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期的风险与机遇

时间:2022-06-10 06:44:04

我国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期的风险与机遇

【摘 要】在我国现有的企业经营状态中,中小企业数量总额已经占据我国企业的98%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的条件下,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取了较高的发展地位。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大众的共同需求。本文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在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从融资和金融服务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应对经济转型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经济;转型;策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期的现状分析

在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实体造成巨大的影响。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常年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个重要支柱,但是当金融风暴来临时,这三个支柱面临着重要的稳固风险。再加上我国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资源消耗量更大,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到了2008下半年,我国中小企业就出现经营困境,进出口都受到严重的限制。有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利润一路下滑,走向倒闭的结局。社会失业状况十分严重。此时,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财税、信贷等方面着手,为中小企业赢得一线生机。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打击之后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死存亡考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现在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金融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是某个部分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现象。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然产物,也是维护社会发展平衡,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在制度化的经济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无法忽视。如何在经济转型期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讨论的问题。

二、从宏观角度,分析转型期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价值凸显,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的平稳发展。而且优化了国民经济的结构,使市场竞争维持活力。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当中,一直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例如融资难、赋税高、创新能力较差、成本较高、规模效益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稍有经营不善,甚至还会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已经执行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未起到明显的效果。从长远来看,必须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长期的平稳增长。

(一)建立循环型中小企业,关注资源环境的保护

由于之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严峻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状况。现在我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并提倡走长期稳定发展道路。因此,必须要着重强调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因此,从宏观上讲,我们提倡建立循环型中小企业,尽可能避免污染的排放量,着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企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采用环流动的生产过程,以“减量化、少排放或零排放、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循环性中小企业要坚持节余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除此之外,它还运用了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将企业经济经营活动组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模式流程。在这个流程当中,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发挥。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才我国以往的中小企业为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经济模式指导下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采取的技术手段落后,管理能力较低,资源消耗率高,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重。这些情况,综合导致中小企业利润获取难度大,市场竞争力弱。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较大。我国在进行环境污染整治时,专门提出了中小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较大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对于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的协调任务,中小企业无论从个人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考虑,都要坚持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作为自身发展的责任。

由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力越来越明显。循环经济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在中循环的层面,构建完善的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对同一行业或互补行业来说,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方案。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来说,采取生态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二)发挥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降低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结构当中,餐饮业占据较大的份额。通过对餐饮业中小企业的实践调查,发现在其成本当中,占据较大份额的主要是原材料费用、人工成本、广告宣传成本等。这种状况在火锅、快餐、休闲产业等业态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益,是中小企业竞争中的必然手段。

在当前世界的产业发展中,中小企业呈现明显的集群趋势。这种趋势并不是外在环境褐葡虏生的,而是中小企业内在发展需求决定的。以日本为例,在其产业革命发展的初期,就明确提出要运用中小企业与大型工业互补发展的口号。这种口号发出之后,中小企业呈现出了明显的集群发展特征。以日本丰田公司为例,该公司只集中控制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公司其他非核心的业务部分,则都由外部公司承包。因此,在丰田公司的总部周围,逐渐形成了将近三万个中小企业与之配套。以意大利为例,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集群的趋势。在意大利萨洛地区,主要是以经营陶瓷行业的中小企业为主。在这一区域范围内,聚集了许多同行业中小企业,其中有些企业之间都是合作生产的关系。以普拉托地区为例,这一带多为从事毛纺行业的中小企业,在这一区域中,聚集了将近14000家与毛纺相关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广东地区,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形成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聚集群,每个集群都有自身的经营范围和合作经营特色。

区域产业集聚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基本保障。循环经济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在充分节约资源的条件下,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企业进行内部经济循环,那么很难达到较好的资源节约效果。运用同行业中小企业集群的方式,能够运用集群的力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集群过程中,企业不仅可以保持自身与同行业市场的联系,灵活获取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还能够在集群中寻求互利合作关系,共享企业品牌、技术手段等。

(三)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政府要充分发挥权威优势,通过有效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绿色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理念。引导企业建立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满足社会和环境发展要求的生产经营策略。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运用法律效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在促进循环经济中的价值。创建一个包括强制管理制度、合作协商制度、经济刺激制度等在内的,有利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然后运用有效的鼓励和支持手段,例如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扶持。还可以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优势,对那些环境污染较大的,以及缺乏生存能力的企业进行改造或限制。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做基础。首先,市场中必须要有刺激公司产生的需求,这是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和帮助,增强市场力量,引导市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市场的引导经验也不断增长。除政府之外,社会上的一些组织也要充分调动自身能力,努力宣传企业文化和价值,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企业在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获得社会的认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之后,能够更好地发挥集群的价值。

三、从微观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期的融资问题

(一)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发展至今短缺

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阻碍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上的缺陷。这种资金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首先,资本金的缺乏导致企业资金流动链出现衔接不流畅的情况,大大降低企业的自由经营能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样的企业无法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其次,资本金的短缺,也会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甚至还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体系一旦出现危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2)低压贷款困难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去也低压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抵押的物品较少,而且抵押物的折扣率较高。就目前的行情来看,土地、房产的抵押率一般为70%,机器设备的抵押率一般为50%,专用设备一般为10%。

其次,是评估机构部门组织结构分散,办理手续繁琐,收费较高。企业资产评估登记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过程,需要很多部门的办理,每个部门也会收取相应的费用,而且企业还要付出正常的贷款利息,所需要的费用几乎与贷款利率相同。对于一般的中小企型企业来说,无力承担这些费用。

最后,是资产评估中介服务问题。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开展中小企业的资产评估业务的中介行业,已经形成垄断格局,而且所提供的服务极不规范,主观性较强。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存在较大风险的。

(3)中小企业诚信度不高

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和探索阶段,有很多方面发展的还不健全。市场不够成熟,监督机制和信用体制还不够完善。一些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导致在社会中的信用度不高。在申请贷款时,企业在尽最大努力说服银行进行贷款,并承诺按期归还贷款,但是当到了还款期限时,又会因为担心再次贷款难度大,所以宁愿选择增加利息。有些企业甚至会采取非法手段骗取银行贷款。因此,导致中小企业诚信度低,贷款难度大。

2、银行方面的原因

(1)所有制歧视

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常常会以所有制性质为基本依据。中小企业是一个所有制结构十分特殊的主体,不仅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制,还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成分结构复杂,很难形成以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国有的,其内在的基本制度约定,要求国有银行要重点支持国有企业,那么就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关注不够,及时有政策扶持也很难得到实施。

(2)贷款程序c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符

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不同,它们在资金的使用上需求量较小,但是对时间要求较高,常常在段时间内就急需一批资金,即资金的周转较快。因此,如果相关银行以大型企业的贷款方案来应对中小型企业,就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导致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浪费、资金衔接不流畅的情况。长此以往,部分中小企业就开始失去对银行贷款你的依赖,也限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二)中小企业应对经济转型期融资问题的策略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首先,政府必须承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价值,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其弥补缺陷,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保驾护航。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内容较为广泛,这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等。我国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时,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2、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素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自由发展的时期,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薄弱的上升期。除了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之外,其自身也存在发育不健全的情况。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还要首先从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上去考虑。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从企业文化、企业信用的角度去思考融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提升自己科学地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去融资。

四、结语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严峻的转型考验期,一方面要调节经济增速,另一方面还要刺激增长模式的转变。这个转型时期既是我国产业优化的时机,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挑战期。现在我们已经走向结束“粗放型增长”,发展“集约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坚持依靠先进的科技来帮助经济实现稳定增长。中小企业要充分抓住这个发展契机,转变陈旧的生产和经营思路。努力配合形成集群化潮流,获取经济利益。并从自身着手,改善融资状况。

参考文献:

[1]上游垄断、非对称竞争与社会福利――兼论大中型国有企业利润的性质[J]. 刘瑞明,石磊. 经济研究. 2011(12)

[2]出口企业转型与企业的经营表现[J]. 邵敏,包群. 统计研究. 2011(10)

[3]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与稳定出口[J]. 项松林. 经济评论. 2011(04)

上一篇:P2P网贷市场中虚拟社会资本对个人信用的引致影... 下一篇:看公婆,选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