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

时间:2022-06-15 03:54:29

中药毒性与不良反应

一般认为,中药大多是植物、动物、矿物药,性平毒性小,流传着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中药治疗属“自然疗法、安全、药食同源”等观点。然而,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即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多毒,不可久服”[1],如大戟、芫花、甘遂、乌头、狼毒等。这里仅就中药引起的精神神经不良反应作一简要介绍:

1 含生物碱类中药

1.1 含乌头碱类 此类生药如乌头、附子等毒性反应主要为口咽灼热、全身麻木、烦躁、呼吸困难、脉缓、心律不齐、中枢抑制。

1.2 含莨菪碱类 如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颠茄、阿托品、洋金花、三分三、曼陀罗、华山参、天仙子等,可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舌躁、瞳孔散大、心率增快、支气管及周围血管扩张、胃肠平滑肌活动驰缓、躁动、幻觉、谵妄、昏迷、运动障碍等。

1.3 含麻黄碱类 如麻黄表现为兴奋、烦躁不安、震颤、焦虑、谵妄、头痛等,严重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难、惊厥等。

1.4 含雷公藤碱类 如雷公藤可见头痛、头晕、乏力、肌痛、四肢麻木,严重者可致抽搐。

1.5 含马钱子碱类 如马钱子、吕宋果等初期咀嚼肌及颈部肌肉发紧,同时可出现口舌发麻、吞咽困难、烦躁不安,严重者肌肉极度收缩而呈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抽搐,可因呼吸肌痉挛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

2 含苷类中药

2.1 含氰苷类的生药 如杏仁、桃仁、郁李仁、肿节风、大风子、木薯等主要损害神经系统,使组织缺氧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悸、头昏、头痛、昏迷、抽搐等,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2 含强心苷类生药 如洋地黄、夹竹桃、羊角拗、冰凉花、白头翁、白薇、白屈菜、八角枫、万年青等,主要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血、头昏、头痛、四肢麻木、烦躁、神志不清、抽搐、暂时性发呆、紫斑;尚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前期收缩、传导阻滞、房室分离、心房颤动等,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等,同时还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缓等,最终因心跳突然停止而死亡。

3 含萜类(甘遂)内酯类(苦楝皮、天名精)中药 其毒性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抑制,引起头晕、头痛、惊厥、抽搐等。

4 矿物类中药 含汞类中药(轻粉、朱砂、水银、白降丹)主要引起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紊乱出现精神异常;含砷类中药(雄黄、雌黄、自然铜、代赫石、砒霜)对中枢的影响很大,可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神经炎、四肢疼痛、麻木、刺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运动失调、关节痛等;含铅类中药(密陀僧、铅丹等)可出现头痛、失眠、幻觉、癫痫样发作等。

5 含毒性植物蛋白类中药(眼镜蛇等)、细胞原浆毒蛋白(苍耳子、全蝎等) 主要损害神经而引起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痉挛、狂躁等。

6 动物类中药 如水蛭、蜈蚣、地龙、蟾酥、斑蝥等,可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口唇肢体麻木、复视、咀嚼无力、大小便失禁,甚至下肢瘫痪等。

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毒性药品管理办法》[2]规定具有毒性的中药材有以下28种: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生草乌、生川乌、雄黄、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巴豆、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生藤黄、生甘遂、洋金花、闹洋花、生千金子、生天仙子、蟾酥、轻粉、红粉、红升丹、白降丹、雪上一枝蒿。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法与用量,并应在使用中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孙定人,齐平,靳颖华.药物不良反应[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4.

2 国务院.医疗毒性药品管理办法[S].1988年12月27日.

上一篇:黄芪、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 下一篇: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