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取\弃土场的选取

时间:2022-07-28 11:52:5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取、弃土场的选取原则和方法,取、弃土的运输注意事项及取、弃土场的善后处理措施,及合理选择取、弃土场与工程、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取、弃土场,环境,道路

概述:道路建设离不开土石方的搬运,与取、弃土有关的工作伴随着工程的始终。科学地选择取、弃土场,做好取、弃土后善后处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避免土石方的往复搬运,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选取取、弃土场的重要意义: 在道路的勘察设计中,取、弃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线路的平、纵断面决定着工程数量的大小,反之填料的来源、挖方的处理方法、运距的长短、取弃土后的处理措施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同样影响着工程的处理措施和造价,进而影响着方案的选取。

取、弃土场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道路勘察设计在不同的阶段,对取、弃土场要求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相同。

在预可研和可行行研究研阶段主要是通过收集资料(地形图、google、地质大致情况)或以踏勘的形式,粗落的考察取土场的大致情况,确定取、弃土场地的分布估计取、弃土场所能提供的大致数量,主要用于方案比选和确定推荐方案。

在定测阶段,线路方案作出后,根据填料用途和数量(路基的基床表层需要A组填料,基床底层需A、B组填料。基床底层以下A、B、C组填料)合理布置取弃、土场,不同要求的填料来自不同地层,合理布设取土场的位置、大小、深度及用后处理措施,才能合理的进行土石方的调配。依据线路方案资料,本着少占农田、不占良田、造福与民、避免往复搬运的原则,调查走访。并结合地方部门的意见和规划,逐一落实取、弃土场的具置和取、弃土量的大小,确定取土场的分布范围分布及取、弃土后的处理措施。采取钻孔或探坑等地质手段,确定取土场的取舍或取弃土深度,重新调整取、弃土场的布局和范围,签订取土协议,最后确定取土边界和运输线路,作为设计的依据。并在协议中落实取弃后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如出现线路方案改变、自然灾害、地方规划改变、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不符等因素造成取土场不能利用或取、弃土场功能达不到要求、或达到要求但费用太高时,需要进行扩大或减小取、弃土场的范围或深度,甚至取消进行重新勘探重新选择。

对于填料的获取,我们一般采取移挖做填、集中取土、沿线路两侧取土、加大开挖断面、改改良土质等途径。在风沙地区,我们取土一般在线路的下风侧,取土后采取植被防护等措施,以免地表硬壳被揭开,风沙危及道路安全、破坏沙漠植被。对于线路附近的单独沙丘,可以取平后线路覆盖植被。沙漠地区一方面采用加大开挖边坡,扩大积砂平台,减少风沙对路堑的危害,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填料。

在取、弃土场选取的过程中,及时的信息和齐全的资料收集(如地方规划需修筑水库、堤坝、道路、沟渠可与我们铁路建设的取弃土结合起来,统一调运,大大节约了财力物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外业经验(如河床、山区的低洼是砾石土集中的地方等)、合理的访问对象(工程车司机等经常参与土木工程的人员)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如哈将铁路在哈密附近的取土场地,可参照兰新高铁、G30国道的取土场地)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帮助。

不容忽视的是,土方在沙漠地区的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护沙地硬壳和植被,行车路线应该受到严格限制,必要是铺筑圆砾土等措施。取弃土场地的选择,不应在线路上游太近的地方,以免改变地表水文结构,冲毁道路。弃土场尤其不能淤塞河道。取弃土场与排水系统相结合。如果运距过远,应考虑土质改良与远运经济技术比较。在取土场选取的工程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运距。对于山区道路中,远运和施工便道做比较,在跨越高等级公路的地段,确认道路入口和出口或与公路部门协商通过办法,在需跨越铁路取土时,外业调查时应注意跨越铁路的桥涵位置及限制高度,以确定土方调配时的路线和运距。

路基取、弃土场的善后处理措施:路基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地表植被、导致边坡、塌滑、水土流失等生态灾害。

熟土复原法(取土前先将离地层以上一定厚度的熟化土(或草皮)集中起来,堆放在取土场旁,取土结束后,整平取土场,将表土(或草皮)覆盖其上)在青藏高原等生态薄弱区及农田区的取土场恢复生态和农田复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土场边坡开挖通过削坡分级、植物防护、工程护坡、加强排水等措施确保边坡稳定。坡面易受到上游水流冲刷破坏,尽快恢复其植被,在取土场坡顶以外设置挡水坝,拦蓄来水。坡面中间平台设排水沟,排除坡面径流,中间平台排水沟内的水通过边坡急流槽排至坡脚排水沟,最后流入河道。为减少坡面集水冲刷土场,根据地形在距最终开采边界线以外设截流沟,将坡顶以上来水引至两侧自然沟道内或排水沟。

弃土、弃渣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面上,常见的形式有沟蚀、滑坡和坍塌。主要采用弃土、弃渣护坡、加强排水和弃土场的改造相接和的措施。在弃土场达到一定的标高后,恢复发展土地生产力,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整治后的土地可通过种植树木和播种草籽,改良土壤。彻底做到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选取取、弃土场做好取、弃土后生态保护,严格规范工程车辆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是道路行业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工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要务:路基取、弃土场选取结合自然条件和地方部门意见,力争安全、环保、经济,调配合理,避免土方的往复搬运及淤塞河道、滑坡、沙害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切实可行地对取、弃土场复垦、利用及绿色防护。土方运输过程采用篷布遮盖、合理规划路线(如内蒙毛乌素沙漠地区,如路线规划不合理,乱走乱压,植被将受灭顶之灾,脆弱的生态环境难以承受)、洒水等措施减少对沿途的污染和植被的破坏。实现工程安全、环境美好、生态稳定的道路建设和自然的高度融合。

上一篇:浅析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下一篇: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混凝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