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想说爱你也容易

时间:2022-06-09 01:46:52

2008年第3期《老同志之友》刊登了《强制孝心,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文,文章刊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来信表达自己对“强制孝心”的看法。在这里,我们特编发读者丁香树的来稿,作为后续报道。

前文提要:

《强制孝心,想说爱你不容易》,说的是上海218名离退休老干部和子女签订养老协议书,要求子女必须加强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子女与父母分居的必须保证每天一个电话问候,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探视,并帮助父母承担家务等……

反思

读了此文,不觉令人感叹:中华民族的传统养老美德已经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了吗?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孝道真的需要用协议来强制完成吗?

仔细想想,应该还没到这个程度。孝和协议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子女不孝,他的心里也就没有父母。心里没有父母的人即使签了养老协议也无济于事,那不过是一张苍白的纸而已,没有存在的意义。而真正有孝心的子女,不论贫富,不管多忙,他都会善待自己的老人,根本用不着签什么协议。

事例

一对老夫妻,日子过得还可以。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各过各的日子,住得虽不算远,平时却并不总来看望老人。闲谈中不曾听得老人抱怨,他们总是这样说:“孝不孝现在还不好说,现在我们身体还好着,也能自食其力,既不用儿女养活,也不用儿女在跟前照顾。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小家,要做事情赚钱,要养活孩子。我们还没到给他们添麻烦的时候,现在只要他们能好好地过日子,不给老人找麻烦就挺好了。”后来有一次,老头儿得了一场大病,四个孩子一下子拥了回来,并交齐医药费,轮流在床前伺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老头儿的病好了,儿女们又各自忙去了。老两口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并知足地说:“我们还行,没白养大几个儿女。”

解读

其实,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周围很平常。许多退休老人,一旦赋闲在家,便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越发寂寞难耐,孤独难忍,于是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能多多陪在身边。但儿女们正当壮年,即使没有忙得不可开交的事业,也要忙着生计,背负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许多压力,作为老人应该多多体谅。就算出于某种意愿和子女签订了那样的养老协议,如果儿女没有履行协议,少打了几次电话,少看望了几回,你还能真的去投诉吗?那样争取来的亲情也不会有什么意思的。

所以,在孝不孝的问题上,首先要看得开,不要钻到牛角尖儿里不出来。自己有钱安度晚年要比儿女给予强,身体好不用子女照顾要比有病拖累儿女强。如果不想寂寞,就要自己主动去找乐子,或读书看报,或吟诗作画,或跳跳舞扭扭秧歌,或三五好友聚聚,聊聊家常,不计较是雅是俗,只要高兴就好。

当然,如果老年人因身体等原因,生活确实需要子女在身边照顾,子女却避而不见,躲躲藏藏,那么倒可以协议协议,以体现老人对子女的宽容。若是协议不成,那就去法院告他。判决书总比协议书有力度。

上一篇:守卫“物质家园”全新手册 下一篇:翠岩山:人文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