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软件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6-09 07:33:02

审计软件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审计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审计软件操作能力,而这对高校实验室软件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审计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实验教学的角度分析探讨审计软件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完善推进审计软件实验教学。

关键词:审计软件;审计教学;实验教学;软件操作

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要求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审计软件应用操作的实践能力。国外开设审计实验课程,一般选择功能全面、适用面广的审计软件。由于国外审计软件的专业化程度高,对审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审计教学中,会更加关注实验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内的审计实验教学实践中,主要使用已经完成商业化的成熟审计软件,或者经由商业软件公司定制的商业审计软件。由于审计软件的规范性、通用性不足,审计软件的实际应用差异性较大,使得高校审计软件教学的实践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审计专业的应用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审计软件实验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审计实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审计软件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较全面的审计软件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审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掌握相关审计实务知识及审计软件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体会审计工作。

一、审计实验教学中审计软件的选用

(一)实务界常见的审计软件类型

在国外,审计软件的使用初见于1960年前后的美国,目前常见的通用审计软件兼容各种类型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取、访问、分析和报告功能,并且适用面广、易学易用,具体包括ACL、IDEA、Galileo、Team Mate、Auto Audit for Windows、QPL、Compass等,其中最常用的是ACL和IDEA。不仅如此,包括普华永道、安永、德勤和致同国际在内的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基于自己的业务需要,设计了高度定制化的审计软件系统,如普华永道,就使用了自己开发的名为“AURA”的审计系统。在我国,常见的审计软件有鼎信诺、审计大师、E审通等。现有审计软件可以执行常用的审计程序,功能相对比较简单,例如审计抽样、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从全球来看,审计软件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相对于传统人工分析数据的劣势依然相对明显,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AO作为国内少数比较大型的审计应用软件,一直被政府机构和高校作为首选软件进行使用和教学,该软件主要是用于在现场环境对电子数据进行审计,提高学生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信息共享的能力。

(二)审计实验教学中的软件选用

国外的教学实践中,ACL和IDEA作为比较成熟和通用的审计软件,在审计的高等教育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些软件在审计数据处理和应用中有重要应用,不仅功能全面,适用面广,更是被欧美众多高校在审计实验教学中广为使用。国内审计教学一般选用软件公司开发的审计教学软件或商业化审计软件作为实验教学的实验软件,例如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用友审易、鼎信诺、审计大师、E审通等,或选用SQL Server、MS Access等通用软件作为审计实验教学软件。

目前各高校均开设有审计课程,审计软件实验教学是审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教师发现,很难获得相关学习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审计软件实验教学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审计实验教师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的讲授,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差别对待,从零开始让学生明白审计流程和步骤,掌握审计软件的基本作用和功能。

学生审计软件教学可以学到审计实务知识。Weidenmier、Marcia和Herron(2004)的调查发现:如果学生能够适当温习当堂学习课程,并在实操中加以运用,就能大幅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第二版)》为例,学生在学习我国及外国典型审计软件的审计原理和应用指南后,能掌握审计软件的部分应用。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以后在不具备AO和IDEA实验环境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易于获得的审计软件完成审计工作。

二、审计软件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软件质量参差不齐

在审计软件实验教学中,审计软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由于市场上审计软件的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在建设审计模拟实验室时,未综合考虑审计软件功能、实用性、成本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往往无法安装功能全面、规范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通用性的审计软件。

审计软件受到功能的限制,与审计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导致部分实际审计程序无法进行:一是控制测试受阻。控制测试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复杂流程,不仅需要注册会计师专业的知识,也需要专业的职业判断技能。然而在教学中,审计软件出于商业目的,很多都只能提供前期控制测试调查问卷设计,鲜有之后统计调查结果和分析所收集数据的功能。因此,控制测试所涉及的现场审计和原始文件审阅,在审计教学中无法正常进行。二是实质性程序的教学基本无法展开。实质性程序要根据原始凭证以及之前审计程序结果进行定制。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因发票等原始凭证缺乏的情况下,包括完整性测试和截止测试在内的一系列审计程序教学,都没有成体系票据,来保证各项教学数据的勾稽关系。例如函证程序是向外部第三方核实其会计科目在截止日期的期末余额是否一致,但实验教学不能模拟被询证单位,无法进行该步骤的案例教学的。

审计软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审计教学中,不能充分了解审计流程及具体业务处理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在模拟审计实验中熟悉具体审计工作内容、全面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与技术,在日后审计工作中缺乏审计软件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二)学校不够重视审计软件实验教学

虽然各大高校普遍重视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软件开发与人员培训,但高校重理工轻人文,投入经费一直不足,这也导致高校重审计软件的开发、实施而不重视教学引入,重审计教学人才的引入而轻审计教学的实务化,审计教学一直都没有得到重视。有些财经类高校即使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模拟教学,但由于审计专业学生较少,学校将重心放在会计或财务管理实验教学而忽视审计实验教学,甚至不开设审计软件模拟实验课程。部分教师在审计软件实验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审计理论教学,而不是实务教学,导致审计教学与实务脱轨,从而使学生只知理论,不知应用,缺乏审计软件实际操作能力,这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审计教学目的不符。

(三)缺乏实务经验丰富的审计实验教师队伍

审计实验教师缺乏充分的实践经验和审计知识更新架构,是高校审计实验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专业实验教师配置不到位,也将直接影响专业实验教学的效果。由于大部分高校审计专业学生较少,因此引进的审计专业教师也较少,加之审计实验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达到复合型人才的教学要求。同时在审计教学中,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无法具体结合实际审计工作进行实验教学,使审计软件实验教学不生动、不具体、不贴近实际,不仅导致学生在审计软件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更导致学生不能充分了解审计软件,缺乏审计实务操作能力,无法达到审计软件实验教学目的。

(四)学生学习审计软件积极性不够

《审计学》课程在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并不属于核心课程,因此学生不够重视审计课程相关软件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一是高校审计软件实验课程通常采取课堂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方式效果有限,学生仅完成课堂作业,不做额外练习,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熟练掌握审计软件操作技巧和相关审计实务知识。二是受限于实验地点,学生仅能在实验室上机操作审计软件,没有足够时间充分了解审计软件的应用,使得审计软件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上述问题对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目标有很大影响,而依据《审计学》课程实验的教学设置来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校审计软件的实验教学需要改进。

三、审计软件应用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审计软件质量,增强实用性

软件开发公司应加大对审计软件的投入力度,将审计软件与审计实务、审计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增强其实用性。审计软件设计应该更加贴近实际审计工作,确保在实验模拟环境下,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解实际审计业务处理流程。例如构建配套的数据库,数据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资料,二是各种审计情形的设定。设定具体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及审计情形,能使学生在具体审计实验模拟环境下进行审计软件操作,更加了解审计实务,保证审计软件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验资料的准备中,还可以加入―些有问题的原始凭证,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审计软件时去学会发现问题,提高对错误的判断能力,提高职业的警觉性,加入合理合法的避税方法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同时还应提高审计软件安全性能,既要确保审计软件自身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还要加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构架硬件平台的安全性,确保审计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安全稳定。在实验教学中遇到审计软件的疑问,应当及时与审计软件开发公司反映交流,确保审计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实用性。同时,应当是企业和高校能够通力协作,减少在模拟审计中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二)更新旧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为使审计软件在教学中发挥其真正的实践作用,学校领导、《审计学》课程教师、学生都应该改变忽视实验课的陈旧观念,重视审计实验教学。首先应该将《审计实验学》纳入审计专业教学计划,与《审计学》理论课并列为必修课,明确相应的学分,并科学安排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课时的比例关系,改革考核方式,采取笔试与实验结合,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应当选取具有通用性,涉及知识点较多的典型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审计软件并熟练掌握审计软件操作技巧。此外,审计软件实验教学的时间地点应当扩展到课堂内外,在合理利用校园网的基础上,是学生能够在课上和课下都能随时学习和操作。

(三)加强实验教师的审计实务能力,优化实验教配置

配备具有丰富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队伍,确保审计模拟教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为保证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高校必须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注重审计教师的后续教育,建设一支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双师型”审计实验教师队伍。教师应在更新自身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实务研究,与事务所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入理解和研究审计实务中的问题,通过审计软件教学,把其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传授给学生,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或者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指导审计软件实验教学。同时还需要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力,为审计软件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实现为审计实验教学配备具有丰富审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四)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参与审计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审计软件教学应当对学生的软件运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避免学生审计实验学习的随意性。审计实验考核体系,应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指标量化,按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对审计实验课程进行评分。对学生的考核要点,主要包括审计实务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实验结果、参与程度、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撰写等。例如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操作审计软件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而不是只看最终实验结果,避免学生在审计实验过程中投机取巧。以审计实验报告为例,教师要着重考核学生能否以一个或某几个审计实验项目的内容为中心论题,准确地描述各种不同性质的审计业务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否结合审计实验内容的重点和疑点,发现审计问题、分析审计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措施。通过明确审计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引导学生用心操作。

审计软件是高校审计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以实操方式明白审计理论,也可帮助学生更好熟悉审计工作,明确实务问题的解决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审计实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伟.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教学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1:100-103.

[2]吴蓉. 高校审计软件应用初探[J]. 科技信息,2011,16:494.

[3]李岩,刘婧. 基于审计软件提高审计教学的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3:136.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上一篇:“互联网+”环境下P2P融资平台问题研究 下一篇:利用联合分析法探讨我国绿色金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