券市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增加越快,债券的超额回报率越小。我们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时的M1越大,信用利差越小。

d.股票市场指数。

股票指数代表了投资者信心,股票市场指数回报的增加,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权益市场,从而投资债券市场的资金将相应减少,体现在债券上将是信用价差的增大,反之亦然。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作为股票市场的代表,用INDEX表示,并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

e.利率期限结构斜率。

市场利率环境,同样会影响债券的信用利差水平。具体地,当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也就是收益率曲线斜率为负时,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经济的衰退,进而增加公司违约的风险(Fridson和Gar-man,1998),债券投资者将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补偿,表现为信用利差的加大。Harvey(1989)基于美国市场数据,发现利率期限结构斜率(又称长短期国债利率差)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超过30P。张燃(2008)的研究表明,利率期限结构斜率与信用利差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选取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和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差值,作为利率期限结构斜率变量,用SLOPE表示,并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负。

(2)债券因素。

a.发行期限。

Fons (1994)认为对于投资级债券来说,利差随期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非投资级的债券而言,利差随期限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投资级债券一般被认为信用级别较高,存在很小的违约风险。尽管我国发行的私募债并未强制要求评级,但从已发行的私募债来看,主要为AAA、AA+、AA、AA-和A+几种评级,其中AA+、AA和AA-占据绝大多数,属于投资级别债券。债券发行期限越长,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从而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表现为更高的信用利差。因此,我们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私募债信用利差随发行期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债券发行期限用TERM表示。

b.发行规模。

债券发行规模通常与企业规模、市场中债券换手率呈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企业规模越大,信用状况就越好,市场中债券换手率就越高,市场价格不确定性越低,投资者要求的信用风险溢价越低。Fridson和Gao(1996)研究了一级市场上债券和其发行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债券的发行量越大,风险溢价越小。此外,由于国内债券承销市场竞争激烈,承销商往往愿意以较低的发行利差作为竞争条件,以争取大企业的承销项目。因此,本文预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债券发行规模(AMOUNT)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负。

c.行业周期性。

居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信用风险也各不相同。根据证监会《上证周期行业50指数与上证非周期行业100指数编制方案》划分周期性行业的标准,本文将归属金融保险、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属非金属、房地产等行业的私募债划分为周期性私募债,其余行业划分为非周期性私募债。居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明显,信用风险较大,表现在私募债信用利差上,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而非周期性行业多为从事民生、公共事业的企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信用风险较小,信用利差也随之降低。因此,本文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CYCLICAL,若私募债发行主体处于周期性行业,则CYCLICAL=1,反之,CYCLICAL=O。我们预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私募债发行主体的周期性特征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

d.增信情况。

马可等(20ll)在对集合债券和一年期短期融资券进行的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担保是影响债券发行利差的重要因素。同理,有增信措施的私募债,如第三方担保、母公司担保、抵质押等,且担保人或抵押物资信优质,则该私募债的信用风险会大大下降,发行信用利差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本文设置了一个虚拟变量CE,若存在增信,则CE=1,反之,CE=O。我们预期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信措施的存在将与信用利差呈负相关关系。

(3)企业资质因素。

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个体风险直接决定了债券的信用违约概率,进而影响债券的信用价差。通常来说,企业的资质越好,债券的违约概率就越小。企业的资质一般由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来衡量。针对非上市企业,Altman(1993)在改进的Z-score模型中,用企业的流动性、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和偿债能力来计算企业违约破产的概率。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资质的角度,研究其对私募债信用利差的影响。根据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企业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分别衡量企业的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a.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值,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用LARATIO表示。在Merton(1974)的结构化模型中,它是影响债券信用利差的重要因素之一。资产负债率越高,意味着企业的债务水平较高,企业违约风险会随之增加,导致发行债券时信用利差增加。因此,我们预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对私募债信用利差的影响为正。

b.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总资产的比值,是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用TROA表示,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信用违约的概率就越低。因此,我们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总资产收益率与信用利差为负相关关系。

c.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的比值,是衡量企业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即衡量企业的短期变现和偿债能力,用CR表示。我国私募债发行期限大多集中在2-3年,对短期偿债能力的要求较高。流动比率越大,则意味着企业短期变现能力越强,信用违约的概率就越小。因此,我们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比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为负。

综上所述,表1概括了模型变量定义以及预期符号。

(三)模型设定

我们用表1中的变量构造了一个多元线性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LS),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解释不同私募债间的信用利差差异,如下所示:

其中,i代表第i只债券,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下标注i代表在第i只债券发行时的指标值。

四、实证结果

表2提供了本文主要研究样本数据(104只私募债)的描述性统计量。

数据来源:Wind资讯、PEdata以及各私募债募集说明书。

从上表可以看出,样本中私募债发行时的平均信用利差为5.97%,最大信用利差为8.55%,最小信用利差为3.72%。债券发行金额最小值为0.1亿元,最大值为5亿元,平均值为1.18亿元。债券发行期限集中在2-3年期。

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6.73%,最小值为3.00%,最大值为99.40%,标准差为19.82%。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8.47%,最高为75.03%,而最低为-2.22%,标准差10.84%。企业流动比率平均为1.59,最小值仅为0.05,而最大值为8.38,标准差高达1.31。可见,企业间资质差异较大,这主要源于发行私募债对企业各项资质指标并没有硬性指标要求。

我们首先检验了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根据Breusch-Pagan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异方差,我们通过异方差稳健标准误进行异方差修正。

表3是修正后的回归结果。

除PMI外,大部分宏观因素均显著影响私募债信用利差的大小。其中,CPI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与预期不符,但与戴国强和孙新宝(2011)针对企业债信用利差的研究结果一致。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在我国,CPI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环境的向好,公司违约风险降低,从而减小了私募债的信用利差。与预期一致,M1与信用利差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沪深300指数与信用利差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利率期限结构斜率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

关于债券自身因素,与预期一致,债券发行金额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然而,发行人是否居于周期性行业这一指标却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周期性行业大部分具有国有背景,基于投资者预期的信用违约风险非常低,因而这部分企业发行私募债时信用利差也相对较低。

与预期不符,反映企业资质的各项指标均未对私募债信用利差产生显著影响。在实务操作中,无论承销商发行私募债还是投资者投资私募债,即便私募债发行对企业财务指标没有硬性规定,但企业资质在其决策中通常是一个重要参数。徐强(2007)研究了我国175只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差,同样发现发行人财务状况对发行利差的影响并不显著。造成当前我国私募债发行利差不能反映企业资质信息这一结论的可能解释是:首先,私募债的投资者结构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构成。根据《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明确要求的合格个人投资者“名下的各类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资产管理账户的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这一规定,直接导致投资者主要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为主,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头寸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进而导致私募债信用利差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我国私募债市场刚刚起步,定价机制尚不完善,定价未能准确反映企业的个体风险差异。

为了验证研究结论是否稳健可靠,我们还将宏观经济变量,包括CPI、PMI、M1、INDEX和SLOPE,从绝对量替换成增长率,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即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不显著。

五、结论

本文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31日间,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发行的私募债样本,从宏观经济、债券因素以及企业资质三个层面,对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指标和债项指标对信用利差存在显著影响,而企业资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则不显著。鉴于我国私募债券市场刚刚起步,定价机制尚不完善,信用利差更多地反映了债券发行时宏观环境的影响,而未能体现发行企业之间的个体风险差异。

由此可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测评体系,对促进私募债市场的良性发展、完善私募债定价机制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私募债市场的发展,市场流动性将逐步提升,未来流动性溢价指标也将逐步纳入私募债信用利差模型。

上一篇: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方法 下一篇: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与监管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