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学生的学问

时间:2022-06-11 09:30:53

教师批评学生的学问

【摘要】:批评学生要体现爱,要讲究度,要因人而异,要体现思,要体现妙,掌握语言的艺术和非语言的学问。

【关键词】:语言艺术,体现爱、度、宜、思、妙.教师、学生、批评、尊重,学问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教师要做到有效的教育,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实的、良好的心理沟通.因此,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就成了取得良好教育的必经之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杜绝不批评学生是不现实的,但批评学生应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

1.情之所至——体现”爱”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写道:在一定的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报酬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爱.

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有调查表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源于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这种热爱和关心,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教师的温暖。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活动的催化剂。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亲近教师,就会在师生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亲切感。因此,教师的批评语言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真挚的情怀和情感的力量。教师所说的话,自始至终都体现出对学生的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师生间一次情感交流,而不是一种惩罚。教师的语言切忌冷冰冰、硬棒棒。教师尽量不用责问、命令和呵斥的口气批评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适可而止——体现“度”

所谓体现“度”,是说教师的批评不能超越被批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过分地使学生难堪。

“度”,是相对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而言的,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同,教师在掌握批评的尺度时,也应因人而异,但至少做到以下几三点:

首先,不应污辱学生的人格。教师语言要合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要求,文明、亲切、感人,绝对禁止用有辱人格的语言羞辱学生。

其次,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能用讽刺、挖苦和嘲弄的口吻批评学生。“你真蠢”,“你天生就是下贱坏子”,“你是没指望了”等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话,应该成为教师的忌语。

最后,不威胁和恐吓学生。教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把话说到学生心理去,靠教师贴心的话打动学生,而不是用威胁和恐吓对学生施加心理压力的办法逼学生就范。

3.因人而异——体现“宜”

学生个性不同,对教师批评的心理承受力也有强弱之分,所以,教师批语的语言切莫一种腔调,说什么,怎么说,根据对象,区别对待,也就是批评要适宜。

4.言而不尽——体现“思”

言而不尽,就是要求教师的批评语言要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的批评语言应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反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思过错,明得失,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才能震撼心灵,确有成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提出自求自得的教学方法。他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君子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高明的教师总是善于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感化、去塑造学生,努力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反醒、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最后达到自我完善。

5.刚柔相济——体现“妙”

“刚”,即教师对待学生严肃批评和严格要求。“柔”,即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似水柔情。

教师的批评语言要刚中见柔,柔中有刚,刚柔巧妙结合。教师如果一昧地强调刚,而缺少必要的柔,只注重批评语气的严肃、严厉,而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抚慰,则学生会认为教师不近人情,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阂,造成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一味地体现柔,而缺少必要的刚,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只作过分地宽容,而缺乏严肃认真的批评,则容易给学生造成教师软弱可欺的错觉。这样学生往往不惧怕教师,教师的真诚帮助,热心开导就会付诸东流。由此,教师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晓以厉害,提出要求,限期改正;同时,也要耐心地做说服教育工作,让学生思想上、心理上和情感上接受教师的批评。

6.避免对学生伤害最大的十种语言出现

希望学生成才,是许多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冲满爱心,可却有时在无意的言谈中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伤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诺特将这些伤害分成十种:

(1)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2)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

(3)责备—你又做错了事,真是坏透了.

(4)压抑—闭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强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抱怨—你做这种事啊,真让我伤心透了.

(9)贿赂—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辆自行车.

(10)讽刺—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

7.批评学生常用的语言技巧

(1)幽默.一些调查表明,在学生列举的他们所喜欢教师的特征中,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

(2)委婉.心理学的研究表面,人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3).模糊.在师生交往中,有时因为学生、教师或者事实真相不明确等原因,不便于把意见明确地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模糊化的口语技巧,把输出的信息“模糊化”.

8.批评学生也要使用非语言方式

(1)沉默.一些研究表明,许多教师都患有”唠叨病”,而越是资深的教师越是感觉不到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事无巨细、不分场合地陈述、指责。实际上,班主任有意识的适当保持沉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反而能提高交往的效果,并且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在沉默中让学生感受心理压力并进行自我反省。

(2).教师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只要是用眼神来表达,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和情感的晴雨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对学生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反馈.

(3)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马克思主义者人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的形式.教师批评学生就要掌握恰当的时间和空间.

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很好的运用这些学问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认为,凡是工作出色的教师,都有一双慈母般的眼睛,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善于观察学生,能够从学生的喜怒哀乐中掌握学生的内心变化,通过及时的教育和引导,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曾梓良.中学生心态探秘. 北京:当代世间出版社,1999

2.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曾庆春,跟随榜样成长.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2007.5

4.钟海清、戚业国,走向高效能的教学.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4

5.李方、扈中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化学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刍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