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三时五层” 学习轻负高效

时间:2022-06-14 06:11:39

作业“三时五层” 学习轻负高效

文章看点:把统一集中的作业任务分散开来,分为课前预习时、课堂教学时、课后作业时,形成阶梯式、螺旋式作业结构,切实把学业负担降低下来。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学习材料,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三时五层”作业法,在减负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正确分解“三时”作业

“三时”是指作业时段,即课前预习时、课堂教学时、课后作业时。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三个自然时段,把统一集中的作业任务分散开来,按照每个时段的特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然顺序布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形成阶梯式、螺旋式作业结构,就能把负担减下来。

课前预习时段,可以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给生字注上拼音,把不会写的生字在旁边写一遍,这些有标记的地方就是基础层次的作业。按照通常情况,一篇课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读五次以上,这些有标记的字词就会在读课文时复习至少五次,如此一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字词问题。与传统的抄写强化相比,这就是轻负高效的作业法。

课堂教学时段,是阅读作业的主阵地,也是作业细分的主战场。一堂语文课,通常会有两三个主问题。两三个主问题相当于两三道阅读作业题,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作业的过程。学生个体差异可能表现在不同方面,有的学生善于思考短于言说,有的学生长于言说而不喜倾听,有的学生喜欢倾听却不善于思考,等等。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关注这种差异,针对个体学生的“短板”布置目的性强的“作业”,比如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小组,使小组内不同个体在讨论中互相影响,达到思考、倾听、表达的同步化、同质化效果。

课后作业时段主要完成纸质作业。由于在课前预习时段和课堂教学时段已经对作业进行了分流,所以,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重难点对作业大胆取舍,凡是能巩固课堂学习成果、能反映学生思考水平的题目予以保留;同时鼓励学生按照个体差异的需要,对剩余作业进行筛选,“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个性化作业,从而达到减量不减质之效。

2.科学规划“五层”分类

“五层”具体指作业层级的划分和学生水平的分类。分层的目的是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业层级的划分着眼于思维的含量。考查字音字形、词语解释、作家作品等抄写类题目,思维含量最低,属于第一层级;病句辨析、词语运用、理解性默写等较灵活的题目对分析鉴别能力有一定要求,属于第二层级;阅读练习中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能力的题目需要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属于第三层级;阅读练习中涉及细节研读、深度理解等要求深入文本又延伸到生活的题目,对思维水平的要求很高,属于第四层级;独创性作业,如看图说话、连词成段、作文等题目类型,要求标新立异,最能表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思维水平要求最高,属于第五层级。

按照学情把学生分成五类,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也是保证作业个性化的前提。就能力而言,听说读写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个分类可以是综合的,如按照听说读写总体素养从高到低分成五类;也可以是单一能力目标的,如根据听、说、读、写、思分成五类,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原有基础上培优补差。

上一篇:给老板提意见是个技术活 下一篇:最严高考折射“独木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