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时间:2022-06-15 03:35:55

谈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校园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术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多角度、多内涵地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自信心,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在诸多的活动中怎样把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入其中,形成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使学生受益匪浅的校园活动呢?怎样使民族文化活动成为诸多校园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呢?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核心,活动作为服务学生的一个载体、一个正确思想导向的航标而设计。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首先应拟定活动的宗旨,然后根据参与者的年龄、心理特征确立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通过高效组织、积极动员使学生自觉加入到活动过程中。贵州省是个多民族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我校是贵州省唯一的综合性民族高校,在校有35个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63%,我校一直是把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育人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群体为传播受众,必须在学习生活中有机植入民族文化精髓,必须把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放《关于对我校民族文化传承情况的摸底》的问卷调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70%,汉族学生占30%。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有大部分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不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习俗;所有学生都认为我校的活动中缺少民族元素进而使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少数民族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自己的民族身份,觉得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已经完全汉化了;希望学校多开展民族活动,如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彝族“火把节”等民族的节日庆典;都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应该加以传承和发扬。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为民族高校应该在校园内树立以活动为载体,课程为依托的校园活动的导向,只有树立这个导向,才能符合学生对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诉求,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炽热之情,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配备经费,提供场地,为民族节日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意义,并要在特定的一天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各民族以这种方式来纪念祖先带领族人开创的历史。民族的历史承载着民族的荣辱与辉煌,延续着民族的血脉与精神。社会的进步,使得历史的烙印在各族民众中慢慢变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歌舞、习俗都在民众的脑海中淡忘,离开家乡离开特别的环境,各民族的服饰、歌舞因为没有合适的土壤,而失去光彩。所以,在校园内就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表演;生动活泼的民族习俗展示;热烈奔放的民族联欢呈现;独具匠心的民族工艺演示;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制作;精彩纷呈的民族体育竞赛等形式,构成一系列庆典活动的内容。只有让打上民族特色标签的活动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的业余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熟悉少数民族文化,身临其境地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合力,树立民族同胞的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打破地域的局限,整合资源,才能增强民族同胞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以素质课程为媒介,学分为激励,营造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设少数民族内容的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授课,使各族学生在了解自己民族的同时,也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民族文化不仅是要传承,更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原汁原味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只有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结合社会需求发扬自身的文化,推进自身文化的发展进程。费孝通先生的《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中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以授课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松散的状态,提升到有一定规范和制约的状态。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了一定基础,这种常态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师生中产生构建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的共鸣。民族文化的生长需要根植的土壤,更需要在合适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对本民族的文化漠不关心的人,是没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只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在情感上、心理上关心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在现有状况下将本民族文化加以延续和创新,让本民族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立于中华文化之林。下面以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队为例,我校艺术团通过聘请苗族歌唱家王阿依、苗族歌师田景丰、苗族青年歌手潘兴周、布依族演奏家韦礼熙授课,教授苗族飞歌、多声部情歌以及布依族传统音乐“八音坐唱”。授课的对象有苗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和汉族学生。学生们通过学习有机地把声乐演唱中的民族唱法和少数民族歌曲唱腔结合起来,在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和唱法特点的同时演唱出的声音更加圆润。其他几个民族的学生学会了苗族、布依族的典型唱法和不同类型的歌曲后,自觉把本民族的歌曲与苗歌、布依歌进行比较,由此触及到很多以前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增强了同学们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了解,鼓励学生们对其他民族音乐的研究兴趣。能够跳出本民族音乐的局限,达到博众家之所长的目的,延伸音乐文化传播途径。在这种氛围下,作为活动组织者认为这种以授课方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目标突出、效果显著,非常受少数民族歌唱家和学生欢迎。

三、成立以学生为主,专职教师指导为辅的相关社团

社团就是某些有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通过社团的组建,为校内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提供思想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供固定模式。我校2006年成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协会”,2012年成立了“手工DIY”协会,这两个协会的成立宗旨就是为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校园里形成有制度、有规模的组织。目前,这两个社团通过活动的有序组织,广泛动员,印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坚定了我们对传承民族技艺的信心和决心。在面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和技术淡化出人们视野的境况下,社团的同学通过自身对民族技艺的演绎,把苗绣、蜡染、剪纸、泥塑的作品展示给广大师生,通过展示生动的作品吸引了各民族的同学参与的热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刻板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方式。通过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为宣传民族文化做了积极的工作,在校园内掀起了“爱民族艺术,学民族艺术”的风潮。

四、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为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基础

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民族认同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Phinney(1989)提出民族认同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的进程:未经检验的民族认同、对自己民族的探索、民族认同的获得内化,这些进程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秦向荣(2005)的研究发现,11~20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势是11岁民族认同达到最大值,然后有所下降,在20岁有回升。[3]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大学时期正是恢复并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良好时期。这时期的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趋向成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有所上升,同时也是吸收各种文化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加强对民族文化信息的传输是非常必要的。以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学生通过假期到贞丰县纳孔村社会实践,为更好地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做好社会调研工作,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参加干农活等方式,为布依族村寨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做出完整的调研报告。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热情高涨,深深地被布依族的民族风俗、民族美食吸引,活动收效良好。另一种方式,我院正在尝试着和省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合作并达成协议,一年中根据学生时间和展览内容,排出学生到馆参观的时间。要求每个学生每年的参观次数必须达到四次。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可以让学生有体系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发展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为培养他们为民族的文化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五、结论

在多年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现一个现象,也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否能够一代代传递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家园是否能共生发展的问题。在多种文化的冲突、相容、侵蚀下,学生们正在接收大量的各类文化信息。我们需要的不是仅有的少数民族身份,更需求的是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保持自身民族的特色,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家园。

作者:王恋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展现方式 下一篇:民族文化对成员体质特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