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铜镜的进化和鉴别

时间:2022-06-15 05:16:58

摘要:铜镜是中国古人照面饰容的常用生活用具,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独成体系的精美工艺品。古代的铜镜制造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古铜镜;盛唐;遗物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08-01

铜镜是一种合金铸造产品。尽管历经了千年岁月流变,但是古铜镜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古铜镜的发展历史也流传至今。

商周时期铜镜皆圆形,镜体平薄,镜形较为小,以拱形钮为多。西周后期,镜背以素者为多。西周后期,装饰纹样多为几何纹,以直线和圆居多,视觉张力强。其主要纹样:河南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铜镜,装饰纹样为鸟兽纹。代表作:齐家文化:七角形文镜;商朝的叶脉纹镜、多圈凸弦纹镜、平行线纹镜。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特点:春秋时期,仍以素镜为主,而且形制小,制作简单粗糙。而战国时期,精致 ,工艺手法多样。其主要纹样:战国时期装饰纹样,有龙纹、凤纹、兽纹、菱纹、花叶禽鸟纹、蛛网纹、三角连雷纹、狩猎纹等。其中云雷纹中又有七角形的、八角形的;山形纹饰的有三形、四山形、五山形、六山形。代表作:战国时期,宽统弦素镜、兽纹镜、四山镜、菱纹镜、四叶纹镜、五山镜、禽兽透纹镜。

秦、汉时期: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汉代铜铸造品中最多的产品,汉镜刻画精巧,文字瑰奇,辞旨温雅。汉代匠师们更是给铜镜纹饰、铭文以深刻的含意。

汉镜特点:薄体、平边、圆形钮、装饰内容丰富、装饰形式规范化;装饰形式上追求完满之美、秩序之美、典丽之美。主要装饰纹饰有:秦及西汉前期的蟠螭纹镜、草叶纹镜;西汉中期即汉式镜的形成时期有星云纹镜、连弧纹镜、重圆铭纹镜、四乳禽兽纹镜;西汉末年至王莽时期流行规矩纹镜;东汉时期则是神兽镜、画像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特点:种类不多,大都有铭文,这一时期的铜镜装饰纹样所使用的线多是运动张力较小的S线。其代表作:西晋的四叶人物镜、六朝的飞鸟镜。

唐代则是中国铜镜工艺发展的最高阶段,唐镜上那充满青春活力的鸾翔凤舞,花鲜兽跃的图纹正浓郁地呈现了歌舞升平的“盛唐气象”。

隋朝铜镜,沿袭六朝形制,并有汉镜形制。其中十二生肖镜通行。初唐,继承隋朝铜镜的形制,多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宝相花铭带镜。至唐高宗到唐德宗,造型突破圆形、方形的传统,主体纹饰有菱花镜、葵花镜、荷花镜、亚字形镜,盛唐纹饰:瑞兽、凤凰、双鱼、鸳鸯、花鸟、鸾凤、蜻蜓、葡萄、团花、宝相花、人物故事等。直至唐末代,造型纹饰都显得单调,以植物纹样为主,还有星象、天干地支等纹样。

两宋铜镜继承了唐。北宋中晚期,纹饰有缠枝花纹饰、花云纹饰、连线纹饰等;南宋时期,花卉、龙纹造型多出现S线缠绕,细线浮雕多。其代表作:北宋的双龙镜、南宋的湖州石十三郎带柄镜、湖州徐家双鱼镜、辽的河川司铭纹镜。

元朝铜镜多圆形,铸造粗糙。纹饰有双龙纹、蔓草兽纹、仙山人物纹、观音纹、八仙过海纹。其代表作:元时期的汉梵准提咒文佛学镜、至元四年双龙镜、大德元年观音镜、八仙过海纹镜。

明朝铜镜多圆形,有的还加柄,质色为黄中闪白。纹饰有龙、双龙、双鱼、五子登科、麒麟送子、八仙等。其铭文多为楷书,铭文为: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状元及第、厚德荣归、百岁团圆、为善最乐、鸾凤呈祥、正其衣冠等吉祥语。其代表作:明朝的祁家造龙虎镜、洪武云龙镜、送子镜、水草纹双鱼镜。

清朝铜镜质色为黄中闪黄,铜镜多配有镜座、架、套、盒等。主要纹饰:仕女游园、狮子滚绣球、和合二仙、书法纹饰等。其代表作:清朝的薛晋侯镜、薛惠公双龙镜、薛惠公造方镜。

明清的铜镜无论是形制还是工艺,皆循循因旧,造型简陋,最后终于被更为实用的玻璃镜子所取代,从此成为历史的遗物。

由于不同的时期铸造的铜镜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因此要辨别铜镜的真伪,首先应该从铜镜的外形、纹饰、内容等方面对古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仿铜镜和古铜镜在声音上区别很大。

其次,“看形”也是一个小窍门。古人在铸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小一些的铜镜有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所以,仿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除“看形”外,可以闻铜镜上的锈和铜的味道。新仿铜镜的锈是后做上去的,利用化学手段,或刮点老铜器上的锈,用胶水粘的,这可用水来辨别。仿铜镜,放在水里,一种是不沾水,有锈的地方不沾水,是逆水的。沾水后,铜镜会有这种味道:硫酸味,再者就是臭味;还有一种是铜腥味,而老铜镜一般有―种铜香味,也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参考文献:

[1]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上一篇:企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现状调研报告 下一篇:小议佛教人物造像的神性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