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开启教育未来的天窗

时间:2022-06-13 09:15:06

用创新开启教育未来的天窗

创新思想、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支柱,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感受历史的博大、科学的深邃、文学的优美、艺术的震撼。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性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用创新的思维去发现人才,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人才;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素质能力、教师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与时俱进,只会按部就班的工作已不能满足中国发展的需要。据统计,自1964年以来,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50%。近几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学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那么,美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培养出这么些杰出人才,而中国的教育滞后在哪?在各级各类的国际大赛中,中国选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都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的,可是我们的动手能力呢?在2007年11月14日第39届技能奥运会上,通过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831名选手的竞争,日本选手金牌总数第一,而中国无人参加!这场比赛是22岁以下的年轻人技能的比拼,比赛看谁的手艺最好,从焊接钢板到烹调西餐;从新娘美容到粉刷墙壁;从砌墙到组装机器人;从收拾餐桌到整理数据库;从金属切削到宝石研磨;一直到修理汽车,实时控制编程,各行各业无所不有。

我记得看过一篇关于日本幼儿园的报道,作为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幼儿园却出乎意料的简陋,儿童的玩具是一些硬纸皮、大小不同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等。简单质朴,孩子们可以随意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在简单的玩具中体会快乐。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不重视教育,恰恰相反,在日本,孩子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社会所有的资源都为你做好了教育的准备,孩子们一定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不必四处择校,唯恐给落下。日本教育的理念是:教师的指导要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考及主体的生活态度上,强调孩子在活动和交往中获得愉悦的情绪、情感并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实施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充分地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日本学前教育中,最让人称赞的是它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生活经验和创新精神。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总是一天到晚笑眯眯,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笑”和“感谢”。在孩子们这天真烂漫的年龄,体会他们应该有的快乐,并在活动和教育中通过大小孩子的混班教育,大带小,小追大,体会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体会到团体的快乐。而我们中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成名成家、发大财、做大官,在幼儿园里要学习生字、学背诗歌、学习算术,还有琳琅满目的美术班、乐器班、书法班……我们家长奉行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在一天到晚像赶集一样,奔波在这个班、那个班之间,疲于奔命,何谈快乐?我们重视智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孩子们的情商呢?没有快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快乐的人群很难凸显创造性的人才,孩子们的思维应是自由的、开阔的、可以飞翔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教育就是社会化成人与孩子的自然本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相互妥协和对抗的过程,通过寓教于乐与严格培训的方式,将更为优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传递给孩子,铸就孩子完善的社会性格和整个民族的个性。

乌申斯基说:人是教育的对象。课改专家说:更重要的是人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现实生活的幸福,是寻求可能生活并努力去体验这种可能的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在追求幸福的康庄大路上享受人生!

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之路。

上一篇:营造良好班级竞争氛围的“六原则” 下一篇:讣告里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