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撒谎的孩子

时间:2022-06-10 01:20:42

品德教育一直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存需求外,还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品格与道德教育。诚实、不撒谎往往也是家长告诫孩子的第一律条,一旦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撒谎行为,往往会给予严厉的批评与惩罚。殊不知,孩子的谎言并不都是恶意的,反而有可能是求助的信号,所以家长更应该善待撒谎的孩子,深入沟通过后再做处理。

也许,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用《狼来了》的故事警告孩子不能撒谎,甚至告诉孩子撒谎的各种严重后果,比如“妈妈不要你了”“老师不喜欢你了”“鼻子会长长”等。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完全不能撒谎,甚至要求孩子做到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我看来,孩子撒不撒谎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什么情况下“撒谎”以及“撒谎”的具体方式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是尽可能地不撒谎,而不是完全不撒谎。首先,完全不撒谎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不可行的。身为社会人,孩子也不例外,偶尔的、善意的谎言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其次,诚实守信是基本的做人守则,因为这样做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最后,诚实、不撒谎会让我们内心坦然,没有心理负担,而且不需要费力去圆谎。所以,能不撒谎就不撒谎,这既需要做父母的以身作则,也需要父母对孩子更加宽容和民主,对孩子不同的感受、意见和需要,给予充分的尊重,让孩子不必为“说不”而不安,不必为合理的反抗而焦虑。这样亲子间才能建立坦率、互谅的良性关系。总之,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说谎有自己的理由,不要一味地责怪,应该深入了解,家长要善待撒谎的孩子,撒谎反而是孩子出现某种问题求助的信号和暗示。

二是教会孩子区分撒谎的性质。动机决定了性质与结果,家长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撒谎动机。面对孩子的撒谎,家长要分清楚:有的撒谎就像正当防卫一样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比如对敲门的陌生人谎称家里大人在;有些撒谎属于恶意的,是需要教会孩子避免的,比如欺骗别人的感情和财物;有些撒谎则是一种出于礼貌需求的灵活变通或委婉拒绝,比如用时间不巧或身体不适来拒绝一个自己不想参加的活动;有些撒谎仅仅就是一种善意和安慰,比如对妈妈做的不好吃的饭菜说好吃。举一个实例,有一个孩子的爸爸脾气暴躁,平时孩子只要做错事情就要被打。所以,有一天,孩子因为贪玩忘了做作业,回到家里,爸爸问他作业做完了吗,他眼都不眨地就说“写完了”。当老师把孩子的妈妈教导学校,她才知道孩子没有写作业。孩子在妈妈和老师面前呜呜地哭,一再表示不是故意的,是害怕爸爸打他。

老师对学生爸爸的做法表示不满,告诉他妈妈:“孩子因为害怕挨打而说谎,如果这种恐惧感没有消失掉,下次犯了错误,还会为了避免挨打而说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就把说谎当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可就不好改了,这种例子太多了。”回到家里,这位妈妈和儿子谈完又和丈夫谈。爸爸当时就向儿子认了错,表示以后一定努力控制自己,不再打骂孩子。孩子也检讨了自己平时的一些错误行为。

我认同案例中那位老师的做法,并深有感触。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懂事。在孩子说谎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家长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必去思考“孩子这么小,能理解吗”,只需尽量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讲出来,孩子就会慢慢理解,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决不能有“想当然”的心态,认为孩子不懂就没必要跟他说,而是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多沟通。我相信一些家长也发现了,现在孩子的理解力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孩子会给我们一些意料不到的惊喜与震撼。

当然,我们原则上还是要教育孩子不撒谎,但是要分具体情况。我们要告诉孩子出于安全或礼貌需要时说的谎话是可以被接受的,这种善意的谎言是没有错的,但是恶意的撒谎是要杜绝的,要告诉孩子这样做的严重后果。

上一篇:浅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观问题及对... 下一篇: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