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养老,如何保障?

时间:2022-06-10 02:37:51

全球养老,如何保障?

今年6月初,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将关于退休延迟的调研工作重新提上日程。人们在关注退休延迟本身的同时,对未来的养老保障也充满了担忧。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目前有将近7亿人口的年龄在60岁以上,这一数字预计到2025年将翻一番,并在2050年达到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保障政策的实施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各国养老保障政策分为哪些类型?现行制度是什么情况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为此我们采访了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潘锦棠教授和鲁全老师及美世养老、风险、金融咨询业务大中华区合伙人陈琪恺等专家,来为我们系统解读目前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基于筹资主体的三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实践来看,由国家法定的养老保障制度提供的国家养老金,是养老保障的基础层次,用以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而国家养老金的类型,就成为一个国家养老保障类型的划分基础。

根据鲁全老师的介绍,全世界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从养老金的来源也就是筹资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劳资双方共同的责任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发源于19世纪末的德国俾斯麦政府,这种制度由劳资双方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以此为劳动者年老之后可能带来的收入下降做出补偿。

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将个人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且养老金水平与个人缴纳保险费用的数额和时间相关联,是一种“收入关联型养老保险”。

这是现代意义上养老保障制度创建的肇始,它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与德国的集体主义、合作主义思想潮流也有关系。而政治家俾斯麦的个人领导和工会力量的强大,则是推动这种制度形成的另外两大因素。

目前世界上除了德国以外,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养老制度都采用这种模式。

均等化的保障

——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障型)养老保障制度

二战以后,世界分为东西方阵营,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型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建立的福利国家制度,打破了德国由劳资双方缴费的单一形式。北欧也是这种制度的典型性国家。

这种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政府税收筹资,统一向企业和个人征收养老保险税,给所有老人提供完全均等化的养老保障待遇,不与工作期间的收入有任何关联性。

该制度的出现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二战之后,虽然英国是战胜国,但当时英国的经济全面凋敝,政府急需重建国民信心,必须给民众提供一个完全平等的福利保障,以此使国民更加团结,共同努力重建家园。

国家保障型

同一时期在东方阵营,以苏联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为代表,也产生了一个比较类似的制度——国家保障型养老制度。这种保障制度与福利国家制不同,它的养老金不由政府筹资,而是由国家的代表,即企业或单位提供。鲁全老师说,“因为在公有制或者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企业都是公有的,其实也就是国家的一部分,所以由企业提供养老保险金,也可以被看作是国家保障型制度。” 目前朝鲜地区还在继续采用这种制度。

自己对自己负责

——完全积累型养老保障制度

20世纪70年代,智利出现了一种完全由个人缴费来承担自己以后老年生活的保障制度。鲁全老师介绍,这与以往的养老保障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金来源方式由劳资双方转变为完全由个人积累。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生命周期内的资源再分配,也就是说劳动者年轻时储存的资金,最终成为年老时自己拿到的养老金。

这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资金筹备方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较为特殊。当时智利军政府上台,从美国归来的一批政治家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个人负责,体现在养老保障制度中就以强调个人责任为特点。

这种制度的代表性国家还有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他们的相同之处都在于采取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筹资方式。

鲁全老师分析,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由于筹资模式不同就有着不同的责任主体,“保障制度模式的划分,本质上是责任主体的划分不同。”社会保险型责任主体(即资金来源)是劳资双方;社会福利型(国家保障型)责任主体是国家政府(国家财政);而完全积累型的责任主体则是个人。混合型制度模式,则是这种责任主体之间互相博弈而形成的。

新形势下的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

世界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世界格局,人口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单一类型的养老保障制度都在实际运行中先后遭遇不同困境。鲁全和陈琪恺认为,混合型制度模式是目前乃至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多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障模式,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而混合型养老保障制度的“混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美世陈琪恺女士分析,由于世界各国普遍的人口老龄化,人寿的增长,全球金融市场今年的表现以及全球竞争所带来的商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好的方来应对变化。可以看到并且能预计到的变化方向有:首先,国家养老保障将加大覆盖面,增加对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其次,从福利既定型计划转向缴费既定型计划。在减少代际转移、增加个人缴费和最终福利收获联系的同时,也将投资风险及寿长风险管理移交至个人。最后,个体将比过去更依赖个人养老金的积累来为养老生活做准备。

亟待完善的中国养老保障

根据鲁全老师介绍,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确立实行混合型养老保障模式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人群制度不同,即由身份决定的差异。如农民采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采用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单位则采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

第二,不同人群的制度也是混合型的。如农民和城镇居民,每个月政府发放最少55元养老金,这属于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另一部分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账户,由政府来投资,从而拿到的钱,则属于完全积累模式。城镇职工所采用的“统账结合”制度,统筹账户是社会保险型的形式,个人账户则类似于完全积累型模式(但这在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空账运转)。而公务员的养老保障,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状况,属于国家保障型。

上一篇:企业生命演化周期中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下一篇:伯乐如何识别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