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文献概述

时间:2022-06-09 06:22:07

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文献概述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按摩调治 综述

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的状态。中医则称之为“未病”和“欲病”等,但从症状上看,亚健康与中医“虚劳”的某些症状十分类似。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世界人口的75%处于亚健康状态。美国已将亚健康和艾滋病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由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数目之大,加之亚健康状态虽然可以向健康转化,但如果调治不当也可发展为疾病。因此对亚健康的防治研究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为临床调治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推拿按摩是中医最重要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既无服药之苦,又无针刺之痛,最适合于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本文现就目前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概况加以述评。

1 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概况

1.1全身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在前期的临床观察中我们采用自身前后配对设计的研究方法,用以评价推拿疗法对亚健康人群主要症状及心理卫生状况的调理作用.运用全身推拿的方法调治亚健康状态。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调治1~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自拟的亚健康躯体主要症状(疲劳感和失眠)记分量表及国际公认的90项症状清单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治疗前后躯体主要症状记分疲劳感(35.72±8.89,18.28±7.03)、失眠(22.65±7.31,17.22±6.91)差异有显著性(P

也主张采用常规全身推拿按摩。同时提倡配合心理治疗。作者所采取的常规全身推拿具体操作包括:①头面部:开天门、颈项部拿揉、头部督脉交替按压、推五经、拿风池、点按百会、点按太阳。颈部斜扳。②躯干部(俯卧位):直推膀胱经、直推督脉、掌揉背部、点按背腑穴、掌擦命门、胸椎扳法、腰椎斜扳。躯干部(仰卧位):分推肋弓、摩腹、震腹、揉神阙、指摩腹中、搓胁肋。③肢体远端:点按合谷、内关、神门、弹拨尺神经、挠神经点、动脉截按、指揉足三里、擦涌泉等。

黄铁银等人运用九种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抹、按、捏、擦、滚、拿、搓)。分别在仰卧位、俯卧位、正坐位三种下进行全身推拿调治,并设辨证论治中药内服对照组。结果发现在总体治疗效果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在调节疲倦乏力、头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上。推拿方法较中药内服更具优势(/

1.2辨证推拿调治亚健康状态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特色和精髓所在。其主要体现在辨证用药上,辨证推拿在亚健康的调治应用上则少有报道,仅见于谢慧君等人所撰写的文章,该文作者认为应当采用辨证论治的推拿方法和自我保健按摩来调治亚健康状态。辨证论治的推拿思路如下:所有证型均应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但具体证型不同,操作部位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①心脾不足型。治以补益心脾,以胸部虚里、双脚、腹部及腰背部督脉操作为主。②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操作部位以腰背、胸和胁肋、小腹丹田及手足心的劳宫和涌泉为重点。③肝郁气滞型,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操作以指揉胸腹部的膻中、章门、期门及少腹部肝经循行部位和搓擦两胁为主.同时配合脊柱胸段(多能找到偏歪棘突)扩胸扳法。④痰湿困阻型,治以化痰利湿,治疗重点在于腹部操作以健脾、脊柱操作以通阳,辅以头部醒脑开窍和点按天突、阴陵泉、丰隆以化痰。

1.3按摩足反射区调治亚健康状态根据足反射学原理,双足是人体的一个全息器官,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足部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射区。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如采用手法刺激双足的有效反射区,则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对全身阴阳气血起到调节和平衡的作用,使整个人体回到“阴平阳秘、阴阳乃治”的健康协调状态。据此,有人采用足反射疗法调治亚健康状态,其所取反射区重点在消化系、淋巴系等反射区外.同时注重对敏感反射区、头部大脑反射区和肝反射区的反复重点刺激。

1.4综合运用全身、足反射区推拿(按摩)和耳穴按压调治亚健康状态 罗仁瀚等人采用综合按摩疗法治疗亚健康状态下失眠症68例(治疗组),并与普通毫针治疗52例(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比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综合按摩疗法包括全身推拿(按摩)和足底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垂体、头部、甲状腺、肝区反射区以及磁圆针按摩耳穴之皮质下、交感、心、肝、脾、肾、内分泌、神门等。

1.5 自我保健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刘宏介绍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自我保健推拿方法。操作方法大致如下。(1)头面颈项部推拿:包括摩面、擦鼻、抹前额,营治城郭(用双手拇食两指挟持两耳,做上下搓摩拭擦)和鸣击天鼓,十指栉头,按揉风池和摩颈项等。(2)胸腹部推拿:包括擦胸、摩腹,揉胃脘,揉天枢和摩丹田等。(3)肩腰背部推拿:包括捶腰背,摩脊旁,揉腰眼,摩精门(以双手掌置腰部两旁之软肉处。按之摩之)以及擦腰骶部等。(4)上肢部推拿:包括捏上肢,按揉肩周,击上肢,摇腕,干洗手和摩上肢等。(5)下肢部推拿:包括摩下肢,击打下肢,按膝,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和擦涌泉等。

2 关于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手法选择

赵剑峰虽然也是采用全身保健推拿调治第三状态,但作者强调手法的轻重与具体不同手法的选择,认为在大多数的亚健康人群操作过程中手法宜较重(年体弱、骨质疏松者除外),按摩部位要全面,单次治疗时间至少要1个小时以上.并要重点刺激劳损部位;但如果伴精神偏紧张者可着重于按摩头部及运用各关节部位的扳法,偏焦虑者手法则宜沉稳柔和。偏忧郁者则以穴位刺激为主。

彭世贤则从脊柱节段和与之对应的组织器官之间生理和病理的相关性来认识亚健康,从而提出

应该采用整脊手法来调治脊柱相关性亚健康状态。作者观察了亚健康状态65例,该组人群除均有亚健康不同症状表现外,经x线、CT或MRI检查颈、胸、腰椎和骶骼关节,在排除其它骨质病变的前提下,发现均伴有椎体骨赘、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椎间盘退变及软组织钙化等影像学改变,其脊柱节段的影像学改变和与之对应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关性。因而治疗上采用整脊手法,具体包括整复手法和理筋手法。整复手法是根据不同的脊椎节段而使用不同的整复手法:对脊椎后关节的微细错动改变,即有偏歪、增高突起、棘间隙改变和有压痛的棘突运用手法进行矫正复位。理筋手法针对强,根据不同部位筋翻、筋走、筋出槽等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推法、拿法、揉法、按法、弹拨、摇法、滚法和拍法等各种相应手法。

3 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机理阐述

从中医认识的角度.何氏等人认为。推拿按摩之所以能够调治亚健康,原因在于推拿按摩可以激发人体经络系统,实现祛邪扶正、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从而使机体正常活动得以恢复和维持,将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调节到或接近于最佳状态。至于足部按摩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理,魏氏等人认为足部按摩能畅通血脉,祛邪扶正,沟通表里,协调脏腑,安神定志,从而对亚健康状态产生良好的调理作用。

也有人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理,如认为按摩手法能够调节亚健康状态下的神经功能,改善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解除大脑的紧张和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消化系统功能,解除肌肉痉挛,消除身体疲劳,增强抗病能力,促使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有人从解剖学角度阐释推拿脊背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理,认为推拿脊背可以通过纠正失常的生理解剖位置。从而消除因生理解剖位置失常而引起的病变信息,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

4 综合评价

综上可见,目前关于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的报道相对较少,所见到的报道也是停留在经验性观察和描述上,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关于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的机理性研究近乎空白。这与亚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尽管目前关于推拿(按摩)调治亚健康的报道较少,但就其实际情况而言,推拿(按摩)对亚健康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可能缘于推拿(按摩)作用亚健康的重要干预手段多运用在保健场所而未运用在临床医疗当中,这除了与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尚未成为疾病而不愿上医院有关外,还与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不够有重要关系。由此提示我们,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亚健康调理中心或亚健康门诊,医疗机构有必要由医疗为主型向预防、医疗和保健三者并重型转变,这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预防为主的现代医学思想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赵瑞芹,冯敬.国内外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对比分析.国外医学情报,2002;23(3):325

[2]尚颖,曹东平.亚健康的康复医学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374―8375

[3]伦轼芳,庞军,雷龙鸣,等,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

[4],按摩手法在亚健康中的应用.按摩与导引.2005;21(5):43-44

[5]黄铁银,梁铁,李振华,三位九法治疗亚健康状态120例分析.中医药学刊~2004;22(7):1318。1319

[6]谢慧君,奎瑜.亚健康及其推拿防治对策。四川中医,2004;22(6):20―22

[7]杨翼,李章华.“亚健康状态”的足反射疗法冲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12):734-735

[8]罗仁瀚,源援基,谭金庆.按摩治疗亚健康状态下的失眠症疗效观察.按摩与导引,2005;2l(2):6~8

[9]刘宏.推拿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372

[10]赵剑峰.浅谈按摩调治第三状态.按摩与导引,2002;18(6):26~27

[11]彭世贤.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65例,按摩与导引,2004;20(2):18~19

[12]何以蓓,刘鲁明.中西医结合防治亚健康研究展望.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12):791―792

[13]魏玉龙,典迎彬.足部按摩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作用机理.河南中医,2003;23(4):7

[14]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推拿科.推拿治疗亚健康状态.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8月4日第3版

上一篇:应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婴儿腹泻45例临床报告 下一篇:散瘀生骨散预防骨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