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宫颈癌综述

时间:2022-06-14 09:41:24

中医药治疗宫颈癌综述

关键词:宫颈癌 ;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291-03

宫颈癌(Cafcinoma of Cervix)是通常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占妇科恶性肿瘤之38.2%—72.63%,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72.4%—93.1%[1],它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据流行病学研究,国内患病率为111.36/10万,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2位[2]。调查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均可患宫颈癌,20岁前较少见,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上升,以40~60岁多见。近20多年来,由于加强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了约20%。传统中医药积累了大量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与验方,对巩固和加强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和保证生存质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以下就中医药治疗宫颈癌的近况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婚产因素、宫颈糜烂、包皮垢、初次年龄过早、多个、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本病属 “五色带下”、 “崩漏”、“ 瘕聚”的范畴。根据中医理论,本病主要由于产后经行不慎,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或七情饮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损伤,瘀血、痰饮、湿毒等有形之邪相继内生,留滞小腹、胞中、冲任,积结不解日久渐成,尤与产后经期不注意调摄有关。其次中医认为宫颈癌的形成是由于正虚邪实,癌为实证,是因湿热瘀毒外袭内蕴所致,湿热之邪趁机体内虚外侵,客于胞门,渐生渐长,坚实不移,溃疡糜烂,表现出种种实证迹象;另外人体又因癌肿侵袭导致机体功能失常,尤其是现在众多宫颈癌患者都经手术、化疗、放疗等,致使正气进一步受损。纵观癌症的发生发展其实是一个正虚实邪的过程。

2 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本病的中医治疗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遣方用药,多采用内服或外用局部给药或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2.1中药内治

陈锐深[3]将本病分为肝肾阴虚、湿热瘀毒、肝郁气滞、脾肾阳虚四型。肝肾阴虚型:症见头晕耳鸣,目眩口干,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夜寐不安,便秘尿赤,有时阴道不规则流血,舌质红或正常,苔少或有剥苔,脉弦细。宫颈局部常有结节型,菜花样或溃疡。辩证为:肝肾阴虚,毒热郁结。治以滋补肝肾,解毒清热。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味(大小蓟、旱莲草、半支莲、茯苓、女贞子、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生地黄、知母、草河车等)。湿热瘀毒型:症见白带多,色如米泔,或黄或粉污,气臭,少腹胀痛,脘闷纳差,尿黄便干,舌质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弦滑。宫颈局部菜花样坏死溃疡,继发感染。辩证为:湿热瘀毒,蕴结下焦。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药用四妙 丸加味(生苡仁、半支莲、蒲公英、败酱草、八月札、蚤休、土茯苓、猪苓、莪术、苍术、怀牛膝、 黄柏等)。肝郁气滞型:症见胸胁胀满,情绪郁闷或心烦易怒,少腹胀感,全身胀痛,口苦咽干,白带稍多,阴道流血夹有瘀块,舌质稍暗或正常,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此型宫颈局部轻度糜烂或小菜花样损害。辩证为:肝郁气滞。治以疏肝理气,解毒散结。药用逍遥散加味(蚤休、半支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茯苓、当归、柴胡、白芍、白术、郁金、川楝子、青陈皮等)。脾肾阳虚型:症见神疲乏力,腰酸膝冷,纳少,小腹坠胀,白带清稀而多,阴道流血量多,大便先干后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细弱。辩证为: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治以健脾温肾,补中益气。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黄芪、生龙牡、党参、桑寄生、白术、茯苓、淮山药、补骨脂、吴茱萸、升麻、附子等)。经多年临床应用和文献资料报道,中药内治宫颈癌有着较好的疗效。如姚氏[4]用四核清宫丸(山楂核、荔枝核、橘核、桃核各30g,共研为细末,制成蜜丸,每次15g ,每日3次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共治18例宫颈癌,结果显效(症状消失,肿瘤缩小)4例,有效8例,无效6例。存活率分别为78.95%、22.22%、29.41%。吴氏[5]用莪术芍药汤(芍药、半支莲、白花蛇舌草各15g ,当归、莪术、黄连、大黄、黄芩各10g ,槟榔、木香各6g ,肉桂2g ,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连服2 - 4个疗程)治疗45例宫颈癌放疗后并发直肠炎患者, 结果治愈33例,好转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3%。田氏[6]用乌梅丸(乌梅30 g、人参10g 、蜀椒10 g 、黄 连6 g 、当归15g 、附子10 g 、桂枝10 g 、山药30 g 、白术30g 、干姜10g 、赤石脂15 g 、槐花10 g ,恶心加半夏10g ,腹痛明显加白芍10g,里急后重加槟榔10g 、枳壳10 g 、腹胀加厚朴10g 、大腹皮10g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加补骨脂肪15g,苔腻纳差加炒苡米10g 、炒麦芽10g ,小便短少加车前子10g 、泽泻10g ,水煎服,每日1 剂,7 天为 1 疗程),治疗50例宫颈癌放疗后并泄泻患者,结果显效41例(临床症状消失),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

2.2中药外治

中药外治法尤其适合癌症晚期,脾胃吸收功能下降的患者,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一大特色。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体质情况等将配制好的中药制剂直接塞、敷、涂、搽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直达患处,具有起效快速、简便易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如江西妇产医院杨学志教授等[7]经过多年的临床、基础研究,创建了中药锥切疗法治疗早期官颈癌。他们用中药“ 三品”饼、杆 (方药为:白砒45g,明矾60g,雄黄7.2g,没药3.6g),局部应用,药物可均匀地渗入宫颈组织,致使局部组织凝固坏死而后自溶脱落,最后宫颈阴道部消失,宫颈管形成圆锥形筒状缺损,从而达到根治宫颈癌的目的。具体用法:将白砒及明矾分别研成粗粉,混合后置煎药瓦罐中,用黄泥封固罐盖,罐嘴,嘴中留一小孔通气,然后置于炭火中煅烧2~3小时,住火,放置1宿,次日取出砒矾煅烧物,要求煅成白色疏松块状物,重量为36g左右,三氧化二砷含量在6%左右最合适。使用时取上述煅制品研细(细度60~80目),加飞雄黄及制没药粉,混合均匀加水少许,制成饼型、杆型制剂阴干,用紫外线消毒后备用。“三品”饼、杆放入宫颈管或敷贴于宫颈后,药物或以均匀地渗入宫颈组织,使局部凝固坏死,自行脱落,形成圆锥形筒状缺损,称为中药药物锥切。用此疗法治疗早期宫颈 癌268例,随访达5~10 年以上208例,5年治愈率l00 %,随访达10年以上117例,10年治愈率100%。王氏[8]用宫颈I号栓治疗28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并对其治疗前后的宫颈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经治疗后发现,其细胞形态结构转为正常,宫颈局部组织免疫功能增强,癌细胞向良性转化。梁勇才[9]用具有活血抗癌作用的中药“ 5 0 6 ”粉剂(白硇砂、三七各15 g ,生贯众5 g ,红升丹、麝香 、梅片各2.5g ,硇砂经醋制后与其他生药混合研磨成细粉,过筛拌匀后即可)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34例,近期治愈15例,总有效率82.4%。

上一篇:浅谈肥胖症的饮食治疗注意要点 下一篇:土茯苓药理分析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