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下高职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6 05:33:41

导师制下高职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需要于考虑具体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导师制的模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形成更加紧密的教与学的团队,在具体任务的引导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基础,将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42-02

在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形势下,以企业为主体的用人单位对各类技术型人才需求更加专业化,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差异随着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实现其综合素质提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成为了高职院校探索的新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体制的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体制中,主要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制来负责各项学生管理工作,而校内专业教师只负责课堂上的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专业学习、创新思维的引导,这既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职能的发挥。

因此,在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体制中有必要加入侧重于个别指导的专业导师制,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的三位一体的特长生学生管理模式,专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辅导员和班主任无法提供的专业性指导,着重于学生专业认识和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延伸课堂教学,又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延伸了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空间与时间。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之后,牛津、剑桥等高校在19世纪末开始实施学分制,并进一步将原来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中。

在我国,一些以国际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的重点大学率先尝试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例如:北京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教育中试行导师制,将原来一个班配一个班主任的模式改为一个导师管3~5名本科生;浙江大学2006年开始试行本科生驻舍导师制,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入住学生宿舍,与学生一起生活,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从2009年开始,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根据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尝试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试行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尝试性的工作,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实践体系。

二、高职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式探索

导师制下高职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目标从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创新思维引等方面着手,将专业导师制作为常规教学管理模式嵌入到日常教学管理当中,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平台。因此,我们需要从培养模式、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

(一)搭建积极有效的141导师制特长生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整个学习生活过程,需要经历从中学生向大学生、从大学生向高素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两个巨大角色的转变,因此搭建积极有效的导师制特长生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学生在校学习的具体情况出发,分阶段实施,具体如图1所示。

角色转换期Ⅰ:该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等转变和重建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个过程高年段优秀学生导师有其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因此,新生可以在学院指定的高年段优秀学生导师指导,通过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经验交流等来成长自己,并制定一份明确的“个人学业发展计划”,帮助自己更加有目标地完成三年学业。

学业精进期:进入学业精进期后,学生逐步进入各类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可以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来确定专业教师导师,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四个任务:深入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制作一件专业作品、参加一项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导师主要可以通过一周或两周一次的研讨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进行下阶段任务布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专业信息。

角色转换期Ⅱ:该阶段学生主要是在具备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基础上,思考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个人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等问题;在该阶段,专业导师以导业为主要工作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跟踪并帮助解决学生在实习岗位工作遇到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方面出发,争取获取一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对141导师制的人才培养结果进行有效考核

为确保141导师制能够有效地向纵深发展,我们还需要建立配套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导师制的考核可以侧重于对过程的考核,从导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导师制模式下要求导师每周或每两周召开师生研讨会,探讨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进行专业指导,可以安排学生对每次研讨会过程情况进行记录;其次,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分别有不同的任务,因此每个学期要求学生提供各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说明及过程台帐、导师评价等内容。此外,学院还可以定期举办导师制学习成果展示,将师生所参与的技术服务、实训室建设项目等通过多媒体载体、实物展出等。

(三)对141导师制的人才培养进行有效激励

在导师制的执行中,如何激励更多有能力的专业教师加入是关键问题。因此,导师制工作可以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对于成绩优异的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其次,导师制工作要与教师工作量挂钩,做导师的要给予相应的工作量,使导师的劳动得以承认。最后,学院需要为导师制工作执行提供便利,如给予一定的经费、提供相关实验室来帮助导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调研等活动。此外,导师制的有效开展需要通过各个方面制度与宣传来吸引、激励学生加入,因此需要在全校营造学生特长训练的良好氛围,同时各类评奖评优等可以设置参与导师制的门槛等。

三、结束语

高职人才培养不能脱离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导师制将高职的教师与高职的学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展分类分层化指导,才能使得高职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特色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光华,许建平,李丽霞.在高职学院部分学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2):53-54.

[2]张加亮.高职院校人生导师制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3):48-49.

[3]杨润贤,张新科,王斌.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0-44.

[4]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华明,李莉.基于项目实训的高职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32):82-85.

上一篇:“五步导学”导活“小组合作” 下一篇:以教学改革激发当代大学生创业创新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