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广场 第9期

时间:2022-06-16 02:40:40

青年广场 第9期

不妨"株连"

反腐败反了这些年,似乎是越反越腐,总让老百姓在失望中担心政府无计可施。有一种议论认为,所以会反不胜反,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击力度过轻,不但起不到威慑作用,反而变相鼓励了腐败蔓延。其实,依笔者愚见,在过轻之外,还有个过疏的问题。在中国,历来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腐败者而言,很少有单纯依靠个人就能贪赃枉法和只为一个人贪赃枉法的。他们往往是下级打上级的旗号,秘书借领导的名义,夫人扛丈夫的招牌,公子拿父亲的令箭。至于他们腐败的目的,除了为自己,很大一部分还为儿为女,为妻为妾。所有这些,不难让人看到,在腐败者周围实际有一个腐败的人际场。反腐败,切不可对这个腐败的人际场高抬贵手。直而言之,就是要对腐败者的亲属和领导实行“株连”政策,即将那些知情不报、怂恿腐败的受惠者们,也作为“同案犯”查一查。 北 京 老 土

拒绝麻木

9·18、7·7、南京30万、731……这些中国人提起来就痛彻心肺的数字而今又多了几个。日军在我们的国土上至少留下了200万发化学炮弹,100吨的化学毒剂,而今这些东西有的已经开始泄漏。可海那边还有人在高叫“侵略的没有,我们的良心大大的好!”对于无赖来说,宽容它是懦弱。历史是无法掩盖的,但历史却容易被人们忘却。广岛、长崎乃至全日本在每年原子弹爆炸纪念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而我们在看着松下、东芝,坐着丰田、日产,听着先锋、健伍时,7·7、9·18仅仅是体验一下电视新闻里的“历史上的今天”。在别人还在为自己的罪恶抵赖时,我们绝不该麻木,否则,忘记的就不仅仅是痛苦和耻辱了。

上 海 刘 知

多养儿莫防老

去年我和几位同志都参加了“一+一”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然而,收到的回信中,却像约好了似地告诉我们:他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或弟弟(妹妹),生活如何困难云云……我不禁想,那些没能力抚养孩子却又拼命生孩子的人,是不是在犯罪?我们自己只生一个,省下钱资助他们,是否有鼓励他们多生的味道?一些地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已成了挣不脱的怪圈,“养儿防老”是他们响当当的理由。我想在逐步完善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国家不妨规定:超生的子女不赡养父母无罪。怎么样?

辽宁省盘锦辽河集团《辽河化工报》 姜树杰

集体装蒜

入学军训,一首长来队视察,正逢同学们在连队菜地收蒜。值班班长见有首长来,忙跑至首长面前报告:“报告首长同志,我连全体同学正在装蒜,请指示。”首长闻之一愣,既而笑曰:“继续装蒜!”

辽宁省凌海三台子 耿云强

假冒伪劣

被大学拒于门外的我,极不情愿地来到农专,不愿与昔日的同学来往,更不愿向不熟悉的人透露自己的身分。当有人追问时,只有谎报一知名院校搪塞过去。假期在回家的车厢上,夹杂在一堆“名牌产品”中,与人大侃特侃,虽有滥竽充数之嫌,但还是自我感觉良好。一老兄与我谈得特别投机,下车时竟要我留下地址,于是不加思考挥笔写道:某某大学93级某系2班。老兄看罢,紧锁眉头:“同班同学?我怎么不认识你?”

吉林省农业学校牧医34班 不点儿

礼貌

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工厂,文明礼貌还是要讲的。一天科长让我去要图纸:“找刘工,在隔壁。”隔壁只有一个花白头发,戴着眼镜一副学者模样的老同志,我想他大概就是刘工程师吧。“刘工,科长让我来拿图纸。”那老者先是一愣,而后表情有点不悦:“好的,好的。”

第二天,刘工到我们办公室来,我忙热情招待,“刘工坐,刘工喝茶……”刘工还是有点不自然,我们办公室里的老同志的表情也有点不对劲。待人走后,科里的人对我说:“小蒋,你怎么叫人家老同志的名字呢?不叫处长也可以叫人家老师嘛。”

云南省磷化工总厂 蒋红梅

街上流行“多动症”

症状:发病不分时间、场合,发作时症状各异,有起撬各种名车标牌的、划伤他人车体的、毁坏他人汽车天线的等。还扒掉公共绿树树皮、偷盗马路污水井盖、砸毁公共电话、在各种古迹建筑上刻画“到此一游”……

虽症状各异,但共同点是所毁坏物品定为公共物品或他人财产。发病原因不详,目前有:“法盲说”“国民低素质说”“公德缺乏说”“知识缺乏说”“心理不平衡说”“贪图小利说”等几种理论。

药物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在发病时,可用罚款单、拘留证等缓解症状,但因发病时间不确定,无法进行跟踪治疗。可试用“知识及法律教育”进行免疫,但效果如何,尚需作长期观察。 广 州 江 海

编读快递

近一年来我发现《中国青年》的面貌在渐渐地改变,“多云转晴”,越来越与我们接近了,可是还是感觉不过瘾,能不能来一个真正的“面目一新”呢?

海 口 于 丽

编者:如果你打开明年的《中国青年》,也许会感觉到真正的“面目一新”,到底会是什么样,现在还不能说,不然就不过瘾了。可以告诉你的是,正像两句广告词所说的:“全新的面貌,最佳的品质”,“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上一篇:在美国做个好学生 下一篇:锦州有个“于家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