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集中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1 02:50:22

污染集中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污染集中控制是我国推行的区域污染控制战略,切实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但在施行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交叉等原因,损害了排污者对污染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对不合理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污染集中控制;不合理;排污费;污水处理费

污染物集中控制,是我们过去单一点源控制方式的进步和深化,是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切实可行的环保制度,但在推行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出现了不合理现象。

(1)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第四十四条规定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如果排污单位排入城镇污水厂的废水出水水质达到了三级标准,就可以免缴排污费。

(3)2014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008号)文件,第三条规定“实行差别收费政策,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减半征收排污费。”由此可见,排污费可以减半征收,但污水处理费用不可以减少缴纳。

在执行两个标准的过程中,排污单位为减轻污染,加强管理,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有效降低废水排放浓度,使污水出水水质符合一级污水排放标准,按上述规定可以免缴排污费,但是仍要全额缴纳污水处理费,仔细比较两种费用的差值,实际上是排污单位加大了环境治理投入,而因废水排放应缴纳的费用大幅度提高了,从而严重挫伤了排污单位进行强化推进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投入的不经济性。

现以实例说明不合理现象,调阅某开发区企业排污申报登记资料,年废水排放量为37.4539万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前,废水排入III类水体,污水处理厂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单价为1.1元/吨年,全年四次监督性监测数据如表1所示。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判断该企业所排废水符合一级标准,可以免缴污水排污费;依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的通知》(苏价费[2007]206号、苏财综[2007]40号)核算该企业可以免缴的排污费用:

PECOD=374539×73.25÷1000÷1=27434.98

PESS=374539×42.25÷1000÷4=3956.07

PENH3-N=374539×2.435÷1000÷0.8=1140

PE总=PECOD+PESS+PENH3-N=29277.95

免缴的排污费=PE总×0.9=29277.95元≈3万元

应缴纳的污水处理费=374539×1.1=411992.9元≈41万元

差值=应缴纳的污水处理费-免缴的排污费=379461.65元≈38万元

由以上核算可以看出,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入,积极进行环境管理,使所排放的废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如果直接排入环境,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规定,需缴纳排污费约3万元;但是在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工作中,所排放废水必须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需缴纳污水处理费约41万元,前后对比,在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后,企业反而多缴纳了约38万元,如再加上企业因加大环境治理而增加的环保投入,就更得不偿失了,因此不合理现象就产生了。

有人认为排污单位没有必要进行追加环保投入,这是环境治理的重复投入,但是如果城市污水厂建设在后,之前排污单位利用已有的污水治理设施处理废水,能够按照一级标准排放污水,而且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解决这种不合理现象,避免挫伤排污单位推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经济投入的不经济性。具体的管理措施建议如下:

(1)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并进行联网监控,并按规定对排污单位的排放水质进行监督性监测和抽测相结合,杜绝排污单位偷排、稀释排放等违法行为。

(2)推行激励机制,缩小之间的不经济性,也就是排污单位持环保部门依据监督性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出具的符合一级排放标准证明,可以核减部分污水处理费。参照污水处理费成本0.42元/吨[3],认为适当地核减幅度为40%-60%。

(3)加强排污许可管理,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排污单位在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后,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挤出的排污权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或者进行排污权交易,以提高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

(4)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鼓励排污单位开展污水深度处理和再利用工作,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扶持,促使排污单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污水。

参考文献

[1]秦鸿源.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汇编[Z].镇江市环境保护局,2008,1.

[2]刘岗.沛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指南[Z].沛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2008,4.

[3]原培胜.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

作者简介:朱雷(1986,10-),江苏沛县人,现工作于江苏沛县环保局,主要从事环境管理工作,1篇。

上一篇:通化 蛄河湿地公园保护与生态建设前景的探讨 下一篇: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