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攻关技术浅析

时间:2022-06-09 03:59:32

玉米高产攻关技术浅析

玉米是重要的口粮、饲料粮、工业原料和能源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高产潜力为三大作物之首。因此,在中国不同生态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玉米高产潜力还可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开创。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玉米超高产育种和玉米高产栽培的研究,是提高粮食单产能力的重要科技创新工作,也是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以下就玉米综合高产攻关技术浅析如下。

一、选地选茬

1、选地:选择土壤PH值6.5到7.5,肥力较高,保肥保水及排水良好的地块。

2、选茬:选择大豆、马铃薯以及肥沃的玉米茬,忌选用谷子、高梁、葵花、白菜等耗肥量大的前茬。

二、耕翻整地

春季多干旱,降雨较少,最好秋翻、秋耙、秋起垄。来不及秋起垅的,要早春顶凌耙耢,顶浆起垅以防散墒。无论秋整地还是春整地,都要做到上虚下实,平整细碎,以利蓄水保墒。

三、种子处理

1、试芽:在播前15天进行一次发芽试验。

2、晒种:播前10天将种子晾晒2至3天。

3、包衣:可选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20%的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对丝黑穗病严重的地块可用立克秀拌种,每公斤种子用立克秀4克(按种子量0.4%拌种)。

4、推广催芽坐水种: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40℃水中浸种8至12小时左右或更长一点,然后捞出,置于20至25℃条件下催芽,每隔2至3小时将种子翻动一次,每日用温水滤一次,85%以上“拧嘴”后注意低温炼芽。

四、平衡施肥

农肥:结合整地亩施含有机质8%以上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立方米做底肥。

化肥:底肥或种肥,亩施磷酸二铵12至15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钾5公斤,也可施用玉米专用肥。缺锌地块亩施硫酸锌1至2公斤。

追肥:在玉米拔节期,亩追尿素12.5至15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到12cm,深度10到15cm为宜。有条件的高产地块(指密度较大,熟期适中的品种)可在玉米开花期雨前二次追肥,亩追尿素4-5公斤,促进粒重增加,防止生育后期养分供给不足,脱肥早衰造成减产。

五、适时播种

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不提倡地温很低条件下的过早强播。

2、播法:人工催芽坐水等距埯种的地块,每埯2?3粒芽籽,穴距27到33cm,做到覆土均匀,深浅一致;开沟摆种,做到开沟、滤水、点籽、覆土一次性作业,隔日镇压;土壤墒情好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于20%),可机械直种,随播随镇压,镇压须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4、密度:播种密度要达到品种要求密度基础上增加5-10%(作为管理时损失苗)。一般密度: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5.1至5.5万株,株型繁茂型品种,每公顷保苗4.5到5.0万株。

5、播深:镇压后播深应控制在3-4cm.在土壤粘重、墒情好、种子拱土能力差的条件下,应适当浅播,3-4cm即可;在土壤质地疏松、墒情好,种子拱土能力强时应深些,4-5cm即可,并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

六、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

查田补种补栽:在播种后出苗前,及时检查地块,发现粉籽、烂芽、出苗不全的地块,要用催好的大芽种子坐水补种。在出苗后,发现缺苗及时用预备苗移栽或在缺株随近多留苗,弥补缺苗。

铲前深松:出苗后要进行铲前深松,放寒增温。

间苗、定苗:在幼苗3到4叶时,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做到一次等距早定植。

2、中期管理

铲趟:头遍地深松或趟一犁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

玉米螟防治。采用辛硫磷颗粒剂防治,颗粒剂制作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500克,加适量的水,拌入80公斤细砂或用20至40目筛片选的煤灰中,制成0.3%辛硫磷颗粒剂,在玉米喇叭口期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每株撒施1到1.5克。

3、后期管理

放秋垄拿大草:于8月上、中旬进行。

站秆扒皮晾晒:在玉米蜡熟后期,站秆扒开玉米果穗苞叶,促进籽粒降水,但不要扒掉果穗。

七、收获

1、收获时间:在完熟降水后收获。

2、晾晒脱粒:收获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科学码垛摆放,或上栈子保管,在上冻后脱粒。如果玉米质量差异较大,应分级挑选,分别脱粒,主要是增加经济效益。

3、贮藏管理:针对不同品种,不同途径的玉米分别收贮。在贮存时应注意经常检查温度、湿度、防止霉浯和虫害鼠害发生。

在抓好农技推广上,要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的节本,增产,提质,增效的作用,发挥”两田“作用。一方面要 发挥良种试验田的作用,及时将好少新优质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良种实验田的示范效果,做到良种良法结合,将玉米综合高产攻关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奋斗乡农业中心)

上一篇:浅析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法 下一篇: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