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06-12 04:15:45

高职商务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 要: 作者以大学商务办公自动化课程为研究基础,以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商务ICT课程教学在高职阶段的地位和现状的分析,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分析了在高职高专阶段更加可行的商务ICT课程教学及创新改革方法,使之与“课证一体”的目标有机结合。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商务ICT教学 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各种形式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发展迅猛。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按照不同领域的社会需要完成自己的教育过程。因此,高职院校为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目标性培养,纷纷创新改革,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营造更加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其中包括商务英语实训室建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未来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鼓励学生考取各种商务证书,实现“课证一体化”。

一、商务ICT实训教学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实训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纷纷构建商务英语实训室,尽可能地为教师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教与学的环境。许多高职院校先后为国际贸易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课开设了实训课程。“商务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实训课程是实训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商务英语专业继“国际贸易单证”后新开发的核心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和办公设备操作。通俗来讲就是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它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系统科学与工程,以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技术作为支持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这对将来就业有很大的益处。

二、高职院校商务ICT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逐渐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目标性极强的职业技能。在各种职业技能中,商务ICT所培养的技能是所有将来走向社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办公室技能。但是,由于商务ICT课程与其他的技能课相比起步较晚,针对性比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设备及教学环境不够完善。由于开设商务ICT课程对于实训室设备及教学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因此要求开设此门课程的系购买成套的设备及教学软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上课只有电脑,只能按照要求按部就班地操作,无法进入实际的环境中操作,导致学生学与做严重脱节。

2.教学内容涉及面过宽,目标职业针对性不强。ICT从广义来讲是一个很大范畴的概念,办公自动化只是涉及面很多的一个范畴。教师在备课时,正确定位商务ICT课程的内容对其目标性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否则,商务ICT实训会很容易变成广义上的计算机课程,导致学生只有笼统的概念,产生以为会简单的计算机各种操作就掌握了商务ICT的错误观念,对于涉及自己将来职业目标针对性的技能仍然一头雾水,最终导致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失败。

3.教、学、做严重脱节。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设备、软件和教学环境,教师教授具有针对性,学生进行了软件模拟的学习。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商务场景中操作的经验,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商务环境,不少学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只会纸上谈兵。

4.学生缺少能力证明,就业没有优势。许多高职院校只强调学生的学与做而忽略了“课证一体”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虽然本身具有商务能力,但是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没有自己能力的有力证明,导致求职频频受挫。

三、改善和提高商务ICT教学的手段和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高职院校商务ICT实训课程教学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手段与措施。

1.为教师及学生尽可能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设备、系统及环境。由于商务ICT实训课程的特殊性造成其对教学硬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一个学校一个系决定要为学生开设此门课程,就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在建设实训室外,提供更好的教学系统软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的商务环境,为将来到公司实习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2.教师应针对讲授群体制定更加有职业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虽然商务ICT涉及的面很广,但老师可以在广义的基础上详细讲授与学生将来职业有关的细节操作问题。商务ICT的讲授对象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该详细制定与商务场景有关的各种ICT方面的操作,而不是从广义上进行计算机操作讲授。比如,在讲到PPT制作,教师应该在学生了解PPT基础操作前提下,进行商务细节方面的讲授。比如设定商务场景,在给定的任务前提下进行各种PPT制作,例如制作商务会议的PPT或公司宣传片等。只有有职业目标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从细节方面既掌握PPT的操作,又能完成在将来职业中会遇到的具体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机,让学生在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仅仅有软件模拟出来的商务环境是完全不够的,学生需要更多真实的商务环境进行应用操作与锻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就是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组织学生到各个实习基地或合作企业见习,了解真正的商务场景与商务ICT有关的操作。通过实际环境的影响,学生能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效地完成不同的商务任务,对自己将来的目标职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实践式教学模式则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技能。

4.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考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做到“课证一体化”。“课证一体化”将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应的证书培训结合,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职业证书是一个人能力最有效的证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许多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技能,应该激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综上所述,在良好的教学设备与环境的前提下,教师应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真正的实践中锻炼。“课证一体化”使学生有了更多职业证书的能力证明。有了这些职业技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定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宏启,戚,王鹏.试论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的必要性与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6,(20).

[2]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3]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贺修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

上一篇:例谈中考语文阅读专题三步复习 下一篇: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