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时间:2022-06-16 11:09:2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

摘要:文章指出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根据有关调研表明,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常见的、多发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神经衰弱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忧郁症、精神和情感危机症等。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竞争压力

高等学校聚集着全国的优秀青年。能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校的,其智商都比较高。但入学后由于对高校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加上激烈的竞争,使一些在中学阶段学习名列前茅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与先进、各种奖励无缘,缺少了掌声和赞扬声,产生失落感,造成了心理压力。加之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产生焦虑,情绪混乱,出现心理失衡。

2.缺少磨砺

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只知读书,一心考大学,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生活、生长的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从未受到过挫折。这种在蜜罐中长大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一蹶不振,感到前途暗淡甚至破罐破摔,承受能力差。

3.虚荣攀比

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大学生虚荣心强、总喜欢与人攀比。自己的经济条件达不到,吃、穿、住、用不如别人,感到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不愿与人接触,远离同学,独往独来。

4.性格内向

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心中有什么事,不愿向老师和同学表露,整天闷在心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学习受影响。思考问题偏激,爱钻牛角尖,对人对事非常敏感,疑心很重。

5.人际关系

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缺少社交能力,和同班、同宿舍的同学不能和睦相处,发生争吵,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生活,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

二、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思考

1.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学生干部都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要深入学生实际,注意观察学生动态

辅导员要经常地深入到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建立学生工作网,加强信息交流,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及时消除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成为学生信赖的人。

3.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配备心理医生,经常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解决其心理上的疑难问题,解脱其心理上的苦恼与困惑。

4.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

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交朋友,乐于助人,心胸开阔,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敢于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在校学习还是走向社会工作,都十分重要。要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善意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加强沟通,化解矛盾,使自己处在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以乐观、高上的心情对待生活和学习。

上一篇: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新 下一篇: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