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

时间:2022-06-08 02:47:24

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的鉴别诊断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6-2449-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不易鉴别,相比与有明显症状的急性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的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多在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时才引起警惕,临床误诊病例屡见不鲜。笔者对我院2006年期间收治的24例异位妊娠待排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患资料: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8岁,经产妇16例,有流产史12例,使用宫内节育器14例,有剖宫产史5例,不孕症1例,有绝育术史1例,有腹部手术史10例。

1.2 临床表现:有明显停经史14例,下腹隐痛6例,不规则阴道流血10例,宫颈举痛3例,触及盆腔包块8例,无任何临床症状6例。

1.3 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行B超、β-HCG检查,提示混合性包块4例,提示混合性包块并有盆腔积液6例,提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8例,另6例提示宫内类孕囊回声,血β-HCG放免测定,阳性率达100%,后穹隆穿刺术6例,抽出暗红色不凝血2例可诊断为异位妊娠,其余均做诊断性刮宫术22例,其中内膜蜕膜反应14例,并见绒毛组织4例,分泌期反应3例,增生期内膜3例,子宫内膜炎2例。

1.4 治疗方法:通过诊断性刮宫术的病理检查未见绒毛组织2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其中6例测血β-HCG<300 mIu/L经期待疗法动态观察血β-HCG、B超,β-HCG恢复正常达临床治愈,其余14例测血β-HCG>300 mIu/L行保守治疗,予口服米非司酮200 mg 1次/天,连服3天,每周复查血β-HCG、B超,其中10例观察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B超提示包块逐渐缩小至消失,达到临床治愈,另4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因腹痛加剧,出现内出血增多征象而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腹腔内出血为400~2 500 ml,病灶系输卵管不同部位妊娠并发生破裂,肉眼可见绒毛,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2 讨论

2.1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则称异位妊娠,早期异位妊娠一般胎块仍局限在输卵管内,尚未破裂,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可有停经或少量阴道流血,腹痛轻或无腹痛,包块小,盆腔检查不易触及。

2.2 鉴别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与宫内妊娠单纯依据病史不易鉴别[1],主要鉴别方法:(1)血β-HCG动态测定: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约1日后能测到血浆β-HCG(即排卵后1周),以后每1.7~2日上升1倍,在排卵后14日约达100 U/L,妊娠8~10周达峰值,以后迅速下降,而异位妊娠时血尿β-HCG维持在低水平,间隔2~3日测定无成倍上升[2]。(2)B超检查可以明确宫内有无妊娠物,提示子宫直肠陷凹内有无液体存在及附件区有无包块,依靠B超确诊需在宫腔外探及妊娠囊、胚芽及原始胎心搏动,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B超结合临床分析,准确率可达70%~80%。(3)子宫内膜病检:发现典型绒毛组织,可确诊为宫内妊娠,但异位妊娠的子宫内膜多种多样,故诊断价值有限,需结合临床分析及β-HCG测定。(4)腹腔镜检查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明确诊断,并同时进行治疗,需大力推广应用。

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妇产科医师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它是衡量一个医院产科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异位妊娠患者如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可防止发生输卵管流产或破裂,造成大量内出血甚至休克,还可减少输卵管组织的破坏,较好地保持了输卵管的完整及再次妊娠的功能[3],从而可以更好地关爱广大妇女朋友的生命与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5.

[2]连利娟.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4):245.

[3] 乐 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

收稿日期:2007-04-09

上一篇:纳洛酮治疗中毒昏迷100例 下一篇:凯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