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习语直译法与意译法的选取

时间:2022-06-08 11:32:08

浅谈中西习语直译法与意译法的选取

摘要: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习语作为民族文化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是翻译中的难点。根据不同的翻译要求,习语有很多种翻译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被翻译学者普遍推崇的两种方法―-直译法和意译法。浅谈在以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和为背景下,关于习语的直译法和意译法的选择,力求更好的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关键词:习语; 中西文化; 直译法; 意译法

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它的魅力不仅表现出人类的智慧,更体现了人类沟通的实用价值。为了更好地把语言转化为工具,为人类服务,语言已经被拓展成为一门研究学科,翻译是最为重要的分支。习语作为一种文化与环境的特殊产物,以丰富的词汇量和广泛的普及程度,当之无愧的成为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此习语的翻译也成为翻译学科中的重中之重。翻译的好,会使文章增光添彩,栩栩如生;反之不仅影响文章的美感和可读性,也会给读者造成困惑和反感。这就使翻译工作变得十分复杂。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差距甚大,所以在翻译习语时需要译者心思缜密,阅历广泛,和能够灵活的运用一些翻译技巧。本文浅谈翻译习语中普遍的两种方法―直译法和意译法,在中西方不同的背景下,如何运用,才能更好的诠释“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一、直译法与意译法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法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不引起错误联想为前提,将原文的语言风格,地方特色,修辞方式等延续到译文之中。这种方法简单朴实,容易掌握,较少产生歧义,是普遍接受的习语翻译方法。

2、意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意译法是在译语环境中受到文化差异和其他限制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与原文的内容相符,语言功能相似的翻译方法。当原文重在意旨和带给读者感悟时,意译法委婉灵活,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二、不同语境的不同表达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差异属于自然因素,英汉中很多与地理相关的名词有不同甚至相悖的含义。例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东风”一词,在汉语中是希望的象征。东风是春天的风,代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因此中国人经常用东风来代替光明和希望,表达积极的心态;相反,西风是冷风,传达的是严峻和凛冽,如“西风瑟瑟”,“古道西风瘦马”等,刻画的是萧条,凄凉的意境。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两个词的英语意思被完全对调了。英国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就是赞美西风送走严冬,迎接暖春的名颂。这种差异是由于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对于英国来说西风才是象征希望的春风。

地理因素造成的另一大差异就是生活方式。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为父,地为母”、“民以食为天”等俗语,人民一直以务农为主。因此诞生了许多和土地,农业,生产相关的习语。例如,翻天覆地,天时地利,精耕细作,雨后春笋等。西方人则认为,生命伊始于海洋,水是万物之源。由此生成大量与水相关的习语。以英国为例,由于四面环海,早期人们以打渔为生,喜欢海上作业,形成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 great ship asks for deep water(大船走深水), all at sea(不知所措), fish or cut bait(要么全力以赴,不然就放弃),never fry a fish till it's caught(切勿操之过急)。

当原文中出现某些国家在世界范围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已经被人们所认同的地理词汇时,尽量使用直译法,简明扼要的传达作者的意思,避免造成歧义。对于一些国家特有的地理词汇,可以通过注释的方法。不仅拓展了读者的词汇量,还得以保留文章的原有韵味。通过音译,有时亦能很好的传达出翻译效果。例如Shangri-La香格里拉(世外桃源);,Utopia乌托邦(理想国)等已经被社会普遍熟知的词汇。

碰到一些涵义冲突的习语时,意译法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原文通过直译和注释仍然无法准确传达讯息时,可选择意译。通过抓住原句的主旨和引申意义,以译语文化的环境为基础,组织语句,进行恰当得体的翻译。以“fish”为例,“a poor fish”(愚蠢可怜的人),a strange fish(没人在乎关心的人),如果用直译法,保留原来的拟人修辞,翻译成“一条贫穷的鱼”,“一条奇怪的鱼”,不仅无法传达作者意思,也会让读者产生疑惑。选用意译法则能很好的化解这种矛盾。

2.文化习俗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它记录着一个民族前进的征程,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辉煌。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这更突显了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特色。文化包含多方面,以下简要从颜色和动物两方面进行讨论。

对与颜色的喜好个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当上升到一个民族,国家的程度时,这就演变成一种文化习俗。不同的文化赋予了颜色不同的内涵。例如,白色(white)在西方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西方人在结婚时身着白色婚纱和礼服,预示着婚姻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但在中国,白色是素色,是祭奠先人的颜色,代表着庄严和肃穆。在新人结婚时,为图吉利,避免白色,都是以红色(red)等艳丽的色彩来做装饰的,中国文化中鲜艳的颜色更能烘托喜庆的气氛。颜色还可以表示性情,在西方,如果一个人说“It’s blue”那代表他情绪忧郁,可能碰到了麻烦。如果是“green”则是积极的、开心的。中国人则喜欢用颜色的鲜艳程度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越是明亮的颜色就代表越是开心和幸运,越是灰暗的就越是沮丧和消极。

中国人普遍认为老虎(tiger)是森林之王,所以有成语,“狐假虎威”,“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老虎的凶猛和勇敢也经常被形容为勇士,正义的化身,例如,如虎添翼,猛虎下山;但是在西方人眼里,老虎却被赋予了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例如paper tiger(纸老虎)。狮子(lion)才是森林之王,正义的使者,有习语,这种差异是由于老虎的生存环境十分有限,在西方很少能看见老虎,所以西方人更中意狮子。英国人尤其喜爱狮子,更称自己为“不列颠之狮”。 狗(dog)是人类接触最多的动物,在中西方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狗是一种低贱、胆小的动物,人们经常用狗来形容人的贪婪和。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人模狗样等等。都是带有贬义的词汇。但是在西方,狗是人类最友好的朋友,用含有“dog”的习语来表示对人的喜爱,不会遭到西方人的反感,例如,“luck dog”对西方人来说是一种赞美。但是如果对一个中国人说,“你是一只幸运的狗”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会使中国人非常反感,可意译为“幸运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也可意译成“爱屋及乌”。

由于文化差异,相同的一件事物,会有着不同的含义。当翻译带有颜色、动物等习语时,首先,要考虑源语言国家和译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然后以译语言国的文化氛围为前提,使用意译法,译成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直译法很有可能起到反面的作用,造成读者的反感和抵制。

3.宗教

西方国家大都信奉基督教,且对十分的虔诚。为了更好的传播宗教文化,基督教典籍《圣经》已是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迄今为止,《圣经》仍是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种类的文本,可见影响力之广。在西方,《圣经》中的词汇经常会被融入一些比较常见的生活用语中,形成了许多有关宗教的习语。例如,表示感叹的,“oh, my god(哦,我的天啊)”,“have god and have all(有上帝就有一切)”,“god speed you(一路顺风)”等。中国是佛教大国,宗教文化久远。大量文献证明,翻译起源于佛教典籍的翻译。佛教经书是以梵文形式传入中国,为了更好的扩大佛教,翻译是必然之路。相传隋文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佛教被尊称为“国教”。“莲花”,“菩提”,“涅”等佛教用语虽然已经被普遍接受,但是但翻译成英语时,还应做好注释,帮助外国读者理解。

出于对本国宗教的信仰,在翻译此类习语时,应在无歧视的前提下,客观的进行翻译。在一些含有特有名词(人名,地名或某一种族、战役)的宗教习语中,经常以保留原文特有名词为基础的直译法,加以翻译。充分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加入自己的臆想。例如,“under god(就人间而言)”,不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译成“在上帝下面”;“whom the gods love die young”是”好人不长寿”,而不是“上帝喜欢短命鬼”等。佛教讲究的是“悟”――参悟,感悟,领悟。汉语不是西方人的母语,如果只通过字面去“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对于没有接触过佛教的西方人说,根本无从着眼,无从下手,所以在翻译中应该做好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领悟宗教所传达的精髓。

总结:

在英汉习语互译的过程中,主要是以直译的方法为主。直译法精准干练,适用于大多数的情况且不易产生分歧和误解,也可通过注释引申和拓展读者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在用直译法不能很好的表达文本内容时可以选取意译法。意译法细腻传神,可以融合源语言与译语言之间的隔阂,但若翻译过于跳跃,引起文章内涵转变,就会引起读者反感。两种方法平分秋色,具体选择应看原文的语境和所要传达的情感。

翻译,做为一个研究学科,主要是发掘更多更好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欣赏文章。翻译方法的选择是灵活的,在通过直译法或者意译法所翻译出来的文本,绕口,难懂时,灵活的选取其他方法,是一名翻译学者的基本素养。在翻译学中,除了直译法和意译法,习语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直译意译和合法,同义语套用发,增译法等。在本文中不作一一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9.

[2]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鲜杰.张薄清.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4]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5]郑声滔.翻译与文化交流[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从异化翻译理论看金锁记的翻译 下一篇:以哈金《等待》为例分析母语迁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