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时间:2022-06-13 11:35:35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如今信息时代,尤其是新课改的形势下,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已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这就对教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教师角色 学习型 用教材教 二次开发 学法指导 平等

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单一、片面的倾向,因此在改革大潮下教育观念的变革,促使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中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啃本型向学习型转换

“要想交给学生半瓶水,教师必须要有一瓶水。”目前师资来源主要是通过师范类院校的培养,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满以为只要凭着一两本教参,就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无需寻找、学习教辅读物以外的东西,但实际要想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有出色的表现:往往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导入课别开生面;一副简笔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绘声绘色的情景渲染可把学生带入神话中的伊甸园;三两分钟的舞蹈可增强师生之情、融洽关系;抓住思维发展的灵光及时点拨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就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一部分已老化,一部分将内耗,剩余的已不能完全胜任如今的工作,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观念,不啃老本,全方位加强学习,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修为,才能完成社会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换

新课改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播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说教者”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法的指导者。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要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去接受信息。对已审定使用的教科书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做出相宜的“裁剪”和“二次开发”,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可亲身体验的平台,让他们去感知事物,从而直接获取信息,因为任何一门学科,总是存在着某些内容在某些区域、某个时期的不适应。例如杨梅在北方是不多见的,洋芋在南方也不多见;打虎在某个时期可成为英雄,而今它已是犯罪。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二次开发,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领悟融入课程中去,带来以往传统教学所不能带来的效果,如教授植物的生长、花的结构等,教师完全可以带学生走向课外,深入田间地头,让学生观察小麦、桃花等本地实物,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感官,将会获得比课本上更多的知识。

三、教法型向学法型转换

以往我们认为只要把教材的内容完全授予学生,习题练习完了,观点阐明清楚,原理讲透彻,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每个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心目中已有很“格式化”的标准,几年、十几年的教学积累,能比较娴熟地运用各种教法,每当登上讲台,便可得心应手地授学生以“鱼”。但在新课改理念下,更加关注的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还有更多的东西要指导他们去接受,如情感、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像传统的教学强调“2角加8角等于1元”,而现代教学思想则是:给你1元钱,让你怎样购得最多、最有价值的物品;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除可使用旋转法外,还有什么办法?强调思维的发展,更注重教给学生以“渔”。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宽阔的教学思路、灵活多样的学法指导课堂的主人。

四、主宰型向平等型转换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可以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口若悬河一“灌”到底,甚至可以对学生吆三喝四、随意批评,这样的教学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对教师则敬而远之,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很难向教师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种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因此,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就成为我们的必需,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我们教师首先应该主动地走下讲台,去关心学生的困苦,了解他们的童心世界,学生活动时不充当旁观者,而应平等的参与其中,成为活动的合伙人,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不失时机的鼓励、鼓舞、唤醒和诱导,共享他们的欢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过程中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冬伟. 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课堂对话意识与师生关系重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1).

[2]曹广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

[3]林珊珊,周丽琴. 再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1).

[4]刘忠华,欧小松. 新课程改革视野中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5]曹广勇.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

[6]张伟. 打造优秀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家园——以江苏通州“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为例[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3).

上一篇:以成校为平台,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下一篇:创设作文情景 激发写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