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8亿美元入股夏普 郭台铭用日本技术升级代工链

时间:2022-06-16 02:28:10

鸿海集团8亿美元入股夏普 郭台铭用日本技术升级代工链

一个是遭遇史上最大亏损的彩电王者, 一个是受行业利润率日渐微薄困扰的代工巨头。同时身处严冬,夏普和鸿海决定抱团取暖。

3月27日,素有“液晶之父”称号的夏普在日本宣布,中国台湾鸿海集团将以8.09亿美元(约合52亿元人民币)收购公司10%的股份。“我们需要新的资金来改善经营基础,也需要新的伙伴来帮助我们提升市场,而鸿海集团正是我们期待的、最好的合作伙伴。”夏普公司这样解释出售股份的原因。

在液晶电视逐渐取代显像管电视的产业趋势中,夏普凭借先进的液晶屏制造技术跃居为全球液晶彩电市场的冠军。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长久发酵、2011年日本大地震、海啸、福岛核污染危机等因素造成的国内外市场低迷,以及前期对液晶十代线的巨额投资造成严重经济负担,在内外因的双重夹击下,夏普在2008年失去液晶行业领头羊地位后,在2011财年出现了公司1999年历史上的最大亏损额――2900亿日元(约合223亿元人民币)。

在海的这一边,郭台铭在近些年也感觉颇为不顺。受跳楼、侵犯劳工权利以及代工低利润等问题困扰,他的鸿海集团长期坚持的纯代工模式日益受到质疑。苦寻转型之道的郭台铭曾经选择渠道作为切入点,在2009年提出“万马奔腾”计划,目标是在“未来三年,斥资100亿新台币(约合21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开10000家3C连锁店”。但到了2012年,不到300家的门店数量远低于预期,还有多家店面因亏损严重计划关闭。

因此,业界普遍认为这一结盟对双方都有好处。有分析师指出,“这次交易将使夏普在液晶技术开发中的优势达到最大化,鸿海也可以受益于夏普先进的液晶面板技术。同时,还可使两家公司在与韩国三星电子的竞争中更有底气。”

此前有行业数据显示,排名全球液晶面板第五的夏普联手第三的鸿海后,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20%,紧逼排名第二的三星24%的市场份额。

各取所需

“液晶显示时代,面板占据成本的60%以上。”基于这个比例,夏普凭借全球第一条6代和8代生产线,开启了液晶彩电的辉煌时代,在2002至2007年之间夏普实现了利润的9倍增长,成为液晶平板时代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此后,随着韩国LG、三星,日本索尼、日立、松下、东芝,及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和奇美(鸿海)生产线的相继投产,面板利润开始被摊薄。2007财年统计后,夏普营业利润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滑,下滑幅度为1.5%。

2009年10月,代表液晶生产线最高的10代线于日本大阪正式动工。这条预计投入3800亿日元的生产线,被业界认为是“夏普决意在大屏幕液晶面板的生产竞争中独占鳌头”的布局。但从现在看来,10代线成为压倒夏普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指出,“对于夏普而言,找到合适外部资源以解决沉重的财务负担并提高十代线产能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两大课题。”2011年7月,夏普时任社长片山干雄交出了和中国台湾鸿海集团组成联盟作为答卷。

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因代工组装所有iPad和大多数iPhone产品而全球闻名。

“我认为将日本公司的品牌及技术与我们的生产速度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可加强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中的地位。”郭台铭如是说。有来自日本的产业分析师则进一步挑明,“夏普将提供给奇美电子液晶面板的节能、高效等独创技术。”而后者正是鸿海饱受质疑的纯代工模式最迫切需要的。

液晶红海

NPD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来自韩国的LG和三星是目前全球前两大液晶面板供货商,它们在2011年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27.9%和24%。与之相对的是,以夏普、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系液晶生产企业全面陷入亏损。

对此,业界人士承认日企衰败有不可抗拒的外因影响,但也认为更多问题则是源于自身。NEC中国公司董事长国岛矩彦曾坦言,“日本企业有很多自己的技术并没有成为一个共同的行业标准,有与世界脱轨的感觉。”

国岛矩彦所言正是夏普落得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在夏普液晶面板风光无限时,这家公司拒绝向其他业者出售面板,而原因只是“夏普液晶面板是最好的液晶面板。”自负的夏普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代价。随着三星索尼合资建立的7代线和8代线继续放量,夏普在2008年将冠军拱手让人。

“三星电视已完善了上下游垂直的整合,而LG Display显示持续在广视角、3D面板、高分辨率及规模经济上保持领先。”NPD DisplaySearch分析指出。2011年年末,随着索尼以约合9.4亿美元的价格,把生产液晶面板的合资企业股份全部出售给三星,韩国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已经全面超越了日本。目前全球五大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中,夏普以倒数第一的成绩位列LG Display、三星、台湾奇美、台湾友达光电之后,成为日本企业硕果仅存的代表。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本刊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夏普在很多项新面板技术上仍具有优势,为此苹果在iPhone和iPad产品上都广泛使用夏普屏。

正是因为日本企业还在核心技术上持有优势,日本媒体对此大多采取支持的态度。《日本经济新闻》就发表文章说,“亚洲的威胁并没有到兵临城下的时刻,而是日本正在被亚洲的增长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说,投入亚洲的怀抱,挽回增长的夏普、三洋是正确的选择。”

代工转型

不管夏普是抱着何种想法接纳鸿海,但入股夏普对鸿海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为了表示对此次合作的重视,郭台铭亲自前往日本签约。

有分析人士指出,郭台铭有不得已的苦衷。作为苹果iPhone智能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的制造商,虽然实现了鸿海五分之二的销售,并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年复合增长率为20%的营业收入,但代工的利润只有可怜的2%。

更让郭台铭头疼的是,随着内地用工成本的提升,不得不提高工人的工资。在代工利润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经营成本随之增加。

精明的郭台铭自然不甘于此。

眼见对全产业链的掌控是时下最流行的企业战略,鸿海开始为此加紧布局。除了投资参股夏普,在电视领域,2010年鸿海集团收购了索尼位于墨西哥和斯洛伐克的电视组装厂90%股权。2010年8月,鸿海宣布入股联电集团旗下的手机通信芯片制造商瑞铭科技。甚至是光伏产业,也于2011年在江苏盐城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富昱能源科技(阜宁)有限公司,生产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上一篇:RIM管理层再次震荡 “黑莓10”关乎未来成败 下一篇:失意行业相互安慰 视频网站联姻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