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里的天堂

时间:2022-05-29 02:25:44

这种看似有些恶搞的讣告文化 实则以公民的自由、宽容和豁达为土壤

本·拉登的去世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你能想象吗,5月3日那天,几乎所有的美国读者都将刊有拉登专题讣告的页面默默珍藏起来……在一个拥有众多每天以读讣告为乐趣的讣闻粉丝的国家里,错过拉登的讣告,简直有如一种耻辱。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有一篇准备了十年的讣闻,作者是《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迈克尔·考夫曼和凯特·泽尼克。更为残酷的是,作者之一的考夫曼终究没能等到这篇文章问世,他在2010年1月就已经先于拉登去世了。

“一份见鬼的工作”

在那本以讣告为课题的有趣著作《先上讣告,后上天堂》里,玛里琳·约翰逊曾写道:“讣告作者是看不见的隐形人,所写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人物。如果他们干的是为报刊提前撰写讣告的活儿,又死在他们的写作对象之前,他们就会成为撰写不复存在的人物的不复存在的人物。真是份见鬼的工作。”而假如考夫曼九泉下有知,一定会有同样的感慨。

虽然貌似准备了十年,但对作者来说,这就是一篇在很短的时间里必须赶出来的文章。“那要追溯到2001年11月,当初本以为几天后的一次行动中,拉登即将被捕,而且很可能会当场丧命。”“9·11”之后,时年33岁的泽尼克被从教育报道组调到新闻调查组,《纽约时报》的讣告版编辑找到她,希望她能写一篇内容充实的讣闻,于是作为新手的泽尼克找来了一篇考夫曼写本·拉登的文章。“我根本就没有和考夫曼碰面,就是把他的文字拿了过来,融合进去,写出了这篇长篇讣告。”

这的确是一篇足够长的讣闻,超过了5000字。文章开头先是简单地讲了一下拉登死亡的经过,随后评价了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接着是拉登的发家史,众所周知是苏联出兵阿富汗最后铩羽而归给了他机会。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拉登家族的背景和他的成长经历,将这个美国政府口中的头目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事实上,拉登的待遇赶上了丘吉尔,因为此前的西方媒体,甚少真的为了一个恶棍而准备长达十年的讣闻——合众社曾花了30年时间“更新”丘吉尔的讣闻。

死亡专线

讣闻写作又称死亡专线,不仅报丧,还对死者生平及其功过作出总结和评述,属于新闻范畴。好的讣闻,旁征博引,但文字简练,往往一针见血。美国不少名记者,多以讣闻起家,锻炼出好文笔。

而国外报刊中,《时代》周刊的里程碑专栏,《经济学人》杂志的讣闻专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讣闻版,多出自名家之手,充满奇文妙句,值得细细品读。

《纽约时报》的讣闻立场持平,文采斐然,登上版面的除了西方名人之外,还包括、胡志明和等人。逝世时,该报给了三个版的版面,算是最大的荣耀。“9·11”后,《纽约时报》开辟了《悲恸的群像》专栏,出动上百名记者和编辑,通过电话采访、面谈等方式采访遇难者的亲友,发掘死难者生命中不寻常的故事和经历。以照片和短文的形式悼念他们,共刊登2100多篇这样的平民讣闻,所报道的内容涉及遇难者有生之年对家庭的贡献,工作之外的才华,个人兴趣和爱好,敬业精神,慷慨和仁慈的个性。《悲恸的群像》专题因此获得了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

电影《偷心》中,身为讣告作家的裘德·洛介绍自己的职业是“新闻业的西伯利亚”,这是业内对讣闻作家的戏称。而为本·拉登写讣闻,就好比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当守灵人。

用黑色幽默充电

多数中国人可能很难想象,在英语文化中,讣告会像服装一样风格多样,时时翻新。背后还有一群颇具才气的讣告作家,以及由讣告读者、讣告收藏家等组成的讣告粉丝团,他们一年一度举行全球性的讣告大会……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这群人的共同点,那就是:噩耗传来时会高兴得一蹦老高。

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中,玛里琳·约翰逊还描述了种种和讣告有关的逸闻趣事: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同时撒手人寰;《小熊维尼》中小老虎和小猪配音者的死只相差一天(今年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同一天逝世,想必又让讣迷们激动不已);第六届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上,91岁高龄的里根死亡将会议带入高潮……每当名人发生意外被送进医院,讣告作者们就四处收集资料,亢奋地投入工作。然而名人们每一次从危险中挺过来,讣告作者只能遗憾地将自己的作品塞进抽屉。七十多岁的伊丽莎白·泰勒生前曾摆平了一次脑瘤、三次换臀骨、好几次后背骨折、多次肺炎,当她真的在前不久挂了,英美讣告作家们竟然没有忘记在她的讣告里回敬一句:最不愿意和讣告作家合作的名人。

而每个普通人死后,也都至少值得一两百字——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94岁,胸罩尺寸34B。”

“减肥医师阿特金斯大夫,曾帮助过数量众多的女士,同时沉重打击了她们丈夫、情人的生活,不幸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了一跤,就此一命呜呼,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体重三百磅!”

成千上万讣迷们每天兴致勃勃翻阅当地报纸,期待这些黑色幽默给他们一天的生活充个电。而这种看似有些恶搞的讣告文化,实则以公民的自由、宽容和豁达为土壤。因为有着对死亡的敬意和对生命的尊重,也许,“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

(摘自《齐鲁晚报》)

上一篇:用创新开启教育未来的天窗 下一篇:街拍:捕捉街头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