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方式应进行多种尝试

时间:2022-06-12 02:45:26

作文批改方式应进行多种尝试

语文老师们对“作文要不要批改和用什么方式批改”的讨论一直都没有消停过。有人以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反对作文“精批细改”,有人主张作文应由学生自改。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建议,哪一种主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作文批改达到最佳效果。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对作文的批改方法曾进行过多种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收获了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所带来的愉悦。

一、精批细改

这是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之一。它要求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尽可能加以指出,既说明其错误的原因,又指出其改正的方法,既表扬已取得的成绩,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在作文批改程序上,首先要通读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全貌。阅读时随手将明显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订正过来,然后再从头到尾逐句逐段地进行仔细推敲,改正必须改正的字句,写下眉批,最后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写下总批。这种批改方法,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为学生提供具体帮助,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好在何处,错在哪里,使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二、全收略改

所谓略改,就是边看边改,边批边改,一遍了事:凡须增减几字者,顺手增减;须稍加点拨者,顺手点拨,须增添句子者,顺手划个“√”记号,让学生自行增添;如遇不通顺的句子,随手划个“~~~~~”记号,让学生自行改动;如遇错别字,随手划个“”记号,让学生自行订正。看完作文,简要写下批语并评定等级或分数,作为对作文质量的评判。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作文教学有的放矢,也便于教师进行课外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全收轮改

轮改,就是在每次作文,教师只对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批改,其余作文,收而不改,划划错别字和病句,打个分数,每次逐个轮换,交替进行。这种方法,作文处理得快,容易周转,有利于增加作文次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作文。但采取这种方法,一定要辅之以认真、详尽的讲评,这样才能使全班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及时解决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四、面批面改

所谓面批面改,通俗地说,就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批改作文。这种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评改效果好。比如,思想内容有重大失误或有明显片面性的作文,可以向学生当面指出其错误和问题之所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提醒其在今后的作文中如何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对思路不清、结构混乱,须作重大修改的文章,可以当面向学生讲清问题,劝其重写;对文风不正,写作态度马虎或作文有明显退步的学生可当面教育。还可以挑选出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有有利于教师具体地指出作文的优劣及其原因。学生也容易领悟文章应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但是,这种方法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面批面改的时候,教师在语言上一定要含蓄而委婉,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能接受老师的意见,又保持作文的热情。

五、师生共同批改

实施这种批改方法,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挑选一到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两篇便于比较),事先让学生传阅,让学生熟悉原作。然后让学生明确作文的评价标准和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如解决主题问题,层次结构问题,选材问题,词语运用问题等。然后教师根据原文情况,确定批改重点,拟定几个有针对性的思考题,让学生作好发言准备(要注意提醒学生;准备时可充分交换意见)。之后,在具体的师生共同评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一解决思考题中的问题,也包括学生临时提出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二:如果要实施全班作文共同批改,则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即按座位一、三、五排向后转,形成自然的四人小组,老师指定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按照老师提出的批改要求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在传阅中要求找出错别字,病句,再对该篇作文提出修改意见。等四篇作文都传阅完毕,再由本组统一每篇作文的修改意见并写出评语,然后交本人改正错别字和修改病句。下课后由学习委员按小组收齐,把作文交给老师。老师收到作文后,要尽快批改、分类,批改时仍按小组进行;一是看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是否认真;二是看该小组对该篇文章的评语是否合适。然后按好、中、差分为三类,请学习委员用小夹子一一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在下周用一课时请学生民主评议。要求:评出该次作文中最好的或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并当场打上分数。其余作文按分类标准,统一给分。以上两种评改方式,无论是采用哪一种,都要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教师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如有争议,教师一定要当好协调员,引导学生统一认识。老师总结时要对学生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哪怕仅仅是表扬学生的一段文字、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都是好的。

六、学生互改

学生互改就是学生两人或两组互改对方文章的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其做法是,先由老师提出批改重点,例如纠正错别字,或改动不通顺的句子,或解决段与段间的衔接间题等,然后由同桌或前后座位或左右两组互改,改后打分,写评语,签署批改者姓名,最后教师抽查,纠正那些不适当的批改。实施这种方法,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互改时提供的相关信息,作一次面向学生的讲评,避免学生互改过程中出现混乱。

七、学生自改

这是目前为止争议较大的一种作文批改方法。它主要是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批改要求,自行评改自己的作文。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的自改,由于学生自我判断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有限,学生无法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因此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帮助。这些老师的观点也是片面的。要知道,作文修改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作文教学整个过程的主人,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也包含了一切真知均来源于自身实践的哲学观点。学生在作文活动中频繁地思考,不断地修改,把作文当成“半成品”来加工,这样使学生的思想一直沉浸在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写作环境里,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并激发更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作文批改方法,既能把教师从繁琐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又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法无定法”,作文批改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减轻老师作文批改负担有利,我们都应大胆地进行尝试和探索。再者,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使用某一种批改方式,一成不变,没有新意,学生难免生厌,觉得枯燥无味,这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作文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实时尝试多种作文批改方式是可行的。

上一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破阅读教学难关 下一篇:开放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