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生化学预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6-15 03:19:09

浅谈对初中生化学预习习惯的培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研讨和实践的热点。高效课堂的精髓在于体现一个"效"字上,打造"高效"方法多种多样,叶圣陶老人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古语云:"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学会预习就是学会学习的开始。要提高预习能力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1、预习提纲--让预习活动有目的的开展

预习是针对将要学的知识的一种整体感知整体思考整体感受。从初中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预习前要明确预习内容的总体方向,这是保证学生有效预习作业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就是边预习边思考,这档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即使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学生们也会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的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预习笔记--学会找学习重、难点

鼓励学生质疑,遇到重点问题、难以预习的内容时,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根据自己预习"吃力"或是"不会"部分是可以找到重点、难点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如:《物质的构成》一节的中的学习内容包括了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知道分子间有空隙,知道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是微观事物的学习,学生难以理解,把弄不明白的问题在预习笔记上记录了下来。在课堂上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时,都特别用心。当开展探究以下问题时:"金秋十月校园中的桂花盛开,我们坐在教室里就能闻到桂花的香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假如有一堵白色的墙墙边长期堆着煤不仅墙面发黑而且墙的里面也要变黑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们由于课堂已做好充分预习,极易与课堂弄不懂的问题联系到一起,轻松的解决了课堂问题,学习了本课知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掌握基本步骤--提高预习有效性

引导学生掌握"看一看划一划试一试想一想"几个预习步骤,学生按照此方法去开展预习活动,不仅要把新课的内容看几遍,还要划出重点词句,尝试完成书上相关的练习题以及书上相关的活动或实验,尝试把书后的题目做一做,最后要动脑想一想每次预习的收获或提出质疑。

另外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事先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预习作业有效性的检查。

二、"循序渐进"--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气呵成的,是一个根据科学课程阶段性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必须做到对预习的指导到位而且要循序渐进。在第一学段安排学生在课内进行预习,此时必须要有具体的指导要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对学生有较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加以鼓励,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在第二学段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习方法,预习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在课内做相应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使用预习笔记本。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预设一定的时空进行预习的指导和检查。最后在学生形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后,把预习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如设计预习笔记本的时候,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下面几个环节课标要求、考试条目、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知识填空、同步检测、趣味拓展、疑难杂题等一些环节。

通过层层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开展多形式预习活动--激发学生完成预习主动性

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化学学科作业变革的理论依据。

在设计预习活动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活动:

1.常规内容:

①通读教材用约定的几种常用记号圈划出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

②在预习作业本上编写提纲或知识结构;

③完成作业本或练习册的相关作业;

④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等。

常规预习作业一般安排在新课上课前一天或两天布置,教师可以全部检查也可以有选择的抽查,还可以让小组长进行相关的检查评价标准主要是有没有完成。

2.自主预习内容:

自主预习内容的形式有:科学小论文、模型制作、研究型学习课题报告、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等。自主预习可以有选择的完成。评价标准主要是完成质量如何,评定的形式采用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自主预习活动中的部分作品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利用自己的作品开展学习活动,展现自我、肯定自我,树立学习信心的同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四、褒扬激励--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美国著名专家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以往的教学中即使是学生预习了,老师不一定知道,因为没有检查。这样学生预习了,却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预习不预习一个样,渐渐失去了对预习的兴趣。所以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一定要评价,并且要实行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持续性和可发展性。教师布置预习活动时就应该认识到作业有及时反馈、沟通的教学功能,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严格检查。否则,学生容易认为老师不重视预习作业随随便便,做一下就好了。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预习的有效性,还挫败了学生认真预习作业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做到:

1.严格把好检查关。

对于课内预习的教师要巡视全班学生的作业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努力让每个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预习作业有效。对于课外预习没有预习本的,可以检查书本上的预习记号,有预习本后教师要认真批改。当然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环节,让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自主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作提示解决,让学生享受预习作业反馈成功解决问题的。

2.褒扬、激励优秀的预习作业。

研究发现情绪、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变量。及时的、中肯的评价鼓励性的语言,能给予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愉悦。早在1993年,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要》这本著述中,就以全部热情向全社会发出了注重情感教育的呼吁。作业本上一种无声的交流,有时作用远远大于与学生的一次面谈。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可以强化学习的动机,掌握自学技能,提高自学能力,真正达到化学课程教学的大目标。教师通过学生的有效预习反馈,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捕捉到课堂教学设计的灵感,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效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因此让学生的有效开展预习活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

上一篇:论人本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下一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