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30 12:52:55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存在严重的生活污染。农村水污染表现较突出,有些村庄有小型的村办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坑、塘,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随便乱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

2.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逐渐严重,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让其失去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及食品污染。

3.在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类药物使用量持续上升,也成为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的因素。有害的化学物质在食物中积累,因为农村是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地,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和人身上。

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少,工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地方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到城市和工业上,而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相关法律了解甚少,所以出现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环保法律的存在,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2.面源污染。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可根据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企业经营的大规模等特点,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而农村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如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

3.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有所提高,各级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主要用在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真正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极其有限。因此造成农村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的状况,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也难于申请到治理的专项资金。

4.制度保障不力。县、乡、村环境保护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形成,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链条无法向农村延伸,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农民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宣传带动家长影响社会。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的基本内容,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2.依据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和治理力度。应加大对农村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控和治理方案。对来自生括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用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3.以镇、村为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制度,镇和村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摸索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厂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4.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监管,依法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地方标准,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的鼓励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广以沼气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建立示范基地,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单位:152400 黑龙江省庆安县环境监测站)

上一篇:关于群众文化创新展开的思考 下一篇: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