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1 10:32:12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有效载体,其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广泛的,凡是地理中具有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基本上每个题都需要图表辅助(即使是没有图表的题也需要借助自己记忆中的“图”作答),所以才有“无图不成题”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工具,而识图能力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有许多课文是以图为主体,各种地理图表中储藏着大量的信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理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离开了地理图表的地理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 在教学中贯穿识图能力培养的三步骤

我在教学中采取“三步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文图对照法”,就是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本时不要只注重文字,而是要对照课本地图、表格或地图册图表理解课本内容;第二步,“图文对照法”,也就是在读完课本后让学生看着有关图、表说出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如果说不出来就再回过头去看课本文字描述,其目的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逐渐使学生的学习重点和注意力从课本文字向相关图、表转移,逐渐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第三步,“弃文读图”,这个步骤是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全部转移到相关图、表中,看着图、表说出有关内容,最终把知识全部落实到图、表中。通过这几年在教学中的实践,其效果比较可观。

二、 识图能力培养的一些尝试

1.描图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学生学习地理的初期,由于学生缺乏绘图能力,我们只能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准备绘图纸,然后把绘图纸蒙在课本或者地图册的相关图上,描一些重要的图(如太阳光照图、洋流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等),通过描图来培养学生的绘图、识图、用图能力,同时也强化了相关的知识。如果学生的图描得相当不错,我们还可以把它贴在教室里或者在课堂上当堂展示,这样做既鼓励了学生,还可以在教室中创造地理学习的氛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几年我用得较多的地图册是谭木主编的《新课标中学地理图文详解》和王树声主编的《学习与考试图册》,这两本图册学生反映都不错。

2.绘图法

地理学习中绘制一幅图,其价值抵得上读十幅图。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的高二和高三阶段,学生已经通过高一阶段描图训练具备了一定的绘图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各种信息来绘制不同类型的图表(如坐标图、等值线图、饼状图等)。学生学会了制作图表,也就基本上会识图、用图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自觉从地理素材中提取信息进行制图,并加以分析,使学生的识图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结合练习中的一些习题教会学生绘制地图。

3.“切图法”

读图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考试成败的关键。区域图往往是答题的门槛,对于顺利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区域地理时,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涉及的地区和知识点很多,很多区域图学生不会识别。针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切图法”阅读区域地图,识记有关内容。其做法是:让学生把一幅较大的区域图根据图上现有的经纬线划分成由相邻两条经线和纬线组成的若干小块,然后每天读一小块,详细了解每一小块区域中的自然、人文地理状况,最后积少成多,读完全图。这样识图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比较详细地识记较小范围内的地理知识,增强识图的针对性和区域感,更有利于锻炼学生识图时的细心、耐心和准确性,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准确地判断局部地图,正确作答,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识图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识图的习惯与能力,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识图、读图、析图,而且要用好地理图表、用活地理图表,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学敏.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成才之路,2011(23).

[2]姚凌元.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1(14).

[3]郝哲.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3).

上一篇: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下一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上好高中地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