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会问,学生爱问

时间:2022-02-28 04:37:52

教师会问,学生爱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点明了课堂提问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近两年来,我们大魏中心小学倡导合作提问式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结合,在互动展学中达成学生乐问、教师会问的思问课堂。每位数学老师在践行模式的同时,力争跳出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教师会问

(一)提问时机要得当

1.在兴趣点上提问

学生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当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对未知的欲望时,学生就可以产生创造思维,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创设问题,能够使学生把想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来。例如在教学《字母表示数》一课,我和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数青蛙的儿歌,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孩子们兴趣盎然,各个全身心投入,当数到30几只时有同学累得实在喘不过气,这时我及时提问:“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这首儿歌吗?”有了亲身感受学生迅速进入思考,可以说竭尽所能来求简单。

2.在学生疑难处设问

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地方,教师就要精心设问,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当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字母表示数》练习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数青蛙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当发现太多,说也说不完时,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有的学生: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还有的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答案五花八门,错误百出,看来用字母表示这句话对学生来说的确有难度,我及时设问:观察青蛙嘴、眼睛、腿和只数有什么关系?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发现嘴和只数相同,眼睛是只数的2倍,腿是只数的4倍,于是,马上有同学想到用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表示。

3.在课堂生成处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字母表示数》一课,当学生用n只青蛙n张嘴表示儿歌时,我及时追问:这里的n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两次用同一个字母?如果说a只青蛙n 张嘴可以吗?此时,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保持了他们思考的延续性。

(二)提问尽量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中,我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一般情况下,我先叫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回答得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差生”回答,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提问的机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对问题不能正确回答时,提示与探询是必要手段。

(三)注意提问数量、难度

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在设计问题时,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易,尽量设计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的问题。所以,我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把握好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距离,以此为基础把握好问题难易度的标准。

二、学生爱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问,长期的训练,会让孩子们敢于质疑问难,从愿学、乐学到会学,由被动提问转向主动提问。

1.新授前提问――有疑而学

学会提问,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钥匙,学会提问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非常重要。课题作为教学重点内容的体现,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切入点,教学《字母表示数》一课,出示课题后我提出“可以借助哪些问题来学习字母表示数?”因为平时每堂课都是这样训练的,所以学生马上会想到:“为什么用字母表示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哪些字母可以表示数?”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让学生有疑而学。这些问题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学生,由于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学习更加主动。

2.过程中提问――无惑而学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说明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字母表示数》新授环节,我从“师生互动猜年龄”活动入手,现场采集信息,得出“同学年龄和师生年龄差”,在用字母a表示学生年龄,a+24表示老师年龄后,为了让学生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表示数,还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顺势引导:“你能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这个式子吗?”我再一次把提问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以问促思,以学生调动学生,可以说学生的提问达到了教师想要给予的目的―――“a表示什么?a+2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24?”这一问一答中强化了重点,生生互学中突破了难点。

3.课尾处提问――学而无惑

新课小结时,我给予学生质疑权利:“对本课所学内容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爱提问的孩子们常常问题不断,如果学生能回答上来,就找学生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教师解答,这样让学生及时解决困惑,以达到当堂释疑,当堂巩固之目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课堂不称其为充满活力的课堂,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造就不了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实施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上一篇: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班级也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