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时间:2022-06-09 11:52:23

青岛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2

随着国家高考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他们因残疾而普遍存在与健全人不同的心理问题,作为特殊人群——残疾人体育教育问题就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也成为学校体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促进和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本文试图通过对青岛市残疾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普通高校普及残疾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职业学院、滨海学院、青岛港湾学院和黄海学院等11所高校的残疾大学生。研究对象都是二级(中度)肢体残疾或二级(轻度)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缺肢、短肢、侏儒症、脊柱畸形等为主。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普通高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0份,教学管理者、辅导和班主任发放问卷50份,普通高校中部分残疾学生发放问卷50份。

2.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论文研究有关大量的书籍、期刊资料,为本论文研究任务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3.访谈法

与青岛市所在高校的10名残疾大学生及10高校教师进行了面谈,并听取了他们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及影响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青岛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如下:

(一)体育课程开设现状

通过对青岛市11所普通高校部分残疾学生和体育教师调查研究,残疾学生的体育课教学都是与普通在校生合班上课,针对残疾、病弱这类学生专门开设体育保健课的学校有0所,残疾学生参与体育健身主要途径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作为特殊人群——残疾人,他们因残疾而普遍存在与健全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受身体条件的制约使他们无法在体育课上和周围同学一起进行锻炼体育锻炼。表1表明,占残疾学生总数80%他们在体育课教学中因怕别人讥笑、没有兴趣和自身身体条件差等原因而抵制体育课。获得体育必修课的学分,以理论考试为主。

在访谈调查中发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多数学生升学时隐瞒病史,各高校残疾学生数量无法完全统计,导致学校体育管理者无法正常地为病残弱学生开设专门的体育保健课程。建议学校管理者对在校残疾大学生进行全面统计,有效的组织起来,聚少成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开设专门的体育保健课。

(二)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及时间情况

残疾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受场地、器材、自身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通过调查问卷表明,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主要集中在非剧烈性运动项目和对场地器材要求较小的项目上。如跑步(散步)、羽毛球、乒乓球、健身力量类项目等。残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强身健体为健身日的的居多。虽然他们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需要得到和正常人一样追求健康的权利。

为了方便研究,将残疾学生平均每周主动参加锻炼的时间分为三种类型,平均不足1小时、1—5小时、5次及以上,分别代表几乎不参加、较少参加和经常参加。

从表2可以发现:在残疾大学生中,有42%的人较少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5小时以内;有12%的人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每周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大多数残疾学生几乎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这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残疾学生自身身体限制,还有残疾学生心理、运动场地限制、运动方式等方面影响因素。这就需要学校体育工作者积极主动的为残疾学生作出贡献,鼓励和帮助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不用有色目光看待残疾人,不歧视残疾人,为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三、普通高校分班开设残疾学生体育保健课可行性分析

(一)青岛市普通高校设施配备及师资条件调查

1.青岛市普通高校设施配备

良好的健身场地和完善的设施配备是保证体育课教学的基础条件,对残疾学生而言无障碍的运动场所更是保障残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在对青岛市11所普通高校的走访和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高校都配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主要场地设施,大部分高校还有室内运动馆,可以进行乒乓球、台球、羽毛球等健身活动,且健身房也很普及。为进行残疾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2.师资条件调查

在普通高校中,被调查的50位体育教师全部毕业于全国的各个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16人,这些数据充分的说明了在高校任教的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对这些教师开展残疾学生体育课教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是比较容易的。

山于工作的需要,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中,或多或少的通过各种渠道对特殊体育教育进行过学习。表3表明系统学习过的教师较少,在50名教师中只有5名对特殊体育教育课程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其中对特殊体育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的人数(基本了解和较少了解)最多,占被研究总数90%;所调查的50位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中,都接触过残疾学生,这为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体育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只要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方式,了解部分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的知识,相信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能够胜任残疾学生的体育课教学。

(二)符合残疾大学生的兴趣

从表4残疾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残疾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人占被调查者的74%,不感兴趣的仅占10%,这足以说明残疾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体育锻炼己在残疾学生心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反映出残疾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希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生活方式的目的。表现出残疾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表5发现,82%的残疾学生都支持开设分班体育课,仅有2%的学生反对。为了证明自身能力,残疾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看成弱势群体的想法,希望社会各界正视他们,减少对他们的歧视,也希望和正常学生一样正常开设体育保健课,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锻炼和同学交往,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

(一)青岛市普通高校目前无一对残疾大学生专门开设体育保健课,残疾学生在校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非剧烈性运动项目和对场地器材要求较小的项目上。

(二)残疾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较高,对分班开设体育保健课态度较积极,学校缺乏对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三)建议各高校把学生、教师有效的组织起来,采取特殊、具体以及有效的手段,通过开展针对残疾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使高校残疾大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提升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学校及社会的大群体中。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课题

参考文献:

[1] 金梅,陈适晖.我国残疾人克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报.2006(5).

[2] 董亮,吴雪梅.开展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3(5).

[3] 朱卫东,叶巍,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4] 赵国武.山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05.15.

[5] 唐征宇,马妍.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研究提高残疾学生身心健康水平[J].体育科研.2001(1):27-29.

[6] 朱建伟,蔡祥.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6).

[7] 朱本浩.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中国社区医师.2005(10):102-103.

[8] 潘仁华.对病弱学生开设保健康复体育课的探讨[J].体育科研.2O00(3):4(12).

[9] 赵春琪.试析高校残障学生的体育教学[J].周口师院学报.2008(2):132.

上一篇:小儿右侧进胸房室缺修补术CPB前后动脉血和呼气... 下一篇:大孔径CT模拟定位系统在胸粗针穿刺活检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