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第18期

时间:2022-06-11 09:23:54

【前言】表演艺术 第18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人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从无声到有声,再从有声到无声的过程。作为人的精神生命乃至生命本身的表现形式,文学与电影,大体可以算做无声与有声。 但实际上,这文学之无声,却也有“有声”在里面。以文字形式、印刷制品为物质载体而表现的各类文学作品,现...

表演艺术 第18期

点击

在欣赏表演艺术的时候,我们除了要了解表演艺术本身的情节背景外,还应该了解该种表演艺术样式当时发展的状况及其时代大背景。电影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由原来的“默片”变成了有声电影,这种变化,不仅是电影本身发展的必经阶段,更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因为,“人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从无声到有声,再从有声到无声的过程”。

选文1

有声与无声之间

祝晓风

人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从无声到有声,再从有声到无声的过程。作为人的精神生命乃至生命本身的表现形式,文学与电影,大体可以算做无声与有声。

但实际上,这文学之无声,却也有“有声”在里面。以文字形式、印刷制品为物质载体而表现的各类文学作品,现在虽然主要通过阅读而为读者所欣赏,但以前大多也都是有声的。诗,不用讲了。先民的诗,据学者们考证,原先都是唱的或可唱的,有的也许还配着乐。从先秦的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原来也大都是配着曲唱的。从这个角度说,那些流传下来的各个朝代的戏曲文本,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完整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当年都是由人演出的,观众欣赏的是整个演出,欣赏者是能看到能听到的。那整个儿的演出,则包括了表演、鼓乐、舞台等,还有观众的现场反应,加在一起才差不多是那个作品。当代的各种戏剧剧本,电影剧本,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不完全的作品。所以,研究这些广义而言也算文学的作品,真正地“阅读”文本,是看演出,不论是电影还是戏剧。当然,读纯文字的文本也有“意义”,但“意义”不同。就是现在感觉上用来阅读的小说,古代也是说书人嘴上的故事。当然,西方的小说传统与此不同,那要另当别论。但西方人研究小说,也有的喜欢用音乐的术语,比如巴赫金用“复调”“多声部”来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的特点。这说明他们也是能“听”见小说的声音的。

从另一个层次讲,文学创作中,有所谓“言为心声”一说,这是从创作者一方讲;从阅读者、听受者来讲,说一部小说扣人心弦,那就是说心弦振动,弦动,当然就会有声音。如果说振聋发聩,虽是比喻,但也可说明,文字作品也是有声的。只不过那是无声之声而已。

上面说的是无声之有声。而电影,现在看虽是有声的,却也恰恰是由无声而有声、既有声也无声的。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海问世,但无声电影的批量的商业制作,却是一直到1936才算结束。最初的无声电影,如《劳工之爱情》《神女》,都是名品,但现在也都是电影史上的文物了,说起来感觉很遥远,如文学史上的先秦诸子。外国的无声片,如《战舰波将金号》《党同伐异》等,也都为人熟知,现在也都是大学电影课教学的必读篇目,广为人知。这是就电影而言的无声与有声。

(选自《读书》2011年第8期)

点击

“赵氏孤儿”的故事,是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母题,这个悲剧故事早在《左传》中就有记载,以后流传的版本,其故事情节大体相同,只是不同的作者,出于不同价值观的需要,对其进行了改编。中国的传统故事,甚至还流传到了国外,外国人如此青睐“赵氏孤儿”,是因为他们把这个经典故事当做了展示人性的载体。

选文2

《赵氏孤儿》的N种版本

蒋庆锁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能够根据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伦理观的需要,对之进行不同的改编,进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可阐释性,从而释放出不同时代的光芒。《赵氏孤儿》无疑正是一部在中西文化的两个世界里都能大放异彩的经典版本。

众所周知,“赵氏孤儿”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悲剧故事。其基本故事框架是奸臣屠岸贾设计灭赵氏全门,程婴以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的性命为代价,换得屠岸贾的信任,并带着赵氏孤儿投入屠岸贾门下,忍辱负重,抚养赵氏孤儿长大成人,最后赵氏孤儿终于报仇雪恨。从《左传》《史记》的历史传奇,到元代纪君祥的杂剧《冤抱冤赵氏孤儿》,此后,程婴救孤的义举一直被人们发扬光大,如京剧《八义图》(《搜孤救孤》),潮剧《程婴救孤儿》,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林兆华版话剧《赵氏孤儿》以及田沁鑫版《赵氏孤儿》。l8世纪以后,《赵氏孤儿》还被译为外文介绍到国外,如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歌德的《中国英雄》和赫察特的《中国孤儿》。虽然《赵氏孤儿》诞生于中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经过中西不同作者的改编,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解读视角。考察中西版本的不同之处,便可大致看出中西文化在理解“复仇”这一人类重大主题上的不同态度。

中国版的《赵氏孤儿》,虽然经历了不同朝代作者的改编,以及当代剧作家的精心打造,甚至消隐和悬置了复仇的主题,但是其基本的内涵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受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制约,通过临危托孤、搜寻孤儿、舍命救孤、遗孤报仇等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展现正义和邪恶、忠良和奸佞之间的斗争和较量,最终结果是,奸臣遭到报应,忠良得到安抚。第一,《赵氏孤儿》中程婴、韩厥等一系列士人的壮举,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的仁者思想;第二,在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序列中,以血亲为基础的家族力量处于所有力量中的核心位置,托孤、搜孤、救孤均围绕着血亲展开;第三,复仇虽然是全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永恒主题,但是《赵氏孤儿》所呈现的中国式复仇是在儒家的框架下进行的。中国式的复仇强调因果报应,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仅如此,中国式的复仇住往与暴力连接在一起,复仇者通过暴力手段消灭仇家的身体,具有不可质疑的正当性。

但是《赵氏孤儿》经如伏尔泰、歌德、赫察特改编后,却呈现出一些迥然不同于东方文化的西方版本。以被西方人所熟悉和推崇的伏尔泰版的《中国孤儿》为例,伏尔泰对《赵氏孤儿》从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编,不仅将故事背景由春秋时期改为成吉思汗入主中原时,阶级仇改为民族仇,而且将主要人物也做了更改,屠岸贾改为成吉思汗,程婴改为宋朝大臣,程婴之妻改为一个充满了西方色彩的名字伊美达,更重要的是将故事情节也做了修改,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后四处搜捕大宋遗孤,宋朝大臣尚德决定用亲生儿子顶替大宋遗孤。其妻伊达美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送死,决定向成吉思汗道出实情,期望求得成吉思汗的宽恕。故事在此设计了充满西方浪漫主义色彩的情节,早年成吉思汗曾向伊美达求婚,被伊美达拒绝,现在成吉思汗痴心不改,要挟伊美达改嫁。伊美达严词拒绝了成吉思汗的无理要求,而且毅然决然地参与到拯救丈夫和孩子的行动中。成吉思汗大为感动,下令宽恕了所有的人。通过改编《中国孤儿》,伏尔泰对中国盛久不衰的复仇主题做了根本性的变革,让主人公放弃了复仇,显然寄托了作为启蒙运动健将的伏尔泰的理想,即“力图匡正法国江河日下的道德风尚,推进启蒙运动的开展。因此主题不再是复仇和忠义,而是理性、仁爱;不再是充满悲剧的氛围,而是洋溢着和解和道德的光彩。”

(选自《名作欣赏》2011年第9期)

对比欣赏

这两篇文章都是谈论表演艺术的,有着相似的思想内容,都谈到了表演艺术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也很相近,都是从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谈起,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旁征博引,论述充分。既有高超的艺术性,又写得趣味盎然,有很强的可读性。下面就谈谈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在写作手法上,这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但《有声与无声之间》(以下简称《有》)中有两处对比。在《有》中,首先是无声与有声的对比,这种对比是很明显的,也是很直接的。接下来作者拿文学和电影对比,文学是“无声胜有声”,这是因为文学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空间。而电影却是“现在看虽是有声的,却也恰恰是由无声而有声、既有声也无声的”。在《〈赵氏孤儿〉的N种版本》(以下简称《赵》)中,作者只运用了一处对比手法,那就是拿中国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和国外作家对“赵氏孤儿”的改编做对比。中国作家改编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复仇和忠义的主题,而国外作家的改编则是为了体现理性、仁爱的主题。

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两篇文章都是谈表演艺术的,都谈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但区别也很明显。《有》文是通过文学和影视的对比,来体现“有声”和“无声”的辩证关系。内容浅显,但思想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赵》文则是通过翔实的事例详细解说“赵氏孤儿”故事的演变,以中西方改编“赵氏孤儿”的事实为依据,得出观点,来证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三,在语言特色方面,由于两篇文章都是学术论文,所以语言准确、周密,且富有哲理性。如《有》文中的“文字作品也是有声的”“只不过那是无声之声而已”。《有》文的语言较活泼,较通俗,如“那整个儿的演出,则包括了表演、鼓乐、舞台等,还有观众的现场反应,加在一起才差不多是那个作品。”而《赵》文显得深刻含蓄,甚至包含个别专业术语。如“中国式的复仇强调因果报应,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仅如此,中国式的复仇往往与暴力连接在一起,复仇者通过暴力手段消灭仇家的身体,具有不可质疑的正当性。”

上一篇:聚焦高中生课外阅读 下一篇:碎片式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