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赞与讴歌

时间:2022-06-14 11:50:44

2010年11月14日,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隆重举行了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由指挥家曹丁执棒,男中音廖昌永、男高音顾欣和女高音殷桂兰等歌唱家在音乐会中倾情献唱。紫金大剧院内座无虚席。

音乐会上,集中展现了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上半场演出了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合唱音画《行路难》、《雨后彩虹》以及被广泛传唱的艺术歌曲《望乡词》、《桥》、《祖国,慈祥的母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爱这土地》等作品,上半场音乐会在管弦乐《夜林酣舞》中结束。音乐会下半场是一首宏大的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这首根据烈士的不朽名著《可爱的中国》为蓝本创作的乐曲深深地感染了所有演唱、演奏人员和听众。演出结束后,陆在易先生激动地说:“我始终把作曲看成说话,要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这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和国家――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在观念和技术领域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技法的新音乐作品,音乐创作更加多元化,产生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然而,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一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重技术、轻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基础和思想内涵的倾向,使现代音乐创作失去听众而走向边缘化。陆在易先生作为唯一一位连续三届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金钟奖”得主,无疑是当代国内艺术歌曲和合唱创作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民族、故乡和对真善美的深沉大爱,陆在易先生作品音乐会震撼了现场每位观众的心,也带给我们许多启迪和思考。陆在易的作品在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和创作品味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他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反映现实主义题材

陆在易在创作中坚持艺术反映生活的原则,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散发出来的现实主义气息,如合唱音画《行路难》。作品借“山歌”表达着“行路者”对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式的期待,刻化出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在中部,作品着力对登山行路的艰辛加以描绘,短促的固定音型及华彩装饰穿插其中的运用,让我们仿佛听到行者急促的呼吸和攀爬的情景,这种来自生活的提炼,成为作曲家精神力量的表达和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2.强调作品的哲学内涵

作曲家以哲理性的思维方式在音乐中努力去表现作者眼中的物源本质。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将灵魂深处的感动转化为音符,因此,创作的音乐主题往往是独特而深刻的。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凝聚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丰满而充实,具有崇高感,它所产生的启迪作用体现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如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中国》集中体现出这一创作特征,作曲家有感于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爱国热情,在强烈的精神感召之下创作出的音乐主题是英雄性和悲剧性的结合,这种在爱极深所产生的悲剧美,感人至深,使之具有人性的光辉。作品以纵向大小二度所产生的尖锐不协和、横向大小二度级进下行构造的叹息音调来塑造抒情性的歌化主题,用交响乐的构思强化矛盾的尖锐冲突和宣叙般的呼号展现深刻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作曲家力图表达的深刻哲理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3. 文人气质与优雅格调贯穿首尾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与合唱体裁作品中,如《桥》、《家》、《望乡词》、《我爱这土地》以及流传大江南北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文人气质和优雅格调。长期的艺术实践,将他的抒情写作技法历练得炉火纯青。作曲家在作品中注重音乐形式美的表达,突出细腻柔美的声乐化旋律,讲究歌词与曲调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纵向关系处理上多声部和声语言丰富细致,富有表情的造型能力,都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作品的结构处理上,他偏爱东方式的展衍式发展,主题的展开常常贯穿着派生、变奏等手法来获取音乐中的对比。但无论怎样的变化,抒情性的乐思始终贯穿至尾,音乐主题的简洁而情深,钢琴伴奏的精致而富有意境,歌词和曲调的配合贴切自然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作曲家鲜明的个人风格。

4.用质朴、真诚的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

作曲家在创作《祖国,慈祥的母亲》中,没有采用通常颂歌体中宏大辉煌的语言方式,却以一句温婉平易的级进线条流动行走直触心灵,即使在高潮部分,强烈的情感将主题幻化为不可阻挡的一泻千里,却仍然不失那份真诚,那份平易和温馨。正是由于这一创作特点所激发出的情感共鸣,使之被听众广泛地接受、喜爱和关注。再如合唱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旋律和奔放动感的节奏是作者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追忆的作品,乐思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为主题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音乐突出了主题的成长性,这和生命的成长性是一致的,十分贴切地表现出青年人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音乐,品格质朴、情感真挚,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的新鲜感,显示出作曲家在创作技法和创作思想上的成熟。陆在易作品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即证明了这一点,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强烈的现场反映更加证明了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进行创新,较之晦涩艰深的语汇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写什么?怎样写?为何而写?这是摆在每一位创作者面前一个值得深思的永恒课题,而每一位作曲家都会有着不尽相同的答案。当今世界的艺术创作早已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不同的艺术观念,不同的创作思想和技法,表达着作曲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书写着每一位成功者的精彩,它们并存共荣,引领着潮流,更服从着内心。成功者总是走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陆在易的音乐创作之所以获得成功,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影响,这和他多年来明确创作方向并持之以恒,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追寻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作品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为中国音乐提供了能经久传唱的优秀作品,也为音乐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式。

王建元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上一篇:音乐教育哲学:转向与反思 下一篇:乌克兰阿列克谢叶乌娜教授声乐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