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范文

时间:2023-09-16 23:17:17

孝道篇1

活是活着呢,活得咋样?你给父母拿来山珍海味,但是就随手往桌上一礅,然后冷淡无比的来一声:“吃吧。”看见老娘在洗衣服,很不耐烦地来句:“我来。”这就是孝?孝敬本应使父母快乐,你就那么多不耐烦,他们能乐得起来吗?父母只需要物质上的“养”,就不需要精神上的“敬”?不但需要,而且老人需要的比我们更多。缺少了“敬”的“养”,一定是态度出现了问题,这个态度问题主要还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不是根于诚笃。

孝道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孝道被当作封建糟粕遭到否定。的确,传统孝道不免糟粕。孝经有云:“毛发色肤取之于父母,稍有损耗是为不孝”,这有些苛刻;丁兰“刻木求亲”稍有做作与夸张;郭巨“埋儿奉母”之举也未免迂腐。“顺者为孝”也有些不人性;至于“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更让我们难以接收了。我们这么想不为过。我们不需要那么做,更不必要那么做,可是孝道本身所具备的美德特质我们没有资格否定。

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绝对应该发扬光大,而且誓在必行。从风俗角度上说,这更是极为重要的。元代张养浩说:“盖自上而下者谓之风,因上而成者谓之俗,故风俗,国家之元气,风俗厚则元气盛……风俗薄则元气衰……”元代御史上奏时也说过:“国家以风俗为本,……而风俗厚为治之至要也。”对于当今社会的风俗如何,笔者不敢妄下言论。简单说来我们起码得有个全国上下都一致的观点吧!

一个民族的强大是因为整个民族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有相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就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说到此处似乎与孝道甚远了,也过于理想化,然而离我们最近的、最实际的、也是最容易普及的统一民风不正是孝道吗?一个人还不能爱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又如何去爱别人的家,乃至于国家这个大家庭呢?连最容易的“风”也形成不了,那只能眼看着“疯”了。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扬光大了孝道,再谈其他的也就不远了。

孝道篇2

翻开《孝经》第一章,叫《开宗明义》,《开宗明义》是汉朝人写的。第一句话6个字,“仲尼居,曾子侍”。孔子这一天在家里很清闲地待着,没什么事。他的弟子曾子在一旁侍奉他。大家想一想,这是一幅图画,这个图画跟我们一般想像的和接触的教学不太一样。我们接触的课堂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而儒家是完全在生活中讲解人生的哲理。儒生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教学特点。这时,孔子说了一句话:“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孔子说,历史上有贤德修养的帝王,他们“有至德要道”,就是有非常重要的大道,有高尚的品德,这个品德传出来,能使天下民心归顺。百姓生活安定、和睦、美满,上下无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虽然所处的社会地位不一样,但是没有人表示不满,没有人去抱怨。孔子说,这样的一个至德要道,重要的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曾子一听,老师问自己,一下站起来,说明刚才曾子是侍坐。侍坐是儒家的规矩,弟子侍奉老师是有特殊规矩的,不是很随意很懒散的。曾子跟老师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说自己不是很聪明,我怎么知道老师你谈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呢?这句话也不完全是谦虚,当然作为弟子应当谦虚,说话要有礼貌,对曾子而言,他不完全是谦虚,孔子给他的评价叫“参也鲁”,说他平时反应不是那么太快,他说,请老师讲,这也是礼。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说孝是各种道德的根本,教化就是从孝道开始展开的。孔子要滔滔不绝往下讲,一看曾子还站着。孔子说,“复坐,吾语汝”,你坐下,不要这么拘谨,我给你讲。这又是礼。

从孔子和曾参这一对师生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参对孔子非常尊敬。曾参的做法符合儒家对“礼”的规定,而正是在“礼”的基础上,《孝经》才显得鲜活生动,深入人心。那么,在这样一个师生交流的课堂上,孔子要把《孝经》传给曾参,他会从哪里开始讲起呢?

孔子讲,我讲的这个东西,你要知道,是最重要的,你要仔细听我讲。孔子接下去就讲,孝道有修养,从哪儿开始?从自己的身体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的皮肤、头发、身体,都是父母给你的,你不要让它出现破损,不要让它被伤害,这是孝道的开始。

这句话,我们得解释一下,曾子曾经被父亲打得昏迷不醒。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对症下药,专门说他的?恐怕不是,孔子是针对所有人讲的,你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父母给的,所以我要把它保护好。但不这样简单,道理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固然是父母给的,父母的生命是谁给的呢?我们往上追寻,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一代一代人往上追,无数代的追下去,我们会追到哪儿呢?会追到我们族之初,族产生之源。还能再往上追吗?可以,再追就追到浩瀚的宇宙了。是因为有了宇宙才有了人类,有了人类才有我们这个族,有了我们这个族历代列祖列宗才有我们自己。追到浩瀚的宇宙,宇宙给我们什么印象?宇宙是伟大的,宇宙让人敬畏,那么,落实到我们个人,我们渺小的身体也并不渺小,它反映了宇宙的力量。宇宙的力量如此伟大,你可以去伤害它,随随便便对待它吗?不可以。儒家讲的是这个道理。

曾子听了这个道理,非常触动。孔子接着又谈这个问题,一个人是不可以毁伤身体的,你如果毁伤了,就是对宇宙精神的伤害。后来,这个道理通过曾子在历史上传开了。这个道理对我们中国人的生命、生活影响都非常大。我们中国人历史上有一个传统,就是非常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一句俗话叫“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危险的建筑物,我们不能站在下面,站在下面会有生命危险。

在《孝经》中,孔子说,一个讲孝道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不毁伤身体,做到了这一点,才是孝道的开始。《孝经》中谈的这个观点,甚至影响了封建社会中一个王朝的法律制定,而这又和一个小女孩的非凡勇气和孝心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汉朝初年,汉文帝当政。有一个小官叫淳于意,这个人书生气很浓,不善于跟上下级搞关系,他觉得自己在官场做不了,但自己有一技之长,有点医术,就靠行医来谋生吧。可是行医谋生也不很顺利,有一次,他给一个大商人的夫人看病,病没治好,死了。大商人便把他告了,让他负法律责任。淳于意被抓了起来,法官判决淳于意有罪,要把他押到首都执行刑法:肉刑。何谓肉刑?就是残害人的身体。比如砍脚、砍鼻子。 淳于意垂头丧气,心情非常地悲凉,他跟自己的几个孩子告别,他有5个孩子,都是女儿。淳于意抱怨说,我这么多孩子都是女孩,关键时刻没有顶用的。他最小的女儿缇萦说,我可以帮助父亲。淳于意直摇头。可是这个女孩非常执着,别看年纪小,淳于意到首都,这个女孩就一直跟他到长安。到长安之后,女孩托人写了一个状子,并把状子递到了皇宫。状子是这么写的,我父亲触犯了国家的刑律,按法应该给他施以肉刑。但是,皇帝,你要知道,一个人如果肢体残缺了,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个人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都很困难。你能不能对我的父亲宽大一点,不要给他施肉刑,我可以无偿地为国家做一切事情,卖到宫里当奴婢都可以。这个状子打动了汉文帝,汉文帝是一个孝子,对母亲薄太后非常孝顺,薄太后曾经有病,汉文帝衣不解带地服侍母亲,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汉文帝又特别认同《孝经》的内容,所以,看到缇萦这个状子,他决定把国家的肉刑废除掉。这段故事成了千古佳话。(图2、3)

《孝经》中讲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那么,一个认同孝道的人,他去实践《孝经》中所讲的内容的时候,会不会带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保全自己放在第一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保命要紧,把求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呢?

不是这样。儒家讲了,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是应当挺身而出的。《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关键的时候你要为正义敢于牺牲。

不仅孔子有这个意思,连曾子都有,曾子听了孔子这番话,曾子在其他的场合说:“战阵无勇,非孝也”。真要两军作战的时候,一个孝子要表现出英勇异常,这样的品质才可以。不是说为了孝顺,最后临阵脱逃,保全自己。

比如,汉朝的时候,军队相当能作战,战斗力非常强。著名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带着军队远征大漠。甚至汉朝的失败英雄李陵,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勇武之气,也是让我们非常触动的。李陵的爷爷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军李广,他的父亲也是军人,据说他父亲去世之后他才出生,他是个遗腹子,但是将门之后,天生的禀赋,他对军事方面又非常喜爱和投入。李陵射箭相当精准,他做过射箭教练,所以他带的兵都是精兵。将门之后,一门心思想报效国家,这一年,机会来了。汉武帝执政的时候,大将军李广利带兵北伐匈奴。当时,安排李陵搞运输保障,运辎重,粮草。运粮草都在后方,他觉得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李陵找到汉武帝请求上前线,他的一番说辞,最后打动了汉武帝,汉武帝说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我们没有那么多骑兵,你要去就带步兵。于是,李陵带了五千步兵北上。他们遭到对方三万骑兵的包围。李陵的五千步兵训练有素,战车在外边围成一圈,这些人构筑好工事,潜伏在战车后面,匈奴骑兵一接近,弩箭齐发,当时就射杀了五千多个匈奴兵。匈奴一看,这股汉军原来是非常英勇善战的,怎么办?于是发动员令,把周围的匈奴骑兵全都聚来,一共聚了八万骑兵,对阵五千汉军的步兵。这场仗打得昏天黑地,汉军非常骁勇,每次冲锋下来都杀死对方几千人。据说有一天,汉军射出去的箭就有50万支。(图4、5、6)

后来,匈奴已经僵持得有些吃力了,准备撤退。这个时候,一个戏剧化的场面出现了,李陵队伍里出了个叛徒,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跑到匈奴那边说,你们接着围,汉军的箭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匈奴一听,加紧进攻。李陵让大家从四面八方突围,已经不行了。李陵带人往外冲没冲出去,最后李陵仰天长叹,我手中现在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能杀出去。这些步卒拼着自己的力量往外突围,最后回到汉朝400多人,其他的全军覆没。

这个故事,在说什么呢?就是汉军强大的战斗力,他面对多自己十几倍的敌人敢于从容作战。汉朝人是最注重孝道的,汉朝的读书人,包括军人没有不背《孝经》的,军队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所以有人讲,孝道会让人很懦弱,完全是无稽之谈,李陵所带领的这五千勇士是最好的证明。李陵以五千步兵抗拒匈奴八万骑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现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遵守孝道的人,他虽然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但这和他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有英勇的气质并不矛盾。那么,是否只有在战争年代,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遵守孝道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而在平时就会变得懦弱了呢?也不是。

我们再举个例子,孔融。很多人都知道孔融,融4岁,能让梨。4岁能让梨,这个孩子就不简单。对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些幼教专家,问了一些孩子的家长,孩子能不能把自己的好东西让给别人?家长说,有两种情况可以让:一种,这个东西我们家有的得是,孩子就会让,还有一种,跟孩子说,还有更好的,这不算最好的,孩子会把它让出来。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很难。人有一种本能,小孩子也有。孔融4岁时能把梨让给自己的兄弟,挺了不起。这个孩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禀赋。我们今天讲的不是这个,是讲孝道在他身上表现的力量,让梨按照传统文化来说是“悌”,是对兄弟的感情。

对于孝呢?他也有表现。孔融16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把客人迎进来,经过交谈,发现这个客人是朝廷追捕的钦犯,这个人叫张柬,他得罪了宦官、朝廷,亡命天涯,希望孔融家能收留 他。但张柬不是要找孔融,而是找他的哥哥孔包,可是不巧,这一天他哥哥不在家。张柬很为难,我在这个家藏起来合不合适呢?如果待下来,给这家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这个10几岁的孩子能承担吗?他想走。这时孔融说,虽然我哥哥不在家,这件事情我可以做主,你是天下大名鼎鼎的义士,我很敬重 你,在我们家住下来,没关系。张柬在孔融诚恳的挽留下住了下来。后来,张柬怕住时间太久走漏风声,便离开了他家。但风声还是走漏了,朝廷得知孔家窝藏钦犯,要追究这件事情,孔融的哥哥跟朝廷的人说,在家里我是长兄,张柬是来投奔我的,这个事情我来承担。孔融说,张柬来的时候,我哥哥不在家,这个事情应该由我来承担,是我留的他,跟我哥哥没有关系。办案人员犹豫不决,到底抓你们谁呢?这时,孔融的妈妈出来说,这两个孩子是我教育出来的,应当我来承担罪责,把我抓去好了。这叫什么?这叫一门争死。谁顶这个罪名谁是死罪。这个事情震动了社会,震动了朝廷,最后,朝廷把孔融的哥哥孔包杀了。争死,表现了这家人的亲情,这家人的凝聚力,这家人血浓于水的感情。

孔融性格刚正不阿,小的时候懂得谦让,但他内心不是没有原则。后来,冒着天大的风险收留张柬。孔融长大后,到曹操手下做事。曹操不喜欢这个刚正不阿的人,最后居然找了孔融不孝顺这么个借口,把孔融杀了。

孔融有两个孩子,告别时,孔融说,希望你们两个能够保全。小男孩就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鸟巢如果被打翻,里面的鸟蛋都会碎。果然,曹操派人来抓两个孩子,抓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在游戏,小妹妹对哥哥说,如果咱们死了之后能见到爸爸,那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两个孩子带着对父亲的思慕,走上了人生最后的路程。

孔融一家人是讲究孝道的,这家人有没有力量?相当有力量。让梨的孔融跟就义的孔融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不能说孝道仅仅就是一个人只为了保护自己,很懦弱,不是这样,它有一种动人的力量在里边。孝道可以让一个人很有力量,他可以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舍生取义,也可以为了亲情而一门争死。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对长辈尽孝,但他对自己却很不重视,在遭受挫折的时候,甚至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算不算是有违孝道?这种事情古今都有。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看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孔子的看法,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一个人一生,不见得都一帆风顺,有时候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有的人会自残,有的人会自杀。按照我们传统的社会要求来说,这是不合适的,这是损害了我们神圣的生命。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会使这些人这样做呢?孔夫子对这种事情也有分析。孔夫子说,是人一时的糊涂,这个糊涂,表现为人的一种强迫性的心理。原话叫“一朝之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过以”。就是一下子冲动起来,把自己生命的宝贵性全都忘了,把自己的父母双亲,对自己那么好的亲属们全都忘了,这是最糊涂的一件事。尽管有些人自残,伤害自己的身体,都有自己的原因。但这个时候,应当再坚强一点,生命是尊贵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挫折一时想不开,走这条路。孔子的教导,对中国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中国人有珍惜自己生命的传统。

一个人从生下来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再到社会上去服务于社会各个阶层,最终他要完成自己的人格。孔子讲,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才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儒家关注这个问题,很多学者、文人墨客也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陶渊明,他有一首诗写得很好,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怎样一个状态呢?他怎样来认识生命的呢?他说,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他的意思是整个宇宙、生命、起伏、生灭,这些现象就像波浪一样,浪起来了,又落下去了,我们这个渺小的生命,是宇宙的一分子,在宇宙的这种浪潮起伏中表现着、存在着。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我们谈不到多么高兴,也谈不到多么畏惧,我们应当以平常心来对待,叫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什么事情有开端,有结果,这样看待生命是很豁达的。生命就是有生有灭的,你得有一个豁达的态度来对待它。陶渊明很豁达,他说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有些人在这方面考虑得不清楚,想不开,愁肠满结,很压抑,情绪不好,这有问题,没有必要。宋代有一位大儒,叫张载,他有一番话说得很经典,存无顺事,他说,活着的时候,我就努力积极地去做事,去为社会服务。末无宁也,他说,如果我这个生命不存在了,那么我就处在一种安宁的状态中。给人一种很豁达,很踏实的感觉。(图7)

孝道篇3

关键词:孝道;大学教育;道德;儒家

1从孝道反思当今大学教育问题

在大学里,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其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天下父母想方设法供孩子们上学,目的是希望儿女们有出息,就算不求报效国家和社会,也希望儿女们有所成就、光宗耀祖。然而,目前高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有数据统计,仅北京地区就有超过10万学生患有抑郁症,而且近年大学自杀事件也在不断增加。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找笔者倾诉。他们往往有焦虑、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在大学生中,有人自我否定、自我拒绝;有人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杀行为等。这些情况反映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也反映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现行大学教育注重知识与学历,忽视心灵和德行的教育。而孝道则属德行教育的重要部分。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孔子看来,孝道是德行教育的根本,是各种教育的出发点。《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一个学生懂得这样的孝道精神,绝不会轻易选择自杀。为人儿女要珍惜生命,保持健康,不令父母担心,这是孝的开始,是养德之基础。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若因人生的一些不如意之事而选择自杀,乃大不孝。因此,家庭、学校、社会亦应当意识到,大学生精神问题之所以日趋严重,首先表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存在缺陷。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还有教育者——老师等,都是有责任的,都应该反躬自省。作为老师,自身能够知行合一,通过身教言传推动孝悌的教育,是能够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的大学教育须让大学生意识到自杀并非是烦恼痛苦的结束,而背后更是灾难的开始,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哪能一死了之?况且自杀是对自我生命的极度不负责任,对父母与亲朋好友乃至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伤害。传统教育有三种表现方式:家教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昔日之家教以入孝出悌为本,学校老师教育重在传道授业解惑,进而形成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教育要求。《白虎通》云:“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2]545-546。传统教育倡导以德为重,孝悌仁义为学生学习之根本所在。如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追名逐利,很难从根本上体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精神。现行大学教育中,什么样的人才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应该效仿谁?是明星?富贵者?还是有德者?倘若教育是需要成就有德者,成就君子,那么除了专业知识及各种实践教育外,更应注重心灵的教育,包括孝道仁义道德的教育实践。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心灵蒙昧,德义不彰,许多人身陷“不义”。基于这样的现实和认识,笔者在所任教的大学里开设《弟子规与幸福人生》课程将近十年,课程对学生改善父母关系、认识自我、为人处世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从学生的作业与各种感悟当中看到,这门课程最大的成功是提起了大学生对父母应有的“感恩”心光:“每当我上课的时候,总是能够感觉到心灵得到的一次洗礼,我想,《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让我找回自己的良心……”;“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随着我的态度的转变,我们家庭和睦了很多,本来所谓的代沟,现在已经消失在我跟父母亲的沟通里”。

2孝道精神正义

在对“旧思想”改造的过程中,维系中国社会几千年社会稳定的孝道人伦精神,遭到质疑乃至破除。不少人对孝道精神的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解,彰显不了其精要。理解孝道,首先要深入认识孝道的含义及其精神实质。《说文解字》言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表明老和子是一体的,密不可分。“善事”意为子女恭敬地侍候父母,让父母在身心方面皆得愉悦,且承传长辈的良好教导,即所谓诗礼传家!人们批评孝道精神,除了依据一些封建色彩的礼节或陋俗外,其一依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二认为经典“二十四孝”乃愚孝,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糟粕,无益于当今世人。封建色彩礼节及陋俗应该舍弃不疑置论,但经典依据及孝行事件的发生有其历史性和特定意义。对这些典型的理解,应取其真实的精神所在,不能断章取义,亦不能仅从事相上评判之。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此处“不孝有三”之“三”之义多也。孟子提出世俗生活中有五种不孝行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才,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五种不孝行为当中没有“无后”之说。三而无后乃自东汉赵岐注《孟子》才有:“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3]286-287。这一阐释非孟子本意,后世亦多有责难。“父母生之,续莫大焉”重在父子有亲伦常的延续,此外,“后”的重要意义还落在家国天下之性命与责任之上。作为华夏子民,光大孝道之精神,以和人心,继圣贤之绝学,此亦为有“后”也。“舜不告而取,为无后也”,这里的“后”,指应当尽到后代的责任之意。舜的父亲、后母、同父异母的弟都不喜欢他,都想害他。舜如果告诉他们,则他不能取,他娶妻是经过考察的,且其妻子是尧帝之女,而尧是有德之帝。儒家之礼不是呆板的,“以和为贵”,故有权实。“告”是礼节,“不告”是权,以“不告”而能守其中道,因此孟子的意思是,尽管舜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娶妻,但乃君子所为,“不告”与“告”是一样的。因为舜时刻想着孝顺父母。孟子之意在赞赏舜之孝德!孔子在《中庸》里更是赞扬了舜之孝行:“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一个真正有孝德大的人,能得位、得禄、得名、得寿。此外,二十四孝的事例,实为古人至诚报答父母恩德的具体表现,有的看起来似乎有点荒唐,实乃古人心地质朴、念恩真切的表现。他们能行人之所不能,我们应当心生敬佩,反躬自省,而不应纠结在其形式上。真正的孝行有各种各样,其根源在于他们的报恩心。父母给予我们身命,并养育我们,恩德广大。如《诗经小雅蓼莪》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里连用了十个动词:生、鞠、拊、畜、长、育、顾、复、出入、腹,非常形象表达了父母养育儿女的各种辛劳,且时时为我们担忧,如此之恩德,怎么才能报答得了呢?《孝经开宗明义章》孔子问其学生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孝为“至德要道”,天下人当皆以孝为训,尽心力行,此乃就人间基本人伦而言,其功可保社会和谐。德是人行道之所得,至德即尽性之美,到达极处。道,即“凡圣共由之达道”,也就是说不分高下之人,通过修正自己各种错误所达到的境界。“至道”就是穷尽万事万物之理。上古圣王具备极致之德和至道,顺应天下人之心,使他们各得其所,上下相亲相爱,无有怨恨。这些都是以孝德为基础的。故历来真正有德的统治者,皆注重以孝行来感染天下人,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次,孔子还说孝不仅为德之本,而且还是教化、教育的根本。故一个人的道德最直接、最基本的体现是他是否孝顺父母。对大学生而言,素质好、有涵养的一个表现是他“入则孝”做得怎样,延伸在学校则体现于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则能长幼有序、恭谦有礼。若大学生毕业后仅仅凭借挣多少薪水来衡量大学教育的成果,又怎能培养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真正人才呢?孔子云“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孝经三才章》。可见,传统儒家教育,上自统治阶层,下至百姓,皆以孝之精神作为教育基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3孝道教育在大学教育的落实

孝道篇4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无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女假如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假如没有了根本,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假如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此本性,扩而充之,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建筑在孝的伦理上,从人类内发而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非凡之处。

二、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

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写作论文自然流露的思想,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父母之恩的心理,对父母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日后法家思想掺入,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说出现于《论语·为政》篇,其文云: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子问孝,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假如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背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子女都要无条件听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假如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并要求父母应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答应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日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假如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旧保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楚之有直躬,其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五蠹》)“君之直臣,父之暴子”、“父之孝子,君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些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中产生了极大的冲突,造成了一些人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毕竟如何?《论语·为政》云: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来。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论语·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假如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听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当注重到,在孔子思想中,“孝”与“忠”与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反应了人类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孔子孝思想中含有的观念,假如不加以适当限制,给予适当转化,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孝道篇5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4、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5、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15、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16、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1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2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

23、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24、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2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6、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8、事,孰为大 事亲为大;守,孰为大 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 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9、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30、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31、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3、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4、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3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3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37、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3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0、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41、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42、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3、长幼有序。——孟子

44、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4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4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47、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8、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4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50、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5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52、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53、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54、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5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56、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57、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58、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孝道篇6

但有些人就是不孝,但还说自己很孝顺,天天说孝顺的话,却没有行动。

看了这幅漫画,许多人会想:“这两人住在豪华的房子里,唱着《烛光里的妈妈》,可自己的母亲却在家躺在烛光照映的床上,他们置之不理,这还能称得上孝顺吗?唱《烛光里的妈妈》还有意思吗?”这的确没意思,这和其他人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起孝,人们不得不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特别是《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朝时,有一个人叫王祥,小时候亲身母亲就去世了,继母不喜欢他,在父亲面前常说他坏话,使父亲也不喜欢他了。但是他还是和爱父母。后来父母患病,继母想吃鲜鲤鱼,可是冬天的河都结了冰,王祥只好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来化冰,可是冰突然自己融化了,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把鲤鱼拿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的病竟然好了。

王祥孝顺父母的这种品质是非常好的,继母对他这样不好,他却像对待自己的生母一样来对待自己的继母,这种的品质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说是这样说,但这都是“愚孝”。

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

假孝虽然从外表上看则和真孝无异,但其内心若是只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并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到众人的指责而伪做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道篇7

老人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正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对于当下的中国青年来说,尽孝正在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反哺”式养老还是“接力”式养老,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32岁的赵瑛是北京一家旅行社的导游,两年前离婚后,她和3岁的女儿搬回到父母家中。赵瑛的父母均已退休,儿子赵昂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事实上,赵瑛因为工作缘故也经常不能在家陪父母,女儿上幼儿园都得依赖父母接送。为此,她感慨说:“别看我长年累月带着团游山玩水,自己却从来没有时间陪父母出去旅游过。”

与父母住在一起,却不能很好地照顾父母,赵瑛一直耿耿于怀。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两个月前,她正带团在泰国,父亲突发脑溢血,结果兄妹俩都未能赶回见父亲最后一面……

至今每每提起,赵瑛都泣不成声,心中无限追悔。眼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赵昂原打算接母亲去美国居住,但老人坚决拒绝。于是赵瑛开始琢磨换一份工作,多花一些时间陪陪母亲。可是,工作并不那么好找,迄今赵瑛仍在各种人才招聘会上进进出出……

与赵瑛不同,29岁的张雄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一家报社做记者,他的父母则在湖北一个小县城居住。作为家中独子,当地的风俗是父母必须和儿子一起生活。眼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硬朗,尤其半年前母亲扭伤腰椎以后,张先生开始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么持续下去,父母的生活起居让他越来越放心不下,而周围邻居也会说闲话他的父母不能“养儿防老”;如果接父母到北京,一方面住房太小,另一方面,父母也未必愿意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怎么办呢?

不光赵瑛、张雄为赡养父母的事情忧心忡忡,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同样面对着事业发展、生存竞争与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两难。有人曾作过一个调查,现在的中青年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在照顾老人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精力不够。有的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个老人,如果再是下岗职工的话,家庭生活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徐勤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生产和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加,社会流动性增强,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卧床不起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

一些西方学者将老年人的需要简单地概括为三个M:第一个是MONEY,即“有没有钱”;第二个是MEDICAL,即“医疗”;第三个是MENTAL,即“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问题”。养老问题无非是这三方面的满足。

而据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我国90%的子女对家里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他们担忧的项目依次是:老人白天发病无人知道,老人摔倒致伤无人知道,老人倒开水烫伤及其他问题,老人发生意外以及火灾,老人吃错药及剂量不对。69.3%的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上门服务,30.6%的人建议开办托老所。而老人的需求依次是:及时求救服务,定期体检服务,保健指导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聊天服务,老年入托,入户料理家务等。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穆光宗教授有一个很现实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要做孝子非常不容易――成本非常高。老人病了,子女们想24小时守在身边几乎不可能。因为竞争很激烈,时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而北京大学人口所研究老年问题的陈功博士更是语出惊人:“在社会发展越快的时候,也是老年人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他们常常是牺牲品,而且他们也只能牺牲。因为社会要保证整体的发展,实际上高龄老人是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当代中国青年尽孝难的背后,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现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2.1%左右。2050年将达到20.4%左右。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5.5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

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今天人们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都在发生转变,“银潮”的背后凸显着越来越多的“空巢现象”。专家认为,老龄化将对社会引起一系列问题。首先,老龄化对国家资源分配形成压力。正如过高的出生率会影响社会发展一样,现在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一部分国家资源用于老年人。其次,老龄化将使非老龄人口负担增加,使国家和社会来不及作好照顾那么多老年人的准备,致使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本应享有的权益。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样一个经济转轨、道德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中国的养老制度目前是一团糟。旧的体系已经瓦解,新的框架尚未建立。失望、迷惘、愤怒、恐慌充斥着中国社会。养老作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尽孝?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无边无际。中国传统中,“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人的一生,生活在一种相互依靠的家庭关系之中。家庭具有育幼和养老的功能。未成年的儿女由父母的劳动成果养育成人,及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成年儿女的劳动成果来赡养父母。养育儿女对父母来说是自己为养老进行储备,即“养儿防老”。赡养父母对子女来说,是自己对父母养育储存的延期支付。这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反哺式养老和传统的孝道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在当代社会已表现出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山东大学姜生教授撰文指出:一、窒息了个体的创造力。上一代人为了下一代的未来,承担了过多的负担,制约了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二、导致中国成为“表面上廉价”的传统劳动力市场。即过去工资中养老保障资金被有意无意地抽掉了,养老仍然由下一代人负担,使劳动力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当下补偿”。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央行多次降息,但老百姓的存款就是“逼”不出来,为什么?还是为了子女教育和将来的自身生活保障。四、整个社会信用度的降低。传统伦理中的诚信,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家族或某种血缘关系的自然聚落。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道德就面临考验。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则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指出,这种长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反哺”式的养老模式,与西方现代社会中“接力”式的养老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跑中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从父母传到子女是单向的。这种“接力”式的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反哺”式养老还是“接力”式养老,显然还是一个问题。

尊老敬老的中国周朝每年奉行一次“乡饮酒礼”,其目的是“正齿位,序人伦,敬老重贤,息事端,敦睦乡里” 。

春秋战国时齐国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二人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免全家赋役。

汉文帝明令: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一定量的大米、酒和肉。“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

唐朝、宋朝、元朝规定:男70岁、女75岁以上者皆给一子侍。

明朝提出:“尊高年,设里正,优致仕。”

孝道篇8

“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崇礼尚孝。孝道不仅是传统道德行为的一条重要准则,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长盛不衰。

“新二十四孝”标准一公布,就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新浪微博上关于“新二十四孝”的搜索结果高达40万条。不少人在看到这24条行动标准后,第一反应就是“愧对父母”。

在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的今天,关注父母的内心,成为了新孝道提倡的核心。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随着时代脚步不断地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很多人认为给钱、买房子就是孝,还有人认为事事替父母包办就是孝,这些做法其实都忽略了老人内心真正的感受。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每一位独自在家的老人,他们盼望的未必是挣来的钱,而是看到子女熟悉的身影,期待着一声亲切的问候。

在此情境下,“新二十四孝”标准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其内容细致入微,体现出“精神赡养”的深刻内涵:“教父母上网”与现代生活接轨,通过文化“反哺”拉近两代人的距离;“支持单身父母再婚”是观念的突破;“聆听父母的往事”彰显心理关怀;“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是对“常回家看看”的重申;“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则通过仪式感化的方式激发子女的感恩情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压力大、工作忙,加之不少人背井离乡打拼,“常回家看看”这个父母最朴素的愿望往往都很难实现。但子女和父母相处的时光,给予父母的亲情关怀,是护工、保姆等其它社会服务无法替代的。

“新二十四孝”标准的,也引来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标准“不切实际”,按此标准,不能尽孝的人太多了;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人无奈地感慨,这些标准“很多不靠谱”、“根本无法执行”等。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二十四孝只是对大家在行孝行为中的引领,如何孝敬父母,还是要从实际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同、每位老人的性格不同,具体的尽孝方式也要因人而异。但是,尽孝要设身处地的为老人着想,理解与尊重老人的想法和需求,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尊重老人的意愿,真正了解老人到底需要什么,再为之提供,才能让老人得到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是否完全照搬这24条标准并不重要。只要有真心、用真情,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上一篇:先天下之忧而忧范文 下一篇:骑鹅旅行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