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系建设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3 03:02:38

生态体系建设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影响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使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所以城市园林绿化以及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生态绿化城市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园林; 生态建设;发展

【分类号】S567

一、城市生态园林绿化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的发展需求,再加之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刺激因素作用,据统计我国从2001年到2005年,绿化苗木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这表明,2000年-2005年,盆栽植物和观赏苗木的平均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2.07%、44.63%,要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20.92%、30.71%,尤其是观赏苗木更加明显,说明我国绿化苗木市场已经开始接近饱和。近年来苗木花卉生产规模扩大非常迅速,有些地方甚至是是以几何基数增长的。

二、生态园林起到的生态效应

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吸收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虽对植物生长不利, 在一定条件下, 有许多植物对他们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例如植物叶片表面可吸收SO2。正常植物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S, 当植物处于被SO2污染的大气中时, 其含量可为正常含量的5~10倍。一般地说, 对SO2抗性越强的植物, 吸收SO2的能力也越强;阔叶树对SO2的抗性比针叶树强。臭椿吸取SO2能力特别强, 超过一般树木的20倍。

2.吸滞烟尘和粉尘

有些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这一方面由于枝叶茂密, 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另一[ ]方面也由于叶子表面粗糙、有绒毛或黏性分泌物, 当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 便附着于其叶面及枝干上。经过雨水的冲洗, 又能恢复其吸滞能力。草地不仅和树木一样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 并且还可固定地面的尘土。如表1,部分植物单位面积滞沉量(单位g/m-2)

表1,部分植物单位面积滞沉量(单位g/m-2)

3.净化水体、土壤

据研究, 树木可以吸收水中溶解的物质, 减少水中细菌的数量。如在通过30~40m宽的林带后, 由于树木根系和土壤的作用, 1L水中所含细菌的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1/2。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 在栽有芦苇的水池中, 悬浮物要减少30%, 氯化物减少90%, 有机氮减少60%, 磷酸盐减少20%, 氨减少66%, 总硬度减少33%。同时植物的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 从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些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中的大肠杆菌死亡。

4.降低气温,调节空气湿度

经气象部门测定表明, 在炎夏季节林地树荫下的气温较无绿地低3~5°C。有垂直绿化的前墙表面温度比纯粹红砖墙表面温度低7°C左右。炎热夏季时, 人在树荫下和在直射阳光下的感觉差异很大。这种温度感觉的差异不仅仅是3~5°C的气温差, 而主要由太阳辐射温度决定。茂密的树冠能挡住50%~90%的太阳辐射热。当空气湿度过高, 易使人厌倦疲乏, 过低则感干热烦躁。一般认为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绿化植物能大量蒸腾水分, 可以提高空气湿度。一般森林的湿度比城市高36%, 公园比城市其他地区高27%。即使是在树木蒸腾量较少的冬季, 因为绿地中的风速较小, 气流交换较弱, 土壤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 所以绿地的相对湿度也比非绿化区高10%~20%。

5.通风防风

一个区域有大片林地的存在, 可以造成绿地与其周围地区的温度差异, 进而造成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绿地中的凉空气不断向城市建筑密集地区流动, 从而调节气温, 输入新鲜空气, 改善通风条件。2)带状绿地的作用与其设计密切相关。如带状开敞绿地, 若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 则具有良好的通风效应。若绿化林带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 则具有良好的防风效应, 既可降低风速, 又可减少风沙, 改造局地气候。

6.降低城市噪声

树木能降低噪声,是因为声波投射到树叶、树枝上后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减弱。减轻噪声效果最好的树种是那些枝叶茂密,

7.城市园林植物的环境指示作用

城市园林植物与野生植物一样,与它们的生活环境间相关极为密切,因而可被用于指示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指示体大多为植物群体,根据他们对环境因子影响的反映特点,可将之区分为两类:外显型和积累型,前者以体表可见特征反应环境条件的指示体;后者植体本身虽无受害特征,但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大大超过一般植物。

三、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一般是由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街坊庭院绿地、风景旅游区等部分组成。相对于独立的植物群落而言,其各项生态效益的发挥水平不仅由于绿地规模和植被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而且也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逐渐减弱而丧失。测定表明:由一定数量的植被所构成的绿地,其生态效益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表现为与其规模相对应的“局部性”。

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带状绿地的联结,使园林绿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系统,让城市与绿地融为一体,不仅对增加城市总的园林植被数量发挥群体效应,从而扩大其总体生态效益方面作用明显,而且对保持城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资。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五大精神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首先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领导,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的关系,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挂钩,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常抓不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出精品。

2.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规划中。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很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2001年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

3.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要在编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大环境绿化规划、公园发展规划、郊区绿化规划以及建成区绿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绿线范围,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发《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五、结束语

城市生态绿化建设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绿化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把城市建设成为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肖国清.美国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J].城市规划.1991(05).22-25

[2] 赵振斌,万绪才,马荣华.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1)56-58

上一篇: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及其应用 下一篇:电解铝厂废水的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