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虚心教育

时间:2022-06-13 01:09:41

小学教育中的虚心教育

在《礼记中庸》这部中国古典中,有这么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的很好,但是我认为今天我们还应该加上一句:“虚心之”!尤其是在小学教育当中,显得非常重要。古语曰:满招损,谦受益。说的就是骄傲自满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得到益处。而后来我们伟大的又在文章里面古为今用,成了我们今天朗朗上口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对于每个大人来说都不陌生,自小父母和老师都教我们要虚心,做人要虚心,学习要虚心。可真正把虚心拿来思考人却不多。到底虚心是什么?怎么样才是虚心?虚心怎么做到?突然一问,还真让人唐突。这几个问题我慢慢道来。现在有一个非常时尚词叫宽容。人们对宽容阐述也非常精辟,相当到位。有认为是一种心境,有认为是一种风度,有认为是一种美德,一种涵养,一种气质,一种理智,赞美观点林林总总,很是繁多。总的来说宽容不错,不过我认为它是一种态度,是为人做事时经过思考后一种态度。如果硬要加以美化,我个人认为宽容不如虚心好!为什么呢?

首先,宽容再宽它总有一个尺度,也就是容忍有一个限度。虚心,却是无限的。其次,宽容所处态势,从感觉上来说,要比所宽容对象地位要高一些。我们宽容别人时,大多是在别人不是或不对时候,才需要宽容。大家都没有错,谁宽容谁呢?虚心则不同。虚心时心态一般是比较低的,比虚心对象位阶要低。第三,宽容容易造成宽容对象负罪感与内疚心理。对别人来说你宽容同时,也伤害了别人!我们宽容别人时,总是以一种高势态心态去接纳别人,容忍别人。从而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高人一等地位。让人感觉我宽容你是恩赐,是赦免。从而让人负罪而内疚。虚心则不同,不会伤到任何人,更有益于自己。因此,我觉得做到虚心比宽容更有意义,更能让大家和谐相处。

到底什么是虚心呢?虚者无也。虚就是无,虚心是通向老子无为法门。无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没有,而是一个无限宽广空间。就比如:我们生活中的空气,让我们感觉没有东西一样。大家都知道,其实空气是有物质。空气这个空间给人类感受很自由,让我们一点都感觉不到他存在,因此就是无。再比如:水,它也是一个空间,如果人沉在水里,就感觉到很压抑,无法呼吸,无法生活。水这个空间对于人来说,就不是无,是有了。水对于鱼却是自由,仿佛没有水一样感觉,水对鱼就是无;而鱼到空气中来,却无法呼吸,无法生存,空气对于鱼就不是无。

上面这个例子说明,虚无就是一个自由空间。虚心也就是把我们心灵完全打开,形成一个自由空间,让其它事物能够自由进出与生存。在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怎样才算是虚心,如何做到虚心呢?

只有让我们心灵空间相对于接纳事物来说是自由,没有障碍,我们就基本算是虚心了。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接纳对象没束缚,让其自由来往,感觉不到我们心灵边际存在,就算是做到虚心。对于学习来说,我们排出一切杂念,打开心灵,先把自己对于学习对象看法、观点存放起来,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学习对象思想、观点,让其把他所要讲知识讲明白,所要告诉我们经验说彻底,这就是虚心学习。当我们把所要掌握知识弄明白了,再与自己原来知识观点进行比较,形成新认识,最后用于实践检验,这就是学习全过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把他们心灵开放得如天空一样,如大地一样,把他们所持有观点和想法先放起来,让他们用婴儿视角与心态,让周围人与事物在他们心中非常自由进出与生存。我们的学生就可以与环境,与社会,与所有人和谐相处。我们学生的心灵就可以容纳世间万物,天地宇宙。这就基本达到了无为境界!天大,地大,人大。我们虽不能拥有世界一切物质,我们却能感受天下所有苍生心灵。就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打开心灵,虚心接纳世间万物,与天地同齐,与万物为一。

那么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还应该如何做到让小学生虚心学习,虚心向上呢?

我认为虚心,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为现在小学生的成长环境里,缺少了许多参照性,从小出生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里面,生活在长辈的宠爱之中,被夸奖,称赞和奖励当中,所以往往会比较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但是另一方面比较不容易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课堂的教育当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反观现在社会的有一些导向:什么是好孩子呢?我们的定义往往比较模糊,在很多家长的心目当中,比如教孩子学习一样东西,你将来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将来你会工资很高,将来你可以买很好的车子,将来你可以买很大的房子,把成功等同于德学才艺以外的东西,这一点是非常要命的。再比如,学校的教育也是这样,忽略了对孩子德学才艺的教育,几乎只认为考高分,满分才是好孩子,乖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可取啊!

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自己有傲慢、过于乐观片面的地方,心理就很后悔。但是这种主观片面的毛病,我自己又往往很不容易彻底克服。这是什么缘故呢?回答可以很简单,就是因为不虚心。这个回答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对于社会上各种复杂情况,对于人类的一切知识,不可能都懂得,更不可能懂得那么完全、那么确切。因为,要想对客观的东西认识清楚,就必须虚心。凡是不虚心处理的问题,往往不容易得到完满正确的结果。以人们熟悉的调查研究工作为例吧。当我们正在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时候,是不是真正虚心了呢?现在回想起来,这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的时候对某个问题,如果有先入为主的看法,那么,再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现许多符合自己口味的材料,而对于不和自己口味的材料和意见就看不进去。这种情况所以会出现,其原因就在于调查研究得人再思想上有主观主义的成分,还没有做到真正虚心的地步。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事实求实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的意见都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等到各方面的情况全部集中起来,然后在做综合的研究。有所批判,这样才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犯主观主义错误。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对学生也是这样,这一点,不但是小学教育,乃至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实际意义。

上一篇:影响儿童自信的因素研究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应具有的艺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