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按需施训

时间:2022-06-11 01:24:53

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势如破竹地涌入我们的生活,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已经成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是因为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尤其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活动,要保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就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为了满足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以较高的专业水平,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全面、可靠的知识。所以,促使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培训,遵循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高、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这种大环境下,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势必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显著优势。所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培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其不可替代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就迫在眉睫。以往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也就是简单的PPT演示、课件展示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深。尤其是在农村新技术课程教学中,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会正确开机、关机等就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对信息技术发掘程度较浅,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展现其独特优势。参与工程培训之后,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从培训中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及时转变自身观念,积极投入到信息技g学习活动中,认真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必须将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作为首要任务。主要是因为参训教师教学观念普遍落后,如果不及时转变其教学观念,就难以达到工程培训的目的。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工程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往信息技术实践应用效率和质量普遍偏低主要是因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比较低,在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浪潮冲击下,教师以为能够制作PPT、展示课件就算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技术利用度浅,使得信息技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此,以人为本,按需施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工程培训活动,必须将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作为重要目标。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学习的方式比较自由,但是从培训活动中,依然收获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知识,了解到很多以前多不了解的知识,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大幅提高。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工程培训活动,也认识到“学海无涯”的道理,坚定了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想法。在理论知识方面,工程培训针对“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手段”进行了说明,即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构建电子邮件教学环境,由教师和学生互传邮件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对新型教学手段的需求,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工程培训活动中,由于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不同,遵循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按照教师实际需求开展培训活动,最大限度提高教师整体的理论知识水平,是工程培训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其中课件制作能力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具备的最基础能力之一。课堂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多媒体化开展教学活动,要在多媒体中呈现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在课前制作好课件,这就对教师课件制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来看,课件质量也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工程培训活动中,也应该将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纳入到培训活动中。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学会制作课件是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课件呈现出来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就必须从制作课件入手,抓住学生兴趣特点和学习需求,制作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所以,了解课件制作流程就成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培训中,引导教师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即从网上下载各种信息资源,并将其合理整合到课件中,形成内容丰富且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课件内容。由此可见,制作课件能力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在工程培训中将其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促使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工程培训的重要目标。

四、信息技术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另一目的在于,促使信息技术理论的掌握更为系统。以往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的掌握比较松散,甚至理论知识掌握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通过工程培训活动系统地培训,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可以有效提高其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工程培训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详尽地剖析,促使教师系统、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实现信息技术工程培训目标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工程培训,是现阶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必然途径,只有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促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实施 下一篇: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