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时间:2022-06-10 07:55:34

早晨,阿风又想赖床。

妈妈说:“那就再睡5分钟好了。”

阿风说:“不要!我要一直睡,一直睡,一直睡!”

妈妈说:“这样你就不能出去玩了。你告诉妈妈,你还想再睡几分钟?”

阿风眨巴眼睛,想了会说:“2分钟!”

妈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好的。”

阿风看到妈妈的笑,觉得不对劲,立刻改口:“不是,不是,是5分钟。”

妈妈继续笑着:“好,5分钟后我们起床!”

孩子反抗的“5分钟”和他最后争取到的“5分钟”,在我们眼中是一样的5分钟,我们忍不住要笑话孩子了――抗争的结果不过是同样的5分钟。

但在孩子的心里这两个“5分钟”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意义。

前一个“5分钟”来自妈妈的要求,后一个“5分钟”是思考后自己作出的决定,所以,阿风欣然地认同了第二个“5分钟”。在这个“5分钟”到来后,他没有赖皮,没有讨价还价,爽快执行了自己的决定。

对于妈妈而言,我多花了1分钟和孩子对话,聆听了他的想法,省去了强制孩子起床的麻烦和纠结,避免孩子的哭闹和反抗,双方都有了一个“愉快的早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忙碌,而不断催促孩子,不加思考地对孩子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忘了给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要求的空间与时间,甚至粗心地认为孩子还不具备有作决定的能力,忽视了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特个性的人。自上而下地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引导孩子、拽着孩子往前跑,是很多父母的常态。

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一切想当然地把要求付诸孩子时,我们的亲子关系犹如逆水行舟,焦虑与冲突就产生了!爸爸妈妈会说:“不可能每个父亲母亲都是儿童心理学家,都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不懂没关系,最好的方法是――

1. 遇事“退后一步”,听听孩子的想法,他到底要什么。

2. 要有明确的意识,让孩子自己作决定。

让孩子作决定,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信息呢?

一、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不管是起床、吃饭、刷牙,还是看书、整理玩具,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是孩子的需要,不是爸妈的要求。譬如刷牙是为了保护自己牙齿,不被蛀虫吃掉;整理玩具是为了下次更快地找到它……

提示:

* 孩子发生问题,如找不到玩具等,就是你传递信息的好时机。

* 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和提醒孩子了解“作决定的原则”,如,晚上睡觉前整理玩具、喝奶、刷牙、讲故事,孩子可以自己安排顺序,但有一点必须要坚持――刷牙必须在喝奶的后面。

二、你需要承担什么

决定就是一种承诺。作了决定,就必须承担责任。违背,就可能失去作决定的自由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说好5分钟后起床,如果继续赖床,妈妈就会把你强制拉起来,哭闹也不会得到妥协。

让孩子作决定,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建构个人行为原则,形成自律。只有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心理成长。

观点:

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倦怠,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该为什么而努力。如果教育只是一味地输入,孩子就成为了一个被动的容器,很容易就会迷失自我,停滞成长。

多花点时间与耐心,多一点机会让孩子自己作决定、自己承担后果,换来的是孩子更好的成长――步子更稳、更有力!

上一篇:带着孩子“微旅行” 下一篇:雾霾天气,宝贝的防护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