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里的爱情

时间:2022-06-13 02:02:55

《时间都去哪儿了》里的爱情

董冬冬:作曲家。1981年生于北京,自幼学习钢琴,高中学习作曲。1998年开始为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创作晚会音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成立工作室后为大量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广告创作音乐。

陈曦:《时间都去哪儿了》词作者。自幼学习音乐,大学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毕业后即与男友董冬冬成立工作室。这些年两人合作为许多影视剧作词作曲。

2014年春晚有一首金曲,也是冯小刚贺岁片的主题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感人至深的歌词和流畅深情的旋律迅速红遍大街小巷,令人惊讶的是这首积淀情深的歌曲的词曲作者是两位年轻的80后,并且是一对热恋十多年的恋人。他们的爱情更像是一首朴实又笃深的情歌。

陈曦和董冬冬的工作室位于北京东二环外的一个小区里。在同一栋楼的不同楼层,他们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也是他们爱的小窝。陈曦说,除了两人工作的时候待在各自的工作室里,其他时间他们都会在一起。

遇到生命中的他

2001年,陈曦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也就是在这里,她遇到了那个未来的爱人――同班同学董冬冬。不过第一次见面,董冬冬留给她的印象,是有着一头乌黑油亮长发的“女生”,“考试的时候我前面有一个背影,戴着黑色的棒球帽,一头很长很长的头发,乌黑油亮,发质特别好。我当时心想这个女生长什么样呢?特别想看一看。”直到军训完,有次她和董冬冬聊天,才知道那个“女生”就是董冬冬,因为军训不许留长发,所以董冬冬把头发剪短了。

董冬冬说,陈曦是他在军训时一见钟情的女生,从见到她的那一刻就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可是对于内向的他来说,如何追求女生可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我追求了她好几个月,她也没什么表示。我追求也不是死缠烂打,因为我特别腼腆,正好她生日的时候我编了一个短信,祝她肤如东海,瘦比南山。因为女生都想瘦嘛,她觉得特别有意思。”而真正打动陈曦的,是董冬冬为她录制的一张CD。

那时在陈曦眼里,董冬冬只是一个普通同学,虽然他有时会轻描淡写地问自己要不要一起去海洋馆、公园,但被拒绝后也没有什么反应。他从来不像其他男生一样展开猛烈攻势,陈曦只觉得他挺内向腼腆的,喜欢独来独往。那时候的她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在看书上,此外还要在美食与减肥之间纠结,无暇顾及爱情是否已经降临。直到有一天晚上,董冬冬递给陈曦一张CD,告诉她里面是自己的作品,请她听一下。

听了这张碟陈曦两眼一亮,她清楚地听到了董冬冬的才华,也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将会跟他在一起,“我当时就想,我要和他在一起。从那天起,我们再也没有分开过。”回忆起来,陈曦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如果当时听那张碟的人不是我,那我就错过他了,那该是多么大的遗憾。”

那张CD是董冬冬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悲伤的,有欢快的,有表达爱情的,还有他自己弹唱的一首歌。借助音乐,他向这个心中爱恋已久的女孩全方位地展示了自己。

“作词是我送他爱的礼物”

从两人毕业后创办工作室开始,他们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坎坷,不用去推销自己,也不用去刻意应酬,因为董冬冬从大学起就与一些导演合作,为影视剧编曲,每一个作品都得到认可。

2014年春晚之后,《时间都去哪儿了》一举成名,也让更多人知道了陈曦、董冬冬这对80后小夫妻。但其实这首歌5年前就已写成,当时是为宋丹丹主演的一部战争片写的片尾曲。虽然已熟知剧情,但直到要交稿的前一天,陈曦都对如何写这首歌毫无头绪。在带妈妈去庆祝生日吃饭的时候,妈妈远远举着菜单眯着眼睛看的一幕触动了陈曦,那个印象中一直活泼又优雅的妈妈已经眼花了,自己以前却没有意识到。回到家里,她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写出了这首歌词。董冬冬最先看到,吃惊地问她:“这是你写的?”之后又不断受到导演、宋丹丹和其他人的肯定。2013年冯小刚拍摄《私人订制》时找到董冬冬,希望在片中用到这首歌。随后,这首歌登上春晚舞台。

最令董冬冬赞赏的是陈曦为一些战争戏写的词,“上天入地,谁都不惧,拜来拜去,先敬自己,出生入死,游刃有余,有情有义,这帮好兄弟……”在董冬冬看来,陈曦虽然是女生,但在为战争戏创作的时候却能把词写得很爷们儿,把兄弟之间的义气表现得很到位。陈曦则觉得这一切很自然,“在和平年代,我不可能去经历战争。对于我来说,保持一颗体察生活的心很重要。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我会像‘爷们儿’一样去保护我的家人。”

在一起的12年中,他们俩人一个作词一个作曲,都没有与其他人合作过。董冬冬喜欢这样的合作,而且相信陈曦的能力,“她写生活直白平实、接地气,写战争戏、兄弟情更擅长。而且她的词基本全押韵,特别好写歌。”另一方面两人的合作也带来许多方便,“因为我们俩可以商量着改,毕竟是两口子,两个人的力量总归是不一样。”那两个有才华的人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会各执己见产生争执呢? 陈曦说:“我觉得人们产生争执,很多时候是因为都觉得自己是专家,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我们之间基本上没有争执,因为一方面,我们两个人都懂得尊重彼此的专业度,在音乐上我认可他,他的意见我一定会听的,在我非常确定的时候我也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从一开始,我们的配合就是为了出来好的作品,在合作上没有什么矛盾。”

陈曦说,其实自己并不是因为热爱才写词。刚开始董冬冬为影视剧作曲时,因为中国的影视剧有片头片尾曲,通常都要有歌词,而那个时候实在找不到更适合的词作者,她才开始作词,“我是为了他才写的,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份爱的礼物,是我想给予他的一部分。”

《终于等到你》是两人爱情的写照

“到了某个年纪你就会知道,一个人的日子真的难熬。渐渐开始尝到孤单的味道,时间在敲打着你的骄傲。”他们为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创作的主题歌《终于等到你》,就像是他们爱情的写照。陈曦说自己在写这首歌词时,想到的是自己如果没有遇到董冬冬,没有和他在一起,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每次这样一想都觉得自己好幸运。

他们在一起已经整整12年了,但几乎还是形影不离。“我们无话不谈,很多不能和别人说的话我们都可以和对方说。除了在各自的工作室工作,我们所有的其他时间都在一起。”陈曦笑着说。遇到有邀请需要去外地,如果只邀请了董冬冬,他会带着陈曦一起去或是推掉。他们俩人都是不喜欢应酬的人,除了工作,他们喜欢宅在家里静静地做喜欢的事情。有时候,感觉两人更像是一个人,很多地方都有默契。

陈曦不喜欢做细小琐碎的事,写完的词她最害怕作分类整理,所以都是写完后传给董冬冬,他帮她分门别类地收藏起来,陈曦的电脑里竟然没有她写过的任何作品。陈曦写完的作品要先交导演和编剧审一遍,这些对外的事情董冬冬也尽量自己全部承担,他说希望陈曦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样,爱好广泛的陈曦,学习小提琴,上书法课、绘画课,学中医,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与理论专业的研究生。

每当说到董冬冬,陈曦的眼里会闪过一道光。虽然两人在一起十几年,她还是略带羞涩地说自己喜欢和他在一起,没有厌烦的时候。在陈曦的眼里,董冬冬是一个特别正直,特别有公德心的人,“他是我见过的唯一在晚上没人的时候还会等红绿灯的人,也从来不会随手丢垃圾。有时候接了活儿别人没有付他钱,他也会先把给他帮忙的人的钱付了,他总是说谁都不容易。”而对于董冬冬在音乐方面的才华,陈曦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她始终坚信他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因为他的身上具备一个作曲家应有的素质:才华、善良和天真敏感,不受污染的心灵。”

上一篇: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爱情,一个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