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开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智慧之门

时间:2022-06-12 03:33:31

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开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智慧之门

在当今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和研究中,有过于强调理性、逻辑、分析的科学主义倾向,而少直觉、感悟、综合的人文主义因素。众所周知,逻辑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逐步分析推导,最后获得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合理结论的思维,又称“线型思维”,它适用于一切自然科学。文学作品阅读却似乎更需要灵活、直接、模糊、整合的“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不经历明确的逻辑步骤,没有明确的过程意识,凭直觉获得结论。它不属于“显意识”,是一种涉及“潜意识”的自由内在网络多层的立体思维。感悟则是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因外物作用受到触动而有所领悟。前苏联学者伊林娜和诺维柯夫在《在科学的直觉世界》一文中认为:直觉感悟思维“可获取仅仅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不可得到的思维结果;可获取仅仅依靠逻辑推论所得不到的思维结果;思维过程具有非同一般的灵活性和不可思议的瞬间性;所获取的思维结果是突如其来的,出乎意料的;思维主体对思维结论的真理性,有一种说不清所以然的本能的自信”。我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学者早就认识到感悟与文学作品阅读之间的内在关联,其中,将诗文学习中“参”“悟”之道阐发得最为透彻的是严羽《沧浪诗活》中的“妙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蔡澄清先生在《“点拨”碎语》中也说“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强调了运用点拨的手段,达到让学生“顿悟”的目的。随着语文学科向人文主义性质的回归,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心灵深处闪现美好的“妙悟”境界,从而开启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智慧之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理应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实践的重要手段。

一、认知“感悟”以静求索的突发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国佛学禅宗主张“顿悟”,其言之“悟”,实质有二,一为“静思求悟”,二为“渐修求悟”。禅宗的这一理论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

禅宗主张静思求悟,此处之“静”,不强调环境的静寂,侧重在内心的清净。唐代诗僧寒山诗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信奉禅宗的苏轼也云:“门前歌舞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说的都是心田清净,意无杂念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静思冥想状态时,大脑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道变少,潜意识活跃,往往在无逻辑程序必要中介的参预下,如天风激跃,似江河翻滚,若万马奔腾,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它表现为思维过程中的整体性、直接性、突发性和瞬间性。文学作品阅读也存在静思感悟的现象。陆机《文斌》云:“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可见清净无尘的心境对感悟的重要性。

禅宗又认为“悟”是顿悟,是静中思想、长期求索后的突发性的结果。“犹如伐木,片片渐砍,一时顿倒;又如远赴都城,步步渐行,一日顿到”(《禅宗的人生哲学》,陈文新著,敦煌文艺出版社)。阅读文学作品也有与禅宗修习类似的长期积累探索,一朝融会贯通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顿悟”境界,实际上是由量到质的飞跃,其突发性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象地概括了治学中由长期求索到突然感悟的“三种境界”。经过“望尽天涯路”的凝神专注,到“终不悔”“千百度”的苦心探求,再到“蓦然回首”的豁然顿悟,正所谓“思如风发,言若泉涌”(陆机《文赋》)。

由此可知,课堂上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若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点拨学生保持清净宁思的心态,长期积累,不懈求索。切忌心田蒙尘,浮躁不实。

二、辨析“感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感悟的个性差异与感悟主体的认识水平、生活体验、身份阅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诸因素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辨析“感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1.丰富学生的读写实践,提高学生“悟性”

禅宗五祖弘忍传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以辨其悟性深浅。首座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行者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阅后附偈云:“有性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认为慧能悟性较神秀高出一筹,便密授以法衣(《禅宗祖师慧能》,吴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由于感悟主体的个性差异,文学作品阅读中也存在“悟性”高低问题。尽管“悟性”高低受一定的先天因素制约,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天的实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思而慎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读写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感悟主体的“悟性”便会随之提高。陶渊明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其“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即整体感悟领会,与他的“好读书”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丰富学生读写实践是提高其“悟性”的必要手段。

2.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提高学生“悟性”

生活阅历不同,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感悟能力也有所不同。黑格尔说:“正像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总没有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意义和范围。要在成年人那里,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囿于学生的年龄,他们的生活体验往往比较肤浅,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悟性的提高。为此,应千方百计丰富其生活阅历,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在教学《背影》一文时,由于缺乏类似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对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感悟不透。当时,我并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只是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此后注意发生在家庭里的一些生活细节。过了一段时间,安排一节课,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那节课上,有位同学说得很感人。他说父亲下岗后,靠帮别人送液化气罐维持家庭生计。开始,他一直以其父为辱,学习了《背影》后,一天放中学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父亲拉着一辆装满液化气罐的板车,在正午的烈日下,背弯得像一张弓样吃力的向前挪动着脚步,眼泪突然夺眶而出。他说他流着泪在父亲后面跟了很久,一直没有惊动父亲。“父亲当时拉车的背影,那艰难的一举一动一辈子都会印在我脑海里。”该生说到这里,又噙满了泪水。全班同学鸦雀无声,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经过了这番生活体验后,那位学生当然会从内心深处怜惜、敬重生活重轭下的父亲,也无需再分析,同学们便能感悟到蕴含在“背影”中的父子深情。

3.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悟性”

“情趣”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社会熏陶、风俗习惯、文化模式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心理能力,对人的“感悟”影响很大。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云:“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心。”情趣不同感悟有异。

文化素养的高低对理解感悟更为重要。学习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一般同学都能领会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欣喜之情,但所领略的程度随素养的高低有别。有些同学在了解了诗人的背景资料后,深深地感悟到诗人所喜春夜之雨,为自己,更是为别人。整个锦官城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了花的海洋。那么,山上的树木呢?田里的禾苗呢?一切的一切呢?生发出如此联想的学生,其文化素养自然比别的学生要高。

三、体悟文学作品的语言,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1.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艺术审美地细“嚼”慢“咬”,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等特殊语言现象,特别是注意与普通表达不一样的语词,如“他的眼光压得我抬不起头来”一句中,“压”是理解句子表达效果的关键语词,就是因为它与普通的表达不一样。

2.结合文学作品的语境,揣摩语言的弦外之音

语言的内涵是深邃而厚重的,就语言的运用而言,在范围上、方法上、内容上和形式上,语境都有制约功能,这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因素。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只有指导学生结合语境阅读,即把某些句子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思考,才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词句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获得句子的隐含信息。

3.比较替换,揣摩语言的精练和巧妙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比较揣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在比较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使学生由此及彼地揣摩语义,从而培养联想、综合、归纳能力。同时可以打开思维大门,并有所领悟,有所发现,促进学生辨析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具体的经验储备,多角度,多侧面地比较理解语言意蕴,发出不同的声音,对文本进行合乎情理的个性化阐释。

四、倡导涵咏、吟诵、品味、揣摩,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推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辞句章法,风格情调,意蕴理趣,才能让学生真正从语言入手去对文本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在具体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诵读可以充分调动读者诸多感官接受信息,能使读者充分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境界,沉醉其中,以最纤细最灵敏最小心翼翼的心灵来完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文学作品特有的人文性质,要求在阅读中直觉感悟思维的积极参与,对文本的涵咏、吟诵、品味、揣摩则是直觉感悟思维的外化,体现了该思维的主要特色。

在涵咏、吟诵的基础上品味、揣摩则可直接提高学生的“悟性”。我在布置学生欣赏柳宗元《江雪》一诗时,学生们初读,觉得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风雪垂钓图”,形似一幅淡墨山水画。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深刻。接着,他们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有关诗歌“意境”的知识,反复吟诵、品味、揣摩,不少学生“悟性”又深入了一层:“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永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正是严酷的政治气候下,诗人身处冷峻逆境的写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异峰突起,隐现着诗人的孤傲身影,寄寓着作者的倔强性格。经过此番品味、揣摩,学生们的悟性得以激发。随着对作品感悟的深入,学生们普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审美感染。在这里,涵咏,吟诵,品味,揣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宾 主编.《禅文化丛书》,江西人民出版社.

[2] 张焕庭 主编.《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3] 郭绍虞 校注.《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4] 王正 著.《悟与灵感》,上海社会科学院.

[5] 郅庭瑾 著.《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

上一篇:汲取生活智慧,创意物理课堂 下一篇:且思且行在主体性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