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时间:2022-06-09 07:14:33

高职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摘 要:高职辅导员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所管学生的普遍特征。其次,还要研究个体的特殊性,对症下药,才能做到高效的管理工作。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为例,充分分析了学生的整体特点,并探讨针对不同地域、专业的群体所表现出的群体特征,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管理工作;地域;专业;群体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学生和家长的服务者,拥有多重身份。同时,这也就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面对复杂的学生管理工作,高职辅导员要想做到管理合格,就一定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的普遍特征

当前,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身学习带来较大的冲击:学生整体缺乏学习动力,缺乏最基本的听课、自学的习惯,学习自主性较差,加上生源本身的大众化,使得生源整体素质较差。因此,相对于普通的本科院校,高职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指导就业方面,具有较大的阻力,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为例

每所高职院校,学生因生源、专业的分布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群体特征也就不同。

1.生源不同而引起的群体特征。以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为例。笔者所管理的大一学生一共440人,其中,北京学生占据四分之三,仅有四分之一的外地生。同为90后,外省学生普遍勤奋好学,学习自主能力较强,严格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本市学生学习能力及自主性较差,经常违反学校的规定,缺乏自主能动性。

2.专业不同而引起的群体特征。笔者所管理的班级中,有工程造价专业、英语教育专业和文秘专业。工作造价专业中,男生较多。这个群体里经常出现逃课、迟到、迷恋网络游戏而自甘堕落等现象。而在英语教育和文秘专业中,女生占多数,上述不良现象在这些群体中较少。

三、如何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针对上述的分析,难道北京的学生或是不遵守纪律的男生,就无药可救了吗?高职辅导员当然不能对其置之不理。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1.给予学生关注。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大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辅导员往往面临的是“一管百”的工作,较容易记住表现优秀和表现较差的学生,往往忽视了中间的群体。学生不分等级,即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要关注到所有人。

2.了解学生所需。高职辅导员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所需。北京学生与外地学生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就外地学生来说,经济条件普遍要差些,他们期待未来能够得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正是这些所需决定了他们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的表现。北京学生,拥有与生俱来的经济优越性,使得他们没有吃苦耐劳、挣钱养家的概念。但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追求的不是如何找到一份挣钱多的工作,而是更注重工作的价值。因此,在平时管理中,我们就要给予其更多的施展空间,在他们保证遵守学校基本的校规、顺利毕业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多地锻炼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

3.进行充分沟通。为了有效开展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高职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途径进行彼此的沟通,如QQ、飞信、微信等。通过各种信息交流平台,辅导员可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也能逐渐理解辅导员的用心良苦。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辅导员有必要谈话聊天,更深刻地了解对方,从而更高效地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

4.奖罚分明。在管理多人的工作中,辅导员最容易出现偏袒优等生的现象。因为优秀,把一切的奖励都给了他们,那些知错改正、默默努力的后进生往往被遗忘了。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全面看待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然而,对于那些总是违反校规校级的学生,在多次谈话失效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约束,最终使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高职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繁冗复杂的。要使自己的工作做到细致完美,就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概况特点有整体的了解。同时,根据生源的分布和专业的不同,还要有局部的特征掌控,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潘堂忠,黄金来.高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J].职教论坛,2011(8).

[2]张兀.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5).

[3]杨莉.新形势下高职辅导员工作新思路[J].山西青年,2013(8).

[4]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生涯规划教学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下一篇: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