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探讨

时间:2022-06-10 07:38:57

有关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106-01

摘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管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护航。本文就如何增加资金管理,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见解。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资金管理

一、从企业收入来源这条生命线抓起,加强资金流入管理

只有中标工程,才是资金的可靠来源,是企业前进的重要资本。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经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中标才是硬道理,而中标的必备条件是具备一支好的施工队伍,任何一个业主或开发商总想选用资质级别高、社会信誉好、施工质量优、施工工期短、投标报价合理、安全文明施工达标、施工设备先进、施工工艺领先的施工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施工企业作为承包商必定在苦炼内功、加强施工队伍的自身建设、增加企业信誉和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应造就一批技术能力强、政治品德高、思想观念新、市场开拓过得硬的骨干力量,并应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技术公关,加强宣传,推销自我,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

二、做好资金的过程管理

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做好资金流入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金日常流入情况,关系到企业现在及将来享受资金流入的权利。加强应收账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台账,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档案,收集应收账款资料,一方面可作为对客户资质掌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作为催收工程款的法律支持性文件。二是设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准确的分析资金流情况,尤其是对资金流入状况差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资信、工程进度、资金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还可以根据公司整体的资金状况,应收账款余额分析等,为公司调整经营战略提供信息保证。

2.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做好资金流出管理。成本费用与资金是一对孪生兄妹,唇齿相依,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现在和预计将要支付的资金就会增加,而资金支付的增加也会导致成本费用额的增加。工程中标后,认真考察项目周边环境,仔细研究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早谋划、早分析、早部署、早预算。由点代面,细化成本预测、资金流预算。

3.做好成本过程控制、分析,掌控现金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在保证工程优质的情况下,尽量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节约资金流出。根据工程变更、合同外签证及时取得发包单位的书面确认资料,收取工程价款。另一方面,根据工程变更及时修改成本预算、资金流预算,掌控经常性净现金流量。

4.根据发包单位资信变化,工程成本降低额和现金流净值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资金盈亏原因,盈余盈在哪里,是如何做到的;亏损在何处,原因是原材料、人工费上涨,还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而造成亏损。尤其是对亏损情况,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合理合法手段索赔,改善资金流状况,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三、明确资金管理的重要地位,实行资金统一管理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施工企业必须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建立完善并推广企业结算中心制度。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监控、服务与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实行统一账户、统一结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下属单位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子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

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充分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并使下属单位资金的出人处于总公司的严密监管之下,实行一个“漏斗”进出,使原来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的银行存款余额降低到合理的额度内。

实施资金统一管理工作需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保障施工企业资金有序流动。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分析、考核制度。将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将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预算范围从由过去单一的生产资金计划扩大到生产、基建、投资、筹资的全面资金预算,从由主业的资金预算扩大到包括下属各单位在内的全方位资金预算,从由财务人员参加的资金预算扩大到生产、技术、劳资、物资供应、经营管理等人员均参加的全员资金预算。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清理现有的债权债务,清理银行账户,只能在总公司指定的银行开户,总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要求银行按企业的要求提供服务,总公司可通过网上银行客户系统监控下属公司资金的流向,解决施工企业异地资金结算及监控难的问题。

四、加强财务监督,采取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实现企业内部审计

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财务约束,建立起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机构上设立审计部,主抓内审管理。建立起总公司一分公司(项目部)的扁平式组织控制层次,有效保证总公司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力,堵塞资产流失的漏洞,实现每个项目净经营现金流量最大化,确保企业净收益的质量。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可采用总公司财务部长下管一级和直接对项目部委派财务会计人员等方式,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

大力推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审工作的和任务,强化内审工作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强对企业内部矛盾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实时监督,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和所有者权益不受侵犯,杜绝资金流失现象。

五、应用先进ERP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条件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给企业带来很大进步。实现了企业经济业务、预算、会计控制与计算机的有机融合。使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得到真正实现。预算成为员工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其工作绩效的行为导向。内部控制功能“自动”实现。实现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

在日益激烈地竞争压力下,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也不断发展,为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变化,某公司实施了ERP系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ERP财务管理也进人了网络时代。面对信息化环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不断提高的通讯手段,将原本封闭的财务管理推向互联网,使传统的财务管理梢式适应信息化环境,是信息化环一竞下的财务管理系统急需应用的问题。财务集中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的动态管理、财务控制已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医院统计质量 下一篇:浅谈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